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花椒 调味人生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spr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五丰黎红食品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花椒之乡”——汉源食品工业园区,以建成行业最具竞争力绿色食品加工企业为愿景,依托汉源花椒,研发生产销售调味料、调味油、调和油系列调味食品,目前,有国家发明专利两项、外观专利五项及五丰黎红、黎红、先安香三个品牌;建绿色食品花椒基地 4.8 万亩,通过质量、食品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绿色食品认证,黎红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省名牌产品、中国川菜十佳调味品,国内市场占有率 41%,蜚声中外。
  建设绿色基地 管控源头质量
  2003 年,第一个 3000 亩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在汉源建立,通过逐年发展,现在五丰黎红公司绿色食品花椒基地达到 4.8 万亩规模。2014 年为实现产业升级,公司进行了 1000 亩有机花椒认证,取得花椒有机认证证书。
  “发展绿色食品,源头是关键。我们每年对基地提供大量的资金,对花椒基地进行花椒苗的补种、发放农药对病虫害的防治,对基地内的椒农进行技术培训,对基础设施进行维修等,并派出专职人员对花椒基地进行管理,为椒农进行技术服务的跟踪指导,公司每年支付乡镇技术服务费近 10 万元,并在基地内寻找对花椒有研究的带头人作为基地管理人员,从源头保证绿色生产。”公司副总经理谷学权介绍说。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花椒基地现有花椒树 650 万株,产量 800 万 千克, 带动当地农户 6000余户, 户均花椒产值达 2.8 万元。在收购环节对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内的花椒进行保护价收购,每斤高于市场价为 0.2 元,使椒农在公司的发展壮大中得到真正的实惠。通过有利的示范带动作用,激发当地农民的种植花椒的积极性,增加了收入,让其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社会增益的多赢目标。
  加强安全管理 确保产品品质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质量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五丰黎红公司从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按以“用心选料、精心制作、不断满足顾客对产品的需求为质量方针”, 开展全过程食品质量安全治理。
  “我们成立了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从组织层面确保各项管理举措得以强有力的实施,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层层分解落实责任目标,确保目标落地;同时,加强员工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质量安全意识。强化安全管理, 通过了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 ISO22000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和 OHSAS18001:2007 职业健康安全四合一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建立 《绿色食品花椒基地管理办法》、《标识和可追溯控制程序》、《产品召回管理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绿色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管理办法》等制度并对预案进行演练。建立健全原料验收,生产过程监督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制度。实施绿色食品质量追溯系统,规范绿色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工作。”谷学权说。
  目前,公司已经实现“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的质量追溯目标,对原材料、过程、半成品、成品和流通等环节进行产品标识,对产品质量的形成全过程进行质量追溯,实现了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可追溯控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放心的产品。
  积极开拓创新 增强发展后劲
  以内涵式增长与外延式发展结合方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由粗放经营型向集约经营型转变,五丰黎红公司在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上下功夫,把精益管理融入标准化建设,建立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提升产品质量档次,2010 年进行技术改造迁入汉源县食品工业园区,自主研发了产品加工生产线,引进新工艺和设备,使花椒油系列产品年产规模达到了 2 万吨,基础环境、设备设施有了极大提高,花椒油生产设备获国家发明专利,确保技术领先优势;同时,突出市场销售,按照“发现市场、挖掘需求,超越对手、差异制胜,整合创新、赢得忠诚”的销售思路,将经营产品转向经营客户,坚持“抓餐饮,进超市,保流通”的销售策略,以成都等中心城市建立销售中心和销售办事处,为客户提供优质快捷服务;完善扩大销售网络,努力拓展市场销售份额;同时,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开展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与四川大学食品系合作,就“花椒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展开深入研究。组建“食品工业园区检测中心”,按实验室认证认可要求进行设计装饰,与合作单位共建产学研基地和技术联合研发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强强联合,依托中心人才、技术、设备优势,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节约了生产、研发成本,拓展了研发思路;通过技术革新,实现产业升级,确保了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实施品牌强企 追求卓越绩效
  品牌是一个企业发展和存在的灵魂,没有品牌的企业是没有生命力的。五丰黎红公司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提升公司形象和品牌价值。利用多种展会平台,如春糖会、绿色食品博览会、香港美食博览会,著名商标展会,品牌发布会等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熟知。在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网站、报纸、各高速立柱广告等媒体或方式进行宣传报道,扩大品牌宣传和影响力。
  公司高度关注产品市场反馈及用户信息,坚持以客户为导向,经营客户的理念,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提供满意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不断满足顾客诉求,以达到提高顾客满意度, 进而逐步实现对品牌的忠诚, 2015 年经用户满意测评平均综合满意度 89.4%,达到满意标准。五丰黎红商标经多年的品牌规划与发展,是历届四川省著名商标,四川省名牌产品,花椒油行业第一品牌,为企业赢得了市场和良好声誉,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社会增益的多赢目标。
  顺应新常态,开启新征程,秉承“与您携手、改变生活”的理念,紧扣“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花椒产业目标,五丰黎红正在不断开拓企业发展新局面,谱写企业发展新的篇章。
其他文献
60年,三元食品从一间小作坊发展为一家国家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三元食品的前身是成立于1956年的北京市牛奶总站,如今,三元食品已成为一家以奶业为主,兼营麦当劳快餐的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  10月14日,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工业园区的三元食品股份公司总部。作为全国知名的乳企,每天来三元食品参观的人员不计其数。三元拥有从奶牛育种、繁育、饲养到牛奶生产加工、贮存、配送、销售、售后服务最完整的产
期刊
冰糖是砂糖的结晶再制品,早在明朝我国就有关于冰糖制造方法的记载。发展到今天,冰糖依然几乎只在中国有着广阔的市场,在国外还是以砂糖的制造与食用占据主流。中国人喜爱冰糖,与中国传统的中医养生理念不无关系,很多别具一格的菜肴更是只有冰糖才能赋予其独特的美味。  心怀“绿色情结”,投身冰糖事业  坐落于天津滨海新区轻纺经济区的天津滨海新区兰德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德”),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主要生
期刊
1980年开始建厂……  1997年成立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同年在深圳A股市场与香港交易所上市……  公司旗下有41家啤酒酿造基地、2家原料基地和4家相关附属企业,遍布全国18个省市……  目前中国大型啤酒企业集团中唯一没有外资背景的民族企业……  2014年,燕京啤酒集团啤酒总产销量达532万千升,实现营业收入135亿元,利润10.5亿元,利税总额35亿元,资产总额达200亿元,无形资产价
期刊
金秋十月,正是洛川苹果成熟的季节。洛川苹果果型端庄、色泽艳丽、风味浓郁、营养丰富,出色的品质让洛川苹果倍受海内外客商青睐,“洛川苹果”品牌还曾在2014年以52亿元的品牌价值,入选央视评选的“中国农产品品牌价值榜单”,展现了巨大的品牌价值。  红红果皮下,是绿色的品质。小苹果之所以能成为大产业,成为百姓致富的“金苹果”,离不开绿色标准化生产的强力助推。  苹果之乡产好果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属
期刊
龙口企业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它的历史,要从1949年说起。  据了解,第一代创办人张养民先生早期从老家山东来到台湾做生意,发现台湾没有人做粉丝,他想起小时候家乡农忙之余,总是家家户户做些干粮存放。就这样,他凭着微弱的记忆与过人的毅力,以绿豆为材、压制成丝,经滚水烫、低温冻再太阳晒的工法制造成耐存放的食材,龙口粉丝因此出现在台北街头。  然而粉丝需长时间曝晒,台北多雨的天气,让张养民一筹莫展,他听说台
期刊
据《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一座山,曰“完达”,是太阳和月亮升起的地方,“完达”在满语中系“天梯”的意思,寓意为“攀登高峰”。完达山下风清露净、水洁土肥、林茂草美,终于成就了满人当初的兵强马壮,并使其成龙称帝,因此,完达山山脉亦有“龙脉”之美誉。  1963年,王震将军为完达山食品厂选址于完达山脚下,完达山品牌由此而得名。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完达山乳企已成为中国乳业的一大品牌。这其中,不仅有完达山
期刊
四川省丹丹调味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一家以生产及销售郫县豆瓣为主的调味品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其生产的郫县豆瓣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丹丹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在众多的郫县豆瓣生产企业中,丹丹之所以能成为一颗璀璨明星,是因为公司一直秉承质量至上的宗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产品。公司从原材料种植到生产加工、销售,任何一个环节都不放松。”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公
期刊
五常市金福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黑龙江省南部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坐落于杜家镇金福现代农业产业园。公司始建于2001年,注册资本7000万元。历经十余载的创业拼搏,形成了集基地建设、科技育种、农机服务、仓储物流、稻米综合深加工、市场营销、休闲旅游于一体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型企业。公司占地12万平方米,仓储能力5万吨,年加工水稻能力30万吨,水稻种植基地10万亩。“乔府大院”品牌先后被评为“黑
期刊
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坐落于中外闻名的钢铁机械城、国家重要老工业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铸锻钢基地——富拉尔基。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于2001年8月成立,是以有机食用菌采收、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政府招商引资企业。  公司采摘基地位于黑龙江大兴安岭和内蒙古大草原腹地,优良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条件更适宜菌类生长。大山和草原深处原始植物植被资源未受任何破坏,林木茂密、花草丛生。黑土地、高海拔、低积温、长日
期刊
2015年8月,凌家塘水产品月综合平均价为28.84元/公斤,同比上涨2.78%,环比上扬4.9%。今年猪肉价格持续攀升,带动市民消费转移明显,8月水产品供销两旺,价格环比上扬明显,水产品销售主要呈现以下特点:淡水鱼量价齐升,特种水产价格持续高位;虾类进入交易旺季,青虾上市量少、价高,罗氏虾、基围虾量多价跌。具体表现为:  (1)淡水鱼销量增长明显,鲫鱼价格持续高位。今年养殖户提前换塘,造成8月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