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及社会的敌人

来源 :当代作家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ncent1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在莫言所有作品中,《丰乳肥臀》是遭到最为尖锐批评甚至是严厉批判的一部——何国瑞曾直言《丰乳肥臀》是一部“近乎反动的作品”,①《中流》连篇累牍地发表了批判文章;也是给作者带来最为直接的负面影响的一部——因为这部作品,莫言被告状,有的人“下手很狠,用心极毒,竟然把告状信寄到部队保卫部门和地方公安部”,②莫言的“人生自由也受到了很多限制……要去海南岛开个会,他们也不批,出国更不行”,③最后,莫言被迫“脱去军装,转业到《检察日报》”,④从此结束了自己曾梦寐以求并投身了21年的军旅生涯。之所以如此,最为根本的原因是该作品的批判性——它可以说是莫言所有作品中乃至整个现当代文学作品中最具批判性的一部;具体地说,其批判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判了20世纪的“罪恶”
  小说从上官鲁氏出生的1900年写起,一直寫到上官鲁氏去世的1995年——几乎涵盖了整个20世纪;同时,差不多描写了中国在20世纪发生的所有重大事件——德寇入侵、日寇入侵、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土改、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而上官家人几乎涉身于所有这些事件之中——上官鲁氏本人身历了除抗美援朝、反右之外的所有事件,父亲参加了抗德斗争并壮烈牺牲、母亲自杀于同一抗德斗争之中,大女儿上官来弟及其丈夫沙月亮、二女儿上官招弟及其丈夫司马库、五女儿上官盼弟及其丈夫鲁立人、三女儿上官领弟的丈夫孙不言等均直接参加了抗日战争,二女儿上官招弟及其丈夫司马库、五女儿上官盼弟及其丈夫鲁立人分别置身于国共内战的一方,三女婿兼大女婿孙不言参加了土改和抗美援朝,五女儿上官盼弟及其丈夫鲁立人身历了土改、大跃进、人民公社,七女儿上官求弟身历了反右、大跃进,儿子上官金童除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跃进、人民公社、“文革”等之外,还与外甥沙枣花、司马粮、鲁胜利、鹦鹉韩等均置身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之中。所有的人、事所体现的都是“恶”:
  德寇、日寇都是像小孩子玩游戏一样烧杀抢掠、屠村。无论是蒋立人所率领的铁路爆炸大队,还是司马库所率领的家丁或抗日别动大队以及沙月亮所率领的土匪,都带有明显的匪气;面对强敌日寇,都是各自为政、自以为是,而没有想到要从民族大义的角度共同对敌,更没有实质性的共同对敌行为。国共内战带给人民的只是苦难——民众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像大哑和小哑那样的孩童更是被炸得血肉横飞。土改、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无一给民众带来过真正的幸福,如司马库的一双女儿死于土改;孙不言残废于抗美援朝;司马库、门圣武老道士在镇压反革命的运动中被镇压;鲁立人在土改、镇压反革命、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一系列政治事件中人性异化,最后心力交瘁而死;乔其莎等一批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身心受到摧残;上官玉女在大跃进、人民公社时期不忍因饥饿拖累母亲而投河自尽;上官盼弟在“文化大革命”中自杀;司马亭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而死;上官金童在“文化大革命”中无辜地被判罪;鲁胜利、耿莲莲与鹦鹉韩在改革时代因经不起诱惑而犯罪……总之,从小说的描写来看,20世纪实际上是一部“恶”的连续剧;对于中国人而言,整个20世纪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二)揭露了封建主义对女性的戕害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作者曾在谈及《丰乳肥臀》时明言:“我想通过这个母亲为了生儿育女和男人进行的性关系来揭示中国封建制度对女性的残酷迫害。”莫言:《大江健三郎与莫言在中国》,《莫言文集·碎语文学》第5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小说基本上实现了作者的这一目标——揭露了封建主义对女性的戕害,如封建观念戕害了上官鲁氏的灵魂:“在家从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观念迫使上官鲁氏嫁给自己毫无了解、其貌不扬、性情乖僻、窝囊的“小男人”上官寿喜。“出嫁从夫”、“夫为妻纲”等封建观念迫使上官鲁氏俯首帖耳地接受丈夫的蹂躏。“母凭子贵”、“父父子子”等封建观念迫使上官鲁氏任凭婆婆折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重男轻女”等封建观念迫使上官鲁氏屈从婆婆和丈夫的压力,被动或主动地、且多次地“和自己毫不相识、更不爱的男人去睡觉”,③ 莫言:《与王尧长谈》,《莫言文集·碎语文学》第169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直至生下儿子为止,从而成为地地道道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工具,“这是对封建主义最沉痛的控诉”;③同时,又迫使上官鲁氏不得不忍受伦理道德的折磨:她四处借种,这显然违背了伦理道德,她不能不备受折磨,且不得不忍受;她在遭四个败兵轮奸后,“面对着清凉的河水,她心里闪过了投水自尽的念头”。⑤⑥ 莫言:《莫言文集·丰乳肥臀》第602、593、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封建观念也戕害了上官吕氏的灵魂:她非常重男轻女,甚至把无男孩子等同于无后;盼上官鲁氏生男孩子盼得丧心病狂——上官鲁氏刚刚生下上官想弟,“双腿间还淋漓着鲜血,就听见婆婆用火钳敲响了窗户”,上官吕氏便赤裸裸地对上官鲁氏说:“你要能生出个带把儿的,我双手捧着金盆为你洗脚。”
  ⑤在封建制度下,女人的生命比一头驴的生命还贱——上官家的驴生产,一家人忙的团团转,请兽医接生;上官鲁氏生产,上官家先是不请人接生,让她“轻车熟路,自己慢慢生”,
  ⑥然后是在上官鲁氏难产迟迟生不下孩子时让刚刚给难产的驴接生过的兽医顺便给她接生,直到在上官鲁氏奄奄一息才请接生婆接生。
  同时,小说也揭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在小说中,总的来说是男人主宰着女人的命运,女人总是“被动挨打”:上官鲁氏两次被轮奸,上官来弟遭孙不言虐待,乔其莎、霍丽娜实质上地被张麻子强奸……这些都揭露了男人只是把女人当作发泄兽欲的对象,完全没有把女人当作真正的人。女人只不过是男权制度维系的一种工具而已:上官鲁氏很无私奉献,看起来也很了不起,但实际上,她只是在用她的无私奉献确保男权制度的延伸,她自己也成为男权体制下“为母之道”的牺牲品。女人的命运总是随男人命运的改变而改变:上官家的大女儿、二女儿、五女儿,当丈夫得势时,她们扬眉吐气,当丈夫失势时,她们则垂头丧气,有的甚至还丢掉性命;三女儿有男人便有魂,没男人便没有魂;七女儿为了免受饥饿之苦而甘愿受男人的蹂躏……上官金童拒绝断奶,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对中国传统男权文化思想的解构”、② 陈一水:《文学的失落——兼评莫言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名作欣赏》1996年第4期。揭露和批判。   当代作家评论 2017年第5期
  (三)谴责了战争
  在小说中,无论是抗德战争,还是抗日战争、国共内战等,带给民众的都是灾难——德寇入侵、日寇入侵、国共内战,都一样地让高密东北乡的民众陷于水火,让民众命如韭菜,被随意地“割”;抗美援朝致使孙不言身残,又假因身残而变态的孙不言之手伤害上官来弟。战争中任何一方都是非正义的——无论是德寇、日寇等外来侵略者,还是沙月亮等土匪、司马库所率领的地方武装或政府武装等,带给民众的都是灾难:都让民众没法安身、朝不保夕……
  (四)鞭挞了现实的丑恶
  小说“借心理变态者的嬉笑自虐疯言颠语把社会尘埃洒布到读者面前去品味人生。凭借艳丽轻佻的色彩诅咒社会的腐败,它与《废都》有着曲异同工之处。真情地鞭笞了人生的不平社会的弊端”
  ②——小说侧重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进行批判:所叙写的婆媳之争、夫妇之争、邻里之争、战争、政权及党派之争、世风日下等,都属丑陋之事。所叙写的人多为丑陋的人:女性多放荡,男性多乖僻;上官吕氏粗俗、刁钻、凶暴;上官家的女儿们“个个春情烈火,野性娇艳,在情欲上过分张扬,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做,激情勃起便直奔性的主体,性格上的共同特征是炽烈、轻浮、放纵、早熟、坦率,你很难分清来弟与领弟、招弟与念弟谁是谁”,
  王金城:《文本重复:莫言小说的内伤与内因》,李斌、程桂婷:《莫言批判》,第357页,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上官金童为一个精神侏儒、患恋乳厌食症者;沙月亮在本质上是一个地痞流氓;司马库放荡;“大人物”、鲁立人、孙不言等均为残忍、滥杀无辜之徒;司马亭及其随从均为“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撬寡妇门,掘绝户坟”、干“伤天害理之事”之徒;金独乳“独乳”、变态、淫荡……“红卫兵”小头目名郭平恩为残暴之徒——他踢壞老师的肾脏,把上官鲁氏踢倒在地后又揪着她的耳朵命令她站起来,可当她刚刚站起来,他却又把她一脚踢倒;鹦鹉韩夫妇俩为骗取银行巨款、挥霍浪费、穷奢极欲之徒;成为南韩巨商司马粮为恃财而为所欲为之徒——他不仅自己荒淫,而且为了让上官金童过足“奶头瘾”,用美元剥掉七个美貌女郎的衣服,让上官金童像职业妇产科专家,随意抚摸、撩拨,阅尽人间春色;鲁胜利为贪污腐化分子——她所贪之物仅放在抽屉里的就有“金项链一百八十五条。金手链九十八条。金耳环八十七对。金戒指镶钻的、嵌宝石的、啥也不镶不嵌的共有一百二十七个。铂金戒指十九个。金胸花十七个。纯金纪念币二十四枚。劳力士金表七只。其他各式女表一堆”,连她自己都自叹:“腐败,太腐败了。”莫言:《莫言文集·丰乳肥臀》,第5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即使是作者试图歌赞的上官鲁氏和纪琼枝也不乏丑陋之处,如上官鲁氏甚至为偷情的女儿上官来弟放哨、为儿子上官金童拉皮条。纪琼枝在土改时强迫寡妇改嫁,在做教师时拳打脚踢学生以至于把学生打趴在地上;其形容也丑陋,如做市长后,她“穿着一件男式旧军装,连风纪扣的领子也扣得紧紧的……她叼着一个斯大林式的大烟斗,抽着臭哄哄的莫合烟,用一个像小桶那么大的、搪瓷脱落的、上面残留着蛟龙河农场字样的大缸子咕咕咚咚地灌着茶水,她坐在一张破藤椅上,穿着尼龙袜子的臭脚高高地搁在办公桌上”。莫言:《莫言文集·丰乳肥臀》,第62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对于这些丑陋的事或人,小说都是以一种嘲讽、批判的笔调叙写的,而且,给丑陋之人所安排的结局多数不妙,如上官吕氏、司马亭、孙不言等都是遭暴打而死,沙月亮兵败自杀,鲁立人因心肌梗死发作而暴死,鹦鹉韩被判刑,鲁胜利因贪污受贿而被判死刑。
  (五)批判了民族或国民劣根性、封建主义及传统文化
  “国民内在的灵魂、特别是男人内在的灵魂里,往往都有一个上官金童,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在渴望着母亲的拥抱和安抚,在向往着不负责任的‘自由’和解脱”,邓晓芒:《灵魂之旅》,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转引自莫言:《“高密东北乡”的“圣经”(代后记)》,《莫言文集·丰乳肥臀》,第650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上官金童的恋乳成癖,“恰恰反映着深藏在其内心深处的,具有普遍代表性的中国男性的理想与梦想:他们不仅仅渴望母亲的爱,而且希望被包括母亲在内的所有女人溺爱,希望获得最多数的女人最真诚的奉献之心,他们甘愿、渴望成为上官金童这样永远停留在孩童心理的窝囊废。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理想,他们就会感到无比幸福,比仅仅拥有母亲的爱,比仅仅占有女人的性更幸福。”张光芒:《莫言的欲望叙事及其他》,《文学报》2007年10月25日。 “上官金童的恋乳症实际上是一种象征,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污点,每个人都有一些终生难以释怀的东西……总有一些东西的价值被你放大了……放大了某事物的价值,然后产生一种病态的冲动去疯狂地追求,其实完全不需要这样。”莫言:《与王尧长谈》,《莫言文集·碎语文学》,第179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而小说将上官金童描写成“一个一辈子吊在女人奶头上永远长不大的男人”,写“上官吕氏经常叹息:种子不好,地再肥也没用”,上官鲁氏只有向马洛亚牧师借种才能生男孩子,则也隐喻着对迷恋封建文化及封建主义的批判,“封建主义那套东西,在今日的中国社会中,其实还在发挥重大的影响。许多人对封建主义的迷恋,不亚于上官金童对母乳的迷恋”。莫言:《莫言文集·用耳朵阅读》,第36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
  二
  总的来看,《丰乳肥臀》的批判性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一)“幅度”大。《丰乳肥臀》所批判的对象涵盖古今、包罗中外——既有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又有具有“当下性”、让民众直接深受其苦的兵燹、饥荒、政权之争、反人性的政治运动;既有德寇、日寇等外来恶势力,又有小狮子、徐瞎子徐仙儿、大人物等各自体现的中国本土恶势力;如德寇、日寇的烧杀抢掠、屠村,国共内战,新政权的极左政治及其后果,又有以个体形式出现的“恶”,如小狮子滥杀无辜、杀人凑数,徐瞎子徐仙儿胡搅蛮缠、心底阴暗邪恶,大人物冷酷无情、丧尽天良,鲁立人阴险、昧着良心干坏事,王麻子淫邪、卑劣,上官盼弟六亲不认。   (二)深度大。《丰乳肥臀》的批判深入到了文化、心理的层面,如封建主义实际上是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影响中国人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男尊女卑”等观念所产生的是一种恒久性的、弥漫性的影响:不是一朝一代、一家一户,而是历朝历代、家家户户都受其影响;不仅作为受害者的上官鲁氏深受影响,而且上官吕氏、上官寿喜等施害者也深受其影响。上官鲁氏所受的伤害不仅伤及其肉体,而且也伤及心灵——她居然为了生一个男孩而甘愿“像只母狗一样翘着尾巴到处借种”。③④⑤ 莫言:《莫言文集·丰乳肥臀》,第499、631、405、383页,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极左政治不仅导致了饿殍遍野,而且导致了人的人格、尊严被摧毁,像乔其莎、霍丽娜等在当时来说是凤毛麟角、珍视人格的“女高知”,可居然为了维系生命的馒头而甘愿接受形容丑陋的厨子王麻子的奸污……
  (三)强度大。《丰乳肥臀》不仅批判了德寇、日寇、国民党、土匪等恶势力,而且批判了执政党和新政权的阴暗面——有些“‘公家人’,几乎都是‘像猎狗’,‘像一头暴怒大猩猩’,‘宛如一只大蛤蟆’,‘眼睛像墓地里的磷火’,‘头发像猪鬃一样’,‘残忍得像狐狸’”;何国瑞:《评论〈丰乳肥臀〉的立场、观点、方法之争--答易竹贤、陈国恩教授》,《武汉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大人物居然残忍到默许枪杀无辜的孩童司马凤、司马凰;县长鲁立人居然下令枪毙既是自己的姨侄女又是无辜的孩童的司马凤、司马凰;支前连队独臂指导员随意打民工、抢掠难民的财物;杨公安“刑讯逼供”、以妇孺为人质迫使司马库投案自首;八路军爆炸大队的得力干将、班长孙不言不仅是一个残疾人,而且形容丑陋、举止粗野、性格变态,竟然强奸民女、当众与民女发生性关系,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后又殘酷地性虐待妻子;养鸡场场长、战斗英雄龙青萍变态到想玩弄男性,甚至因没达满足性欲的目的而自杀;公社党委书记在“窥阴”心理被揭破后将揭破者打成了重度脑震荡……总的来看,《丰乳肥臀》不仅批判了执政党和新政权的阴暗面,而且比此前任何文学作品都要批判得更为全面、激烈。
  同时,在批判丑恶的人和事时,小说采用了“极尽丑化”的写法和龌龊的字眼,如小说将公社干部羊委员、孙不言等描写得极端可恶或丑陋——或凶残、暴戾,或身体、心理均“残废”了;羊委员“宛若一根充足了血液的驴鸡巴”;
  ③残废后的孙不言“双手按地,像一只巨大的青蛙”,
  ④“脱掉衣服的孙不言,像一只漆黑的大蜘蛛”
  ⑤……这使得小说的批判性得到了强化。
  三
  《丰乳肥臀》之所以能具有如此的批判性,个中原因不少,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可能最为直接:
  一是现实生活方面的原因。就中国人而言,20世纪的确是一个充满灾难的世纪;同时,现实生活本身的确很丑恶——有些甚至远比小说所描写的丑恶,比如日寇在中国所做的有远比在高密东北乡屠村残酷的南京大屠杀。而任何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来说是生活的反映,因此,《丰乳肥臀》的批判性只不过是它在反映所描写的那些现实生活时进行了集中和某些夸张罢了。
  二是作者自身方面的原因。莫言出生于上中农成分之家,这样的家庭在当时连领救济粮的资格都没有。莫言小时因调皮捣蛋而备受冤枉和责骂,坏事全被安在他的头上,如他本来是去叫父亲回家吃饭,却被父亲的同事认为是父亲的探子;邻居家的小鸡死了,他便被认为是凶手;他堂弟爬树把腿摔坏了,婶婶便听信堂弟之言,认为是他把堂弟推下树的,甚至当着他母亲的面骂他;他邻居家的肉被猫叼走了,邻居便认为他让猫把肉叼给他了;村里的一头牛被一帮大孩子弄死了,可他姐姐却以为那牛是被他弄死的;他拟着电影《女奴》里的人物说老师是“奴隶主”,结果,被同学报告给老师,并受到警告处分;小学毕业后便被剥夺了继续上学的权利,回家干放牛割草之类的活计。
  ①
  在18岁时走后门到县棉油厂干临时工。18岁、19岁、20岁连续三次报名参军,虽然每次都体检合格,但政审总不合格。21岁那年是当兵年龄期限的最后一年——那年,即1976年,“村里的支部书记、民兵连长都到遥远的水利工地去劳动了”,而他则在县棉油厂干临时工,便“利用这个机会钻空子,找了朋友走后门,当兵走了……”
  ②
  莫言参加解放军后到渤海边上,站岗之余喂猪、种菜……可想而知,在成名以前,莫言实际上是“洒向人间都是怨”、“眼角眉梢都是恨”!而现实生活又不允许他随意地发泄怨恨,于是,他便在《丰乳肥臀》中借对现实生活中丑恶现象的叙写发泄了出来——小说中关于上官鲁氏暴打上官吕氏并将其打死的细腻描写就非常充分、非常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
  三是文学环境方面的原因。《丰乳肥臀》构思于1994年秋天、写成于1995年9月——这个时期的作家虽然还有很多限制,但早已不再像20世纪50年代至“文革”结束期间的作家那样动辄因文罹祸,甚至身陷牢狱,因此,莫言能够放胆地按照自己的构思来写作——虽然《丰乳肥臀》在后来遭到了批判,但那毕竟是“后话”,而对《丰乳肥臀》最初的写作和出版并无影响。
  莫言认为:“古今中外,那些积极干预社会、勇敢地介入政治的作品,以其强烈的批判精神和人性关怀更能成为一个时代的鲜明的文学坐标”
  ③,他的《丰乳肥臀》正是一部践行这一观点的作品——它的“强烈的批判精神”既使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鹤立鸡群”,格外耀眼,更使它成为了20世纪90年代“鲜明的文学坐标”。
  (本文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成果、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17年校级科研项目“莫言长篇小说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廖四平,博士,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研究员、汉语国际化研究中心教授。
  (责任编辑 张立军)
其他文献
从《少女小渔》起,严歌苓的艺术敏感就牢牢地盯住了一类女性形象的创造:包容各种凌辱,承受万般苦难,命运就像不间断的噩梦笼罩,人在梦中沉默着,发不出丝毫的喊叫与哭泣,但又无比坚韧,顽强地挣扎。她就像黑土地那样藏污纳垢,吞噬了无穷尽的垃圾、尸体、落叶以及动物的排泄物,消化了无穷尽的肮脏,却能够地脉畅通,孕育出无穷无尽的生命力量。有的评论家对严歌苓创造的女性形象,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地母。严歌苓笔底下创造出
期刊
1961年出生在大凉山的吉狄马加是彝族当代诗人领袖,也是中国当代具有世界性影响的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创作起步于大学期间,198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初恋的歌》,作品先后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马其顿文、保加利亚文、塞尔维亚文等多语种出版。吉狄马加诗歌创作及对吉狄马加诗歌的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新时期诗歌创作与批评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一个彝人的梦想”与四重身份  1985年,流沙河的
期刊
我和熊育群的认识,大概是在2011年,我在广州师范学院参加一个会议,在会议的间隙见到了熊育群。人的记忆总会出现模糊,当时具体的细节我已经记不得了。只朦胧地记得熊育群坐在我对面的床上,温文尔雅。我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微笑,带有南方特有的温润,和窗外郁郁葱葱的绿色很是相配。谦谦君子,大概指的就是这样的人吧。后来我们的交往也确实如君子之交淡如水。不过那个时候我大概就知道,他是重要的散文家,只是因为时间和专业
期刊
作为一种自然景象,“雪”以其独特的形态与生成情境成为文学抒写的重要对象,“雪”有效地激发了文学想象力,成为文学作品借以寄托情思、抒发情感的重要物象。作为一个经典意象,“雪”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尤为诗歌中积淀甚久,在附着了相对固定的象征、隐喻意涵的同时,也形成了较为定型化的抒写模式。在中国现代诗歌中,“雪”或作为审美化的自然景物被寄予某种人生价值(徐志摩《雪花的快乐》),或作为主体活动的背景来渲染某种社
期刊
王鸿鹏、马娜创作的《中国机器人》,是一部典型的全景式报告文学,被称为“中国机器人的‘史记’”。这部作品以时间为轴,编纂中国机器人帝国兴建发展的历史轨迹,记录机器人在中国诞生茁壮的全过程,描写中国机器人的研究制造者在时光长河中的遭逢际遇与功绩作为,品评波谲云诡的世事变迁和大国崛起的沧海桑田。《中国机器人》为那些伟大的机器人科学家著书立说,在历史的高堂大殿上镌刻下他们的名字,恒久留存他们的事迹,表彰他
期刊
杨克据楊克自编创作年谱(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930cd80102wws4.html杨克的blog,2016年8月30日),杨克著有诗集:《太阳鸟》(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图腾的困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向日葵和夏时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陌生的十字路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笨拙的手指》(太原,北岳
期刊
我生平第一次为人作序。我打字慢,多年来一向是以一指禅指法在录入,手的速度明显跟不上思想的步伐。手脑一不协调,表达就感觉踉跄和费力,因而近年来文章写得极少。不少诗界朋友出诗集,想请我写序,我一概推辞,原因就在打字慢。  之所以为手中这本诗集破例,起因不单在诗歌写作这一边,也不独在批评写作的另一边。就镜像而言,诗人华清与批评家张清华是但又不仅仅是同一个人。我想,写这个序言的根本起因,甚至不在诗与批评这
期刊
相对于已有的现当代诗歌史关于蔡其矫的评述,“诗歌中的晚年”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个写作概念:一方面,1918年出生的蔡其矫在20世纪80年代已年逾花甲,进入了晚年阶段;但另一方面,仍然在继续创作的蔡其矫开创了一片新的诗歌领地并抵达一个新的高度,而其意义和价值至今还未获得充分认知。晚年时期蔡其矫诗歌的最突出之处,是在16年的时间里创作了数量巨大的“旅游诗”,这些作品源自蔡其矫的亲身经历,具有真实深
期刊
几年前有部美国喜剧片叫《成人世界》,即将大学毕业的艾米深信自己会成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可只能在一家书店打工。她疯狂崇拜某个诗人,就像把梦想寄托在别处,却渐渐发现自己仅是一张从未心碎过的白纸。尽管电影充斥着戏谑,却也藏不住成长的艰辛与哀伤。这些随手就可以装满一箩筐的影片、戏剧、小说似乎证明着成长是一种普遍的、无法拒绝的现实,可以衍生出无数老套又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却也可能变成某个人人都能悄然观照自我的节
期刊
19世纪的哲学非理性主义转向后,认识论以后退的方式向前迈了一步。承认“认识之前已有认识”,也承认认识论意义上的“世界”不过是命名者大胆的隐喻。对于真理的论辩逐渐让位于“认识”活动本身,因为既然“任何自然规律其实都是一堆拟人关系”,〔德〕尼采:《哲学与真理,尼采1872-1876年笔记选》,第87页,田立年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那么作为意识活动结果的“真理”,如何做到“不以人的意志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