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学生经验,觅开发之策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llll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经验;开发;对比反思;合作探究;推想感受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33-0070-02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与实施,数学活动经验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之一。其实,美国教育家杜威对此早已有明确的表述: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笔者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小学数学活动经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谈几点体会。
  1.经验纠偏,让学生在对比反思中认知概念。
  小学生年龄小,数学知识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容易陷入以偏概全的误区,甚至会造成负迁移,影响整个知识体系的建构。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入手,把握学情,并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展开探究,从而实现从简单到深刻、从现象到本质的超越。
  教学苏教版三下《分数的认识》时,有些学生会认为:将一个物体平均分用分数来表示,要根据物体的个数而不是份数来确定。基于此,我从学生的片面经验入手,创设了这样一个分桃的情境展开教学:我先出示一张4只小猴分4个桃的图片,问每个小猴分得多少,学生确定是。此时,我改变条件:如果把这盘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几分之几?有学生认为:每只小猴分得2个桃,就占4个桃的;还有学生认为: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2个就是它的。出示图片,让学生看到把4个桃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成2份,每只小猴分得1份,就是。紧接着,让学生确认,将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这盘桃的。通过以上情境的创设和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的关键是要找准“份数”而不是“个数”,在前后对比中学会了反思,学生的自我经验体系也实现了一次从内到外的成长。
  2.经验对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内化方法。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学习必须要用已有的经验生发出来的知识做根,才能与别人类同的经验有效对接,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就像打仗前的知己知彼一样重要——只有先让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看清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而找到对接的途径,使其丰富已有经验,打赢学习新知这场战役。
  教学苏教版六下《圆柱的体积计算》时,我先和学生进行交流,发现:由于之前学过长方体的体积,学生已经有了“底面积乘高”这一基础,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一部分学生掌握了推导体积和面积计算公式的经验,了解了公式的计算方法。整体看来,大部分学生都具有将长方体体积的推导经验、方法进行迁移的能力。于是,我展开了以下教学:出示圆柱体图,已知底面积半径和高,让学生尝试求其体积。学生提出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我肯定学生的想法并启发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圆柱体积计算和长方体体积计算有哪些区别?……接着引导学生将圆柱体的底面沿着半径平均分,然后沿着高切开,组成长方体,最终推导出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猜想、类比、转化的数学思维方法,因而我调整了教学顺序,先运用公式来计算体积,然后展开推导,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满足了学生探究的愿望。
  3.经验拓展,让学生在推想感受中提升能力。
  在新知建构之前,针对学生的已有认知,我们有必要进行经验的查漏补缺,并根据其不足来做有益的拓展和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将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与新知匹配起来,进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实现质的飞跃。
  教学苏教版五上《公顷的认识》,学生已经认识了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对公顷的概念则非常陌生。此时,就要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入手,将他们原有的长度单位进行拓展,有效实现从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的迁移。于是,教学之前,我先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到空旷的田野里围出一个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并感受其大小,体验面积;然后让学生围出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并感受其大小。教学时,让学生确认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想象一下大概有多大;再让学生想象一下多少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相当于1公顷。接下来,让学生估算一间教室的面积,并想象多少间教室的面积相当于1公顷。最后让学生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看哪些地方的面积大约有1公顷。通过以上引导,有效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他们在猜测、想象、交流中体会到公顷是一个相对较大的面积单位。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英桥国际学校)
其他文献
标签成为信息组织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推荐系统的蓬勃发展,标签推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存在各种各样的标签系统,其功能千差万别,标签数据信息越来越复杂.目前研究往
中、美、日、俄四大国相互作用,相互竞争,决定着21世纪初的东北亚政治格局.美日同盟是影响东北亚稳定的首要因素,台湾问题是21世纪初东北亚潜在的热点,而朝鲜半岛北南关系的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作曲家勃拉姆斯21首匈牙利舞曲中最为流行的一首。其粗犷、豪放的旋律中,混合着匈牙利民族音乐和吉卜赛民族音乐的特色。教学中,唐老师选用气势磅礴、听众熟知度高的管弦乐改编版作为五年级学生欣赏过的《微笑波尔卡》《雷鸣电闪波尔卡》等管弦乐作品的补充。该课旨在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在这节以欣赏为主的音乐课中,教师从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从关注“教师的教”
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肩负着社会教育职能和使命的公共图书馆也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推出特色研学服务。本文以安徽省图书馆开展的文化旅游融合创
ISO9000族标准在1987年首次颁布,受到普遍的欢迎,60多个国家等同使用,该体系认证事业随之蓬勃发展,至今全球各体系认证机构已发证书约30万张.
本文从古籍编目人员的实际工作需求出发,搜集了国内外现有藏书印资源,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和数据库进行了分析,为古籍工作中藏书印资源的选取提供参考。总结现有藏书印
“没有哪一门课程,能够既在现代教育体系中作为一门课程而存在,又能离开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展开它的教学过程。”(刘大为,2003)新课标的实施,凸显人文性,一改过去过分进行逻辑式、分析式、肢解式的教学,忽视学生对情感与精神领域的体验,语文教学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教学中感悟、体验泛滥,教师不敢讲、甚至避讳语文知识,语文学科的知识教学被边缘化,被弱化。失去了必要的知识教学,语文教
文章通过对治愈系文化的特点和影响进行剖析,提出了创建治愈系图书馆的构想。指出创建治愈系图书馆文化需要注重4项原则,提出了5种建设方案,并强调在创建过程中的3个注意事项
《图书馆研究》创刊于1971年,2013年起由原刊名《江西图书馆学刊》改为现刊名,是江西省图书馆和江西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的江西图书情报界唯一的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的图书馆学情
宣木瓜是我国四大名产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因地制宜地在原产地及周边适生地区,恢复和发展宣木瓜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