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表面流人工湿地长期运行下底泥污染特性及氧化层甄别

来源 :湖泊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htni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湿地底泥污染特性及水土界面边界层性质是明确大型人工湿地长期运行下底泥内源污染问题的关键.本文以典型人工湿地为例,通过综合布点垂向分层监测湿地底泥理化性质,明确底泥污染特性,分析水土界面边界氧化层现象、性质及形成机理,探讨其性质成因.结果表明:与湖泊类似,长期运行人工湿地底泥也会产生氧化层,垂向由上到下分为氧化层、污染层、过渡层和健康层;运行6年的湿地底泥可形成厚约1cm、无明显臭味、棕黄色可塑状的氧化层;与污染层相比,氧化层色味变淡、流动性减弱,含水率、d(0.9)、亚铁、总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分别降低7
其他文献
水体砷污染及其健康危害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本研究通过测定洞庭湖主要河口区表层沉积物砷含量、河蚬砷及砷形态(亚砷酸盐As(Ⅲ)、砷酸盐As(Ⅴ)、甲基砷酸MMA、二
本文总结我院1978~1987年间以高压氧治疗25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所致中毒性脑病的体会。
1769年William首次提出神经症(Neurosis)这一术语,当时这个概念包括了查不清楚其病理改变和不发热的神经系统疾病、心身疾病以及部分精神疾病。1869年Beard创造Meurasthenia一
田某,女,35岁,住院号25886。患者于1987年7月27日15时,未藏防毒面具,在丙酮氰醇车间检修含83%的氢氰酸管道。加压时,管口脱落,大量氢氰酸外溢,患者向下风逃避约1分钟后昏倒。同工作者
患者徐某(住院号86059),男性,58岁。农村基层干部。自1986年3月起,自诉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一过性头晕;无视物旋转、恶心、呕吐。病情呈进行性加重,遂出现持续头晕,步态
期刊
为了解我国TNT作业工人慢性肝脏损害的情况,我们对某化工厂TNT作业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
期刊
患者姜某,女、40岁,衡阳某医院职工。因患外阴白斑于1985年11月醋酸铅化水洗外阴。医嘱每次用醋酸铅1g,每天2次,患者因治病心切,每次实用醋酸铝1.5~2.0g,每天3次,每次还坐浴10-30分钟,
急性CO中毒,临床以昏迷、呕吐、抽描、心悸等为常见症状。除引起神经系统的严重病变外,目前发现心肌损害也很多见。现将我们收治的急性CO中毒有心肌损害及心电图改变的3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