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entxp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已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势在必行。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愈来愈受到广大教师们的重视。合作学习能够积极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才能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从而产生更大的成功、更积极的关系和更好的心理调节。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合作任务的设计者,合作情境的创设者,更是合作学习的引路者和指导者。首先,教师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灵活的分组,这是实施合作学习的首要问题。然后,教师要放下架子,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点拨;意见发生分歧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合作时间过长或不足时,教师要进行调整……所有这些情况都需要发挥教师的调控作用。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以下几项要求和训练:
  第一、做好小组长的培训工作。小组长要能够积极组织合作交流,进行有序地安排。例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这样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当交流出现冷场时,小组长带头先说,起表率作用;当交流出现混乱时,小组长能够进行调控。但合作学习不等于小老师制,小组成员必须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使学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
  例如,我在教学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做镜框》这一节实践活动课中,课前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的学习小组,学生自己选出组长。课上在动手做镜框这一环节中,小组长给每个成员定好角色,分好任务,有人负责绘图,有人负责剪板条,有人负责粘贴板条,每个人都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最后再选出两名学生代表本组向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汇报。大家在组长的组织下,在团结协作中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体验到了合作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第二、要求学生学会和谐相处。现在的很多学生什么事都以自我为中心,独断独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他们只要求别人听自己的话。否则,便会誓不罢休。例如,在学习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时,学生将自己手中的圆柱侧面展开后得到了不同的图形,当第一个同学汇报说:“我的圆柱侧面展开后是平行四边形”时,有的同学迟疑了一下,喊道:“不对,是长方形!”接着有一部分同学也跟着说:“长方形,长方形…”还有人喊:“是正方形,正方形…”,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是正确的,这时我赶紧示意大家停止争论:“其实,每个人说得都有道理,每种情况都有可能存在,你愿不愿意静下来听一听别人的想法呢?”然后请每一种情况的同学拿着自己的圆柱展开图到前面给大家进行演示,学生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不仅丰富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学会了接受他人,欣赏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三、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经常会出现这种现象:当一名同学发言时,其他人并不能认真听,很多人是自己干自己的事,似乎别人的发言与他无关,还有的人是一味的举手,不住地喊“老师,我,我…”希望老师找自己发言,更有甚者把胳膊在桌上敲得咚咚响。这样发言的同学完全是在唱”独角戏”,合作学习失去了意义。教师要告诉学生应该学会尊重、理解、欣赏他人,无论是老师的提问,还是同学的发言,都要认真听,这样才能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边听边思考,及时判断别人说的话是否符合实际,有没有道理,并从中捕捉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合作学习鼓励发言,但为保证别人思维的连贯性,在别人发言时不要随便插嘴打断,如有不同意见,要耐心听别人说完后再及时提出,从而做到共同进步。
  第四、训练学生学会质疑。“学贵有疑”,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告诉学生当听不懂别人的发言时,要很有礼貌的让对方进一步解释。有不同意见时,可以当别人发言结束后提出质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方式将合作的技能教给学生,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培养,使其养成一种合作习惯的同时,具备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去享受合作学习的快乐,从而使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产生最大值。
  教育家洛克说过“導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把世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教给学生,而在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使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潜能。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标的,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上述教学目的。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教学中,若能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会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欲望,学生
期刊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教师语言的情感引发着学生的情感,所以我们说教师的语言艺术是课堂教学艺术的核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基本上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教
期刊
探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一种重要的课堂表现形式,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需要我们每个教师在探究学习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进行不断丰富和探索。下面谈谈我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认识和理解。  从教学的角度来说,“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与以往教学方式的根本不同,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更应当是
期刊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是让每个学生都快乐学习的课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有义务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数学思想和方法。    一、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起学生积极思维的动机,如我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编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猴王分饼的故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课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    想象力是小学生一种本能,教育主要是本能的培养,而不是压抑。对个性的造就来说,教育的秘诀就在于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益与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数学教学需要学生想象,需要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曾经在教育杂志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小学生这
期刊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无论是编写的指导思想,还是编排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名数学老师,一方面需要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另一方面还需要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    一、既尊重教材又注重开发教材    教材是数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教师要有课程的开发与利用意识,积极地用好教材这一“载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不
期刊
数学教师最大的困惑是课堂上老师讲得头头是道,但确有部分学生什么也没有听进去,考试卷子上的许多题型都是多次讲解反复练习过的,可他就是答不上,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据我2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认为主要原因还在教师自身上,不是教材的吃不透,也不是讲的不好,而是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牛不吃水从牛角上按不下去”,教师是外因,而学生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是最朴素
期刊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每一个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培养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的能力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内容和重要途径。因此,必须优化应用题教学,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精心选择、编制应用题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内容仅是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期刊
提出问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解决问题才是我们最终达到的目标。“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就是要让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代替;学生自己能够思考的问题、教师决不提示。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
期刊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一堂数学课,引入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全堂课的效果,好的引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激励他们的学习兴趣。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引入的方法比较适合初中数学教学。    一、通过讲故事引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一定的情感,可以唤起某中动机,可以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把握好每节课起始阶段触发兴趣的挈机,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故事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