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小鼠脂肪干细胞结合双相磷酸钙陶瓷修复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缺损

来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双相磷酸钙可有效重建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动物模型的骨质缺损,另有研究展望了脂肪干细胞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继发骨缺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症小鼠脂肪干细胞(osteoporosi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OP-ASCs)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潜能显著降低.目的:探讨OP-ASCs结合双相磷酸钙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的重建效果.方法:1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双相磷酸钙组、OP-ASCs/双相磷酸钙组,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空白组不植入材料,另两组分别植入双相磷酸钙、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各组于第8周及12周分别处死3只小鼠,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其颅骨缺损部位骨形成差异.结果 与结论:①术后第8周及第12周,空白组仅在颅骨缺损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而另两组颅骨缺损部位可见明显新生骨组织,且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明显多于双相磷酸钙组(P<0.05);②第12周,双相磷酸钙组及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均明显多于第8周(P<0.05),且第12周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与双相磷酸钙组的差距较第8周更为明显(P<0.05);③结果 表明,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且重建效果较单纯双相磷酸钙更佳.
其他文献
背景:椎体成形可有效治疗脊柱病理性骨折,但该手术造成的副损伤和骨水泥渗漏常见报道.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下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胸腰椎多个椎体病理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胸腰椎病理性骨折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57-80岁;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10例,椎体肿瘤15例;3个病椎16例,4个病椎6例,5个以上病椎3例.其中13例(50个椎体)接受机器人辅助椎体成形骨水注射治疗(机器人组),12例(38个椎体)接受常规的椎体成形骨水注射治疗(常规组)
背景:临床上常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对骨缺损部位进行重建,即在骨缺损处植入支架材料,再采用生物屏障膜建立稳定的成骨环境,保证成骨细胞的增殖及血管的形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的:观察煅烧骨结合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拔牙窝填充的成骨效果.方法:采用高温煅烧法将牛松质骨制成煅烧骨,采用去表皮、脱细胞等方法将猪断层皮片制成脱细胞真皮基质,MTT法检测两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取9只比格犬,拔除下颚两侧第2,4前磨牙,拔牙窝内植入煅烧骨后用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分离颊舌侧牙龈并拉拢缝合,关闭拔牙创.术后1,3,6个月,采用锥形束C
背景:活血通络胶囊在临床上可预防无症状股骨头坏死的进展,但其相关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活血通络胶囊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ERα-Wnt/β-catenin通路的作用.方法:将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加入含不同质量浓度活血通络胶囊(0,1,5,10 mg/L)的成骨诱导基培养14 d,采用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活血通络胶囊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最佳质量浓度.然后将第3代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一步分成4组:对照组、活血通络胶囊组、活血通络胶囊+ICI 182780组、活血通
背景:研究发现,淫羊藿苷可促进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细胞自噬在成骨细胞分化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两者是否参与调节淫羊藿苷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淫羊藿苷对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以及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和细胞自噬在其中的作用.方法:①筛选出淫羊藿苷的最佳干预浓度:将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及不同浓度(0.01,0.1,1,10,100μmol/L)的淫羊藿苷组,MTS检测淫羊藿苷干预后各组小鼠前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茜素红染色评估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