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有一颗“告御状”的心

来源 :长江文艺·精品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itial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百年来,中国人“告御状”的心似乎一直都没有放下过。而且事实证明,一次次的“御状”后也是效果极其明显。近年最著名的案例是那位叫熊德明的普通农妇。因着总理帮她讨工资,不但问题得到飞速解决,自己也成为了维权名人,一再受到其他上访、维权者的追捧和求助。
  因为有效果,所以大家相信。上访者如同一个个重症患者一样,在尝试着其他医生一个个带回扣的药品后,发现不但病没治好,钱也几乎花光,最重要的是连病怏怏的小命就险些保不住了,不是曾有上访者被堵截在机场厕所里吗?就在这病入膏肓之际,突然有了一剂不要钱的奇效药,大家当然都会争抢着去求取了。只是,这种奇效的良药只能限量供应,不可能大批量生产,幸运地摸到后,发现果然有奇效,大呼过瘾。可是,更多的人则是望药兴叹。
  天下人常痛,而有奇效的良药则只有那么个别,这或许就是中国上访诉讼的尴尬所在。
  有人说,其实,中国的上访很具有特色,因为国人的思想是能忍就忍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日子还能凑合,一般是不会去上访,更别说是去北京“告御状”了。古代也有“屈死不告状”的说法。但是一旦涉及到了民生根本和生存问题,而且在地方诉求无法得到满足甚至还起到了反作用时,相信谁都会愿意冒险走一遭,甚至冒险拦一下官轿“告御状”的。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关键时刻,很多中国人也是讲究死法的壮烈的。
  当然,“告御状”也是存在着很多风险的,毕竟你告完“御状”后也不可能一天到晚呆在京城了,跑了和尚你跑不掉庙,前段时间不是有人向总理反映问题后,因为担心地方政府搞报复,马上消失了吗?
  再说到一位受尊敬的老人李庆霖,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村小学任教。1972年冒险写信给毛泽东“告御状”,反映儿子李良模当知识青年“口粮不够吃,日常生活需用的购物看病没钱支付”的问题。
  让他没想到的是,毛泽东收到信后很快就写了复信:“李庆霖同志,寄上三百元,聊补无米之炊。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毛泽东让人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300元寄给李庆霖。
  尽管当时县委中有人认为李庆霖告状是给县委领导脸上抹黑,甚至在传达文件时还语重心长地告诫与会者:“同志们,要警惕啊!阶级敌人把我们伟大的祖国说得一无是处啊!”
  但是,在毛主席的亲自关注下,谁还敢贸然对他动粗呢?
  假设一个让人不寒而栗的问题:如果当时这些信件被地方截留,到不了毛主席手中,他的下场会是什么呢?
  总之,当一个社会里的人遇到问题后,都去一窝蜂地寻求“告御状”解决时,原本该负责的信访、司法部门又该作何解释和反应呢?如果说平时的诉求和投诉能够得到及时的解释和解决的话,谁还会费时费力费钱冒着彩票中头奖的微乎其微的机会去进京“告御状”呢?
  当然,“告御状”的心如此大面积普及,也说明了国人对于中央爱民亲民的信任和对国家政策的信任和拥护。只是这些爱民和亲民以及利民的政策到了下面,在一些地方有时就逐渐走样了,从而更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告御状”的热情。很多人都在说,我们的好总理太累了,他不能什么琐事都要亲自过问。
  的确,那些吃着皇粮、拿着俸禄的人,本该踏踏实实地为民办事,为总理分忧,你们的逃避和不作为,就是对总理工作赤裸裸的加负。当然,督促这些人好好干活,靠的不能只是苦口婆心,更多的应是制度上的约束,还有整个监督机制的健全。纵观国际形势,“告御状”实在是一个国民最原始和最蹩脚的维权方式。中国推翻封建制度的辛亥革命都来了100年了,这个破玩意一天不消除,就意味着国家的国情一天不通顺,那些高嚷着与中央决策保持高度一致的各级公务人员估计也是在忽悠人民和人民币。
  摘自《时代邮刊》
其他文献
乔治·普雷斯科特是个美国“70后”,做过中学老师,后来开了家地产公司,交了不少朋友,还对拉丁音乐情有独钟。他的生活,似乎跟很多美国中产阶级没有太大区别,但说起他的姓氏,恐怕尽人皆知。  他出身于显赫的政治名门——布什家族。他相貌不俗,媒体常拿他与“最帅的总统”肯尼迪相比。他父亲是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布什,爷爷是第41任总统老布什,大伯是第43任总统小布什。但他并没有因此飘飘然,甚至一开始都没有想
期刊
香港是以华人为主的社会,在贪污产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机理上与内地有较多共性。因此,在如何重建政府反贪公信力、如何通过惩治和预防腐败制度建设获得反贪实效方面,香港及廉署所走过的道路在今天仍值得内地借鉴。    贪腐盛行催生香港廉署    上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贪污状况非常严重,连消防队救火也要给黑钱,否则消防员到场后会按兵不动,看着大火吞噬一切。  接受采访的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廉政公
期刊
如果你翻阅过《解剖学》,那么你就会发现,人体貌似一台设计精密的仪器。遗憾的是,造化弄人,这台貌似完美的仪器,其实并不完美。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这些失误一直困扰着医学界。人体的各个部位,无论是外形还是功能,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轻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严重的甚至危害我们的健康直至生命。  从爬到直立行走,人类完成了一个重要的进化。为了“站起来”,我们的祖先可以说是“不惜代价”,以致今
期刊
当今世界正沉浸在为了抢先占领宇宙而开展的“卫星战争”热潮之中。原因很简单,过去人们说掌握了大地、掌握了海洋就掌握了世界,21世纪则变成了谁掌控了宇宙谁就能支配世界。    抢占“太空丝绸之路”    正如飞机和船一样,卫星在宇宙中也有着自己的航行路径,这就是人造卫星轨道。卫星的任务不同,其轨道也不同。一般根据卫星的高度可分为低轨道、中间轨道和静止轨道,其中位于赤道上空3.6万千米的静止轨道是利用率
期刊
“一小撮”  形容词。原指极少量,现泛指一切不明事实真相的人,无论其数量多少。  例:以五亿不明真相的网民为代表的一小撮反对者,与以周正龙和关克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公然对抗,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    “情绪稳定”  俗语。用来形容受害者或者灾民的情绪。  例:虽然发生了抗震救灾款被大量挪用的情况,无家可归的灾民们依然情绪稳定。    “驳斥”  动词。指官方用一种非常委婉的方式,对民间传言
期刊
细菌与金属似乎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但在科学家的眼中,它们或互为克星,或相互利用,科学家们也从它们的关系中获得很多启示,并利用它们的关系为人类造福。    在砷中生长的细菌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发现了可在砷中生长的细菌。这项新发现不仅推翻了科学界对生命本质的看法,还有助于全新地看待生命形式,拓展外星生物探测领域的研究。  一直以来,我们对外太空生物的猜测都是以地球上的
期刊
郭志坚  观众沈刚:《新闻联播》主持人郭志坚曾在播报新闻“我国圈养大熊猫依然难脱生存隐患”时,把“圈(juàn)养”念成了“圈(quān)养”。    董卿  观众吴月:2010年元宵晚会,董卿朗诵了宋代名家欧阳修的一首词《生查子》,不料董卿却读错了字,将“花市灯如昼”念成了“花市灯如书”。    王小丫  观众李金晋:王小丫刚到央视时,分不清“英”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据说,有一个月她被扣了700
期刊
正面思维会使人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以积极、主动、乐观的态度去思考和行动,并促使事物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它会使人在逆境中更加坚强,在顺境中脱颖而出。    如何看待“一碗饭”?    两个大学生毕业后,一起进入公司成为上班族。初入职场的他们面临许多人生的困惑,感觉非常郁闷,不由得都萌生了退意。离职之前,两个人相约来看望老师,希望得到指点。在分别倾诉了自己的不满之后,两人问老师:“您说,我们是不是该辞掉
期刊
我们知道《三国演义》扬刘、贬曹、抑孙,倾向性很严重,小说里周瑜的很多糗事完全是污蔑不实之词。问题是,看《三国演义》的人永远比看《三国志》和《资治通鉴》的人多,平反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被冤枉的速度。  周瑜年轻有才,以少击众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孟德,建立如此功勋,在一般人想象中,周瑜此时不知会狂成什么样子,而事实上,周瑜在“执臣节”这方面非常注意,能始终做到不逾规。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要通读的书,更
期刊
冷血护士  近来,一则微博广为流传:“半夜很可能要起床收尸,这大冷天我暖个被窝也不容易,等我下班再死啊……”该微博一出激起众怒。该微博博主为某医院内科医护人员李某。目前,李某已被调离岗位。  苛求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都道德高尚是不现实的,但言行上起码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更不应与社会公德相背离。护士冷漠的内心独白遭到谴责是公众对爱心的呼唤,也是对良好医德医风、医患关系的希冀。有道是:  身着白衣黑心肠,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