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白膜缝合两点固定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附38例报道)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ki0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免白膜缝合两点固定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的可行性与适用性。

方法

2017年6~8月收治38例隐匿性阴茎患儿,年龄4~13岁,平均8.5岁。患儿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在阴茎2点及10点位置将阴茎根部皮肤真皮层固定于相对应的腹股沟韧带内侧脚上,术中不行阴茎白膜固定。

结果

患儿手术结束2~6 h后均能自行排尿,术后疼痛数字评分法评分1~3分,5~7 d拆除纱布,切口均一期愈合,阴茎伸直良好,包皮自然翻起,阴茎头外露。所有病例术后阴茎显露长度较术前平均增加3 cm。其中术后发生切口水肿3例,在术后5~7 d均消退;术后未发生切口出血、阴茎偏曲等并发症。

结论

免白膜缝合两点固定法治疗小儿隐匿性阴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是一种治疗隐匿性阴茎的较好术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口腔黏膜移植再造兔尿道的组织学变化和转归,观察黏膜下组织和白膜的病理变化,推断黏膜移植对阴茎海绵体发育的影响。方法6只新西兰孕兔,孕第19天时开始投喂非那雄胺药粉,每只孕兔每天10 mg/kg,共7 d,诱导建立兔尿道下裂模型。幼兔4个月龄时,选取阴茎型或阴囊会阴型兔模拟临床行阴茎矫直后,取颊黏膜片移植于阴茎海绵体背侧白膜浅层创面上再造尿道,术后1、2、4、12、24和36周分别取材,进行
皮肤黑色素代谢是一个复杂精细的调控过程,由多个基因多种酶及蛋白相互协同调控。随着对影响皮肤黑色素代谢因素研究的深入,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结合后启动的信号通路在皮肤黑色素代谢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该文就c-kit受体在皮肤黑色素代谢过程中的的作用、分子机制和临床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目的探讨矩形皮瓣联合三角皮瓣修复烧伤后假性肛门狭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4年10月至2017年1月治疗5例烧伤后假性肛门狭窄患者,患者取俯卧位,在肛门3、9点位置设计1个矩形皮瓣、2个三角形皮瓣。矩形皮瓣从瘢痕狭窄的憩室外口(蒂)到肛门(末端),三角形皮瓣于肛门和矩形皮瓣之间,并垂直于矩形皮瓣。将矩形皮瓣向肛门方向推进,缝合于近肛门侧三角皮瓣的内侧缘;将2个三角皮瓣旋转90度转移到矩形皮瓣纵切口
目的通过对患者问卷调查分析比较应用游离腓骨瓣和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收治的单侧上颌骨肿瘤,并采用游离腓骨瓣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上颌骨缺损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1年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应用华盛顿大学生存质量量表进行评分。结果腓骨瓣组20例,得分为(89.37± 15.34)分,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组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免疫共抑制分子PD-L1和Gal-9的表达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培养并鉴定28例行吸脂术健康女性ADSCs,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L1和Gal-9表达,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年龄、身高体重指数(BMI)、脂肪采集部位以及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对ADSCs中PD-L1和Gal-9表达水平
目的探讨阴茎根部交错皮瓣在治疗重度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中的应用。方法在尿道成形后,将阴茎根部与阴囊交界处皮肤横向剪开1.5~2.0 cm,使阴囊向下移位,然后将剪开的阴茎阴囊处皮瓣以Z形交错缝合成形阴茎阴囊角,从而一期矫治尿道下裂合并阴茎阴囊转位。结果临床治疗23例,术后1例患儿交错皮瓣缝合处出现感染开裂,经换药对症处理后治愈;2例患儿交错皮瓣缝合处出现漏尿,其中1例自愈,另1例行尿瘘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