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顽强”的小树》教学设计与分析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分析
  一棵“顽强”的小树,将带领学生研究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根总是向下生长,根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同时激发他们继续研究的热情。由于有些植物在日常生活中不易直接观察到,因此课前可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的资料,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交流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保护环境的热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自然抱有着极大的兴趣,他们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总会抱有很强的好奇心,本课将从“一棵被风刮倒的小树,仍然顽强地生长着”,这一情景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植物的向性运动这一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同时本课在内容的编排上很注重让儿童去关注他们身边植物的生长,三个教学活动的结构是并列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是类似的,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本课将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定其中的一个研究内容,采取“教师指导—分组研究—归纳总结”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
  1.)能够对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所提供的事实)进行猜想。
  2.)能够设计实验研究植物的向性运动。
  2.情感 态度、价值观
  1.)能够坚持完成中长期实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2.)能主动参与小组的合作交流。
  3.科学知识
  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几个特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4.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
  意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纸巾、不干胶、玻璃杯、笔、浅口盘、一杯水、大小质地一样的纸盒2个、盆栽植物苗、剪刀、小木竿、台灯等。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师出示课件,提问:请你观察倾倒在河边的小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生1):它的根又重新弯向了地面。
  生2):靠池塘一边的根比较密。
  生3):它的茎又重新向上生长起来了。
  2.师:对倾倒后的小树所表现出来的“顽强”感到惊讶吗?
  生:感叹,师板书课题:一棵顽强的小树,生齐读课题。
  师:生活中是否还见过类似的情况?请生讲述。
  3.猜想假设:倾倒的小树发生这些变化可能是哪些因素造成的?
  学生猜想:根总是向下生长吗?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4.过渡:倾倒的小树根、叶还在顽强生长,它们中到底谁重要呢?
  生:猜想回答根。
  师:播放动画视频《树的根和叶》后,问:为什么树的根更重要?
  生1):因为根可以吸收水分。
  生2):根可以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传给叶子,没有根,叶子就完蛋了。
  师:既然根那么重要,那叶子是不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呢?
  生1):不是,叶子可以为人类遮挡阳光,给鸟儿提供栖息地。
  生2):叶子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师:既然我们知道了树的根和叶的作用,那我们首先来研究树的根,好不好?
  二.活动 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1.摆出研究的问题:根总是向下生长吗?
  2.组内讨论:
  老师:这里有一些菜豆种子,你们能组内设计研究方案吗?
  3.汇报、交流设计的方案,教师引导学生完善实验设计。
  4.学生动手组装装置。
  5.布置小组任务:经常在杯内的纸上浇些水,坚持观察做好记录。
  三.活动 根总朝着有水的地方生长吗
  1.摆出问题。
  2.组内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汇报、交流、完善。
  4.组装实验装置。
  5.布置任务:按要求完成操作,坚持观察,做好记录,便于交流。
  四.活动 植物的茎、叶总朝着光生长吗
  1.学生设计方案。
  2.汇报、交流、完善方案。
  3.保护盆栽植物,坚持研究,实验结果。
  五.总结
  师:植物的生长具有哪些特性?
  生: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师:同学们,地球上的生物各自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植物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丽,让我们自觉爱护植物,保护植物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请欣赏各种美丽植物的生长过程视频。
  生:加深理解植物适应环境的向地性、向水性、向光性。
  板书设计
  一棵“顽强”的小树
  教学反思
  本节科学实验课,立足于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目标致力于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
  这堂课对于学生来说易懂也爱学,所以采取更适合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以探究活动为主,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设计实验、做实验,通过课后持续观察,体验了根的向地性与根的向水性,懂得了要证明茎、叶的向光性必须要坚持研究观察来证明,学生感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除具备一定的教学基本功之外,还需注意乐业、设计、互动、反馈、语言、反思等几个方面的因素,认真总结日常的课堂教学工作,才能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使自身得到发展。  【关键词】提高;效果;建议  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是决定因素。作为笔者我听了全县很多中小学教师上的课,对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我认为对通常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来说
期刊
【摘要】从事中学体育教师行业,我发现一个现象:不少中学生对体育课存在着喜欢上课,不喜欢运动的现象。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学生对此完全忽视体育课的作用。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帮助学生转变这种错误认知。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学校需要与要求,改变教学的上课方式,以生动活泼来感染学生,再以课外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兴趣。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
期刊
【摘要】中学是人生学习的第一个大转折点,在中学教学中我们普遍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分层教学的特点,总结出分层教学在中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作用  引 言  中学对于学生来说正处在人生的关键时期,其思想、观点、习惯等在这一时期逐步形成并定型。因此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引导中学生学习方面是至关重要的。传统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一系列教育新观念冲击着陈旧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带来了语文考试的变革,从高考到中考,翻开全国各地的试卷,我们不难发现,阅读和写作的分量明显加重,这一现实,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一般有三个:学习心态、学习方法和智商数值,而三者中学习心态具有支配调节作用的因素。它包括对所学内容的情感倾向、个人兴趣、注意
期刊
【摘要】教育部出台的2002年8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重视写字教学,提高学生基本文学素养。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它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书写规范汉字不仅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之一,同时也是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之一。当前宁德市许多中小学校并不重视对规范汉字的教育,许多中小学生在汉字规范书写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期刊
【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幼儿期语言的学习与发展,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与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幼儿期的语言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孩子的智力水平和日后成长。幼儿具有了一定的语言素质后,才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做准备,也利于幼儿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因此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此时能否给孩子良好的、科学的教育对孩子一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从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入手,讨论了音乐活动情境创设的作用以及在音乐活动中如何创设情境。认为通过情境创设可以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可以调动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与人、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幼儿与音乐之间的互动体验。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叠加的;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关联的。因此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情境创设
期刊
【Abstract】The circumstance of learnt bahaviour which is carried 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 is considered as language transfer(Richards & Schmidt,2002).As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from different langu
期刊
众所周知识字课是孩子们最不想上的、最枯燥乏味的课。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的思维是形象的,他们好变化、爱新异,如果教学方式呆板就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可是,有的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需要学生自己花时间去读、去感悟的时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学生自我学习过程。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让学生在课内高效识字,减轻学生课外负担呢?我在教学中不断摸索
期刊
【摘要】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除了培养写作兴趣外,我个人认为还要多思、多看、多写、多练,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写作;提高  多读就是要多读优秀范文,其实人类知识、经验的获得一大部分都是靠学习借鉴得到的。通过读既可以积累材料,又可以借鉴他人好的写作方法,这是写好作文的基础。  多看就是要学会观察,这是人在借鉴他人基础上的提高,是直接经验的获得。要学会观察社会、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