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r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可以使学生热爱习作,提高习作水平。
  
  一、仔细观察的习惯
  
  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就写不出好的作品。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只有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在各种活动中动脑、动手、动情,才能拓展作文渠道。当我们熬过了一个炎炎夏日之后,进入凉风习习、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时,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烂,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无不告诉我们“一切景语皆情语”。“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同一种物。要学会换个角度去想,换个方式去想。只有这样,才能想他人所未想,言他人所未言,写他人所未写,真正达到“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的境界。
  
  二、口头作文的习惯
  
  口头作文与书面作文有着本质的联系,它们同属于表达能力,处在相同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作文教学要走出重写轻说的误区,使说与写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口头作文时,教师要重视表达形式上的多样化,如讲故事、辩论、读后感、观后感等,发表对人、事、物的看法。
  操作时,要耐心倾听,真诚评价,启发指导,循序渐进。学生口头作文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更是一种复杂的艺术实践工作。
  
  三、勤写多练的习惯
  
  勤写多练应该贯穿整个小学阶段。一年级练习用一个或者几个词语写句子,难写的字用拼音代替,要求通顺完整即可。后半学期可以增加难度,进行“串词写话”。根据老师随意给出的一些词语,通过回忆或者想象编写一段话。二年级开始练写日记,在格式正确的基础上,不做字数、内容上的硬性规定,让学生充分享受练笔的快乐。三到六年级可以这样安排:三年级学习摘抄好詞好句、优美片段,四年级学习状物写景,六年级开始写读书笔记。我们可以引导扩展日记的内容,使学生的练笔由易到难,逐步提高,最终水到渠成。不过,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写作,都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愉悦、宽松的氛围,让他们想写、会写、乐写。
  
  四、读写结合的习惯
  
  读是学生习作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
  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语道破了读对写的重要性。课内,我注意把阅读教学作为训练语感的主渠道,引导学生揣摩语句,藉读启思,达到解读课文、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感受语言的目的。首先加强朗读指导,启发学生处理好朗读的语调,结合课文的内容富于变化,起伏适度,并且通过恰当的停顿、重音处理,体现节奏感。其次,引导学生在关键处“咬文嚼字”,对语言进行比较,提高他们对词语的感知能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古人说:“为学之道在厚积而薄发。”要厚积就不能只听老师一个人说,只读一本语文书。所以,我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吸收语言精华,让他们从中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五、坚持积累的习惯
  
  我们知道,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规律是积累——创造。没有积累,作文就无法进行。学生只有具有丰厚的理论准备、信息储存,作文时才能得心应手。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有两个本子。一本是“艺海拾贝”,里面是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名言、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精彩的片断。另一本是“随心所欲”,用几个词语记录学生的灵光闪现,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样,大量积累写作素材,动笔时就可以“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六、自主修改的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改的本领,才能把作文写好。”长期以来,教师批改学生作文都是采取“全收全改,详批细改”的方法。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出现了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法,但是本人觉得,最有效、最具有实际意义、最令人终身受益的作文批改方式应该是学生自主修改。一篇作文初稿完成以后,首先应该进行的就是自主修改完善。怎样教会学生自主修改呢?应该是“读”占鳌头。大声朗读,可以及时发现添字漏字、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笔误以及不通之处,还能提高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的能力,把自己的文章写通顺。默读有利于思考,斟酌遣词造句。长期坚持,学生的自改能力会越来越强。
  
  七、创意表达的习惯
  
  创新作文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情感真实,材料鲜活,思想独特,安排巧妙,想象丰富,语言个性化。
  学生创新作文训练发展的过程大体是:大同小异(仿造)——大异小同(改造)——百花齐放(创造)。在指导学生“创”的时候,我引导他们:炼意求新,训练其思维的新颖性;选材求异,训练其思维的开放性;布局求变,训练其思维的独创性;行文求活,训练其思维的形象性。我平时经常用讲故事的方法教给他们一些创新求异的方法。在指导学生怎样打下埋伏的作文课上,我引用了江南才子唐伯虎的故事:江南才子唐伯虎很有才华,一些达官贵人都想巴结他。有一回,一个大官的老母亲做八十大寿,硬邀请唐伯虎为其母亲作诗一首。唐伯虎稍加思索,赋诗一首,围观的人是时而惊叹,时而赞叹。这是一首怎样的诗呢?
  堂前老妇不是人,
  ——好像南海观世音。
  生个儿子是个贼,
  ——偷得仙桃献星魁。
  
  八、认真书写的习惯
  
  从深远的方面来讲,许多好的习惯往往是从书写认真开始养成的,并能受益终身。从现实角度看,书写认真、字迹清楚的作文看起来赏心悦目,往往备受关注,容易获得老师的好感,得到比较高的分数。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良好作文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但是只要老师多示范、多督促、多鼓励、多引导,相信一定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其他文献
灵芝孢子粉,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多年来一直被奉为上品,每到冬季,作为保健食品的灵芝和灵芝孢子粉便成为人们养生的热门。2020年的秋季,笔者下乡试验时,看到山东某
综述了近年来复合热源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首先对复合热源热泵进行分类,然后提供多种公开发表的有关复合热源热泵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复合热源热泵技
如今,国人对通胀压力的担忧情绪在不断扩散。这是因为通胀压力正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治理通胀是否会引发经济增长显著放缓,这一问题更值得高度关注。也就是说.如何寻求治理
责任是一种美德,也是每个人都必备的基本品质。勇于承担责任是任何人从平凡走向优秀的第一步。责任心是孩子做人、成人的基础,也是做事情的标准之一,没有责任心就不可能认真
学生评价是教育评价的核心内容,实施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我国教学评价改革的重点。发展性评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真正
本文结合市场背景在对我国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概念等深入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推行的可行性并对推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意义做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随着新的语文教学大纲的颁布和语文新教材的推进,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根本上开始了语文的课程改革。在这改革热潮中,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的是:    一、语文课程改革的“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是心理学中一个著名的论例,其大意如下:  两个犯罪嫌疑人被警察追捕了。警察分别告诉他们,他们有三种可能:第一,死不认罪,最后也确实找不到他们犯罪的证据,这样一来他们将无罪释放;第二,主动认罪并检举揭发同伴,
公益性捐赠货物行为视同销售政策对企业的公益性捐赠行为进行了实质性限制.不利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政府应完善税收政策.改善纳税人公益性捐赠的税制环境.进一步培养社会成员
平面波成像通过单次全孔径发射-接收即可获取整幅图像,将成像帧频显著地提升至1000帧/秒以上。然而,平面波成像过程中发射的非聚焦波束将导致回波信号信噪比降低,进而使图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变差。通过多角度相干复合成像技术可以改善平面波成像的图像质量,但是会以牺牲帧频为代价。因此研究人员们开始将新型波束合成技术引入平面波成像中,例如自适应波束合成、基于逆问题求解的波束合成及基于深度学习的波束合成方法等,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教学有没有效果,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它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让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一、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心理  1.建立以人为本的良好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