农作物秸秆还田的生态学效应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作物秸秆还田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普遍采用的资源化利用方式。通过介绍当前农作物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综述了秸秆还田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作用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的生态学效应,分析了当前农作物秸秆还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应当重点关注的方向。
其他文献
研究水稻营养体和籽实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镉对水稻污染的生理生物学的作用机制,筛选富镉和低吸镉的水稻基因型品种对保护生态环境和生产绿色食品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临汾市甘薯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宜当地的甘薯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可有效提高甘薯产量、提升甘薯品质,达到高产优质安全的目标。
为探索特早一号在邢台地区的最佳播种方式,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对谷子产量和群体特征的影响。
在门头沟山区清水镇齐家庄村安排5个本地主流花生参试品种。耕作管理做好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及旱期浇水。除收获期计产外,测定根瘤数量。2016年夏季炎热高温,花生生长关键期
北碚江东花木种植区土壤整体呈微酸性,其中静观土壤pH值最低,平均仅为5.8;其次为三圣;柳荫最高,接近中性水平。这可能与静观作为最早的花木种植区域,且土地有着更高的利用率
阐述了石玉9号玉米杂交种在河北、天津夏播玉米区高产高效的简化栽培技术,这套技术以“合理加密、种肥一体化、一喷综防、适期晚收”为核心内容,具体包括平衡施肥、播种技术
以郑单958为试验品种开展液态地膜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试验,通过比较了液态地膜和塑料薄膜、裸地3种模式玉米的生育期、出苗情况、玉米产量等因素的不同后得出,液态地膜可以代
开农1715是开封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利用开农30为母本、开选016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具有油酸含量高、丰产潜力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于2014
圣稻16是山东省水稻研究所用镇稻88与圣稻301杂交后通过系统选育技术培育的中熟中粳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条纹叶枯病、抗逆性强等特点,适于在黄淮稻区作麦茬稻
为了掌握新品种的需肥规律和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稻作经济收益,通过"3414"肥效试验,探讨了D优紫糯161最佳施肥量,为节本高效栽培提供推荐施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