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入园初期适应性培养的实践

来源 :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53626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初入幼儿园,能否适应环境,是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从家庭到幼儿园,这是幼儿走向社会,进入新生活的第一个转折点。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完全陌生的人,幼儿能否有愉快的情绪、尽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将直接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和性格的发展。小班幼儿的年龄一般在3~4岁之间,他们刚刚走出父母的怀抱,与陌生环境进行接触,难免会产生不适应的现象。教师应对幼儿的身心特征进行了解,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使幼儿能够在幼儿园中健康成长。在幼儿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会由于不适应而引发身体、心理的各种问题,如果教师和家长未能够进行妥善处理,将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做好小班幼儿园初期适应性培养工作,使幼儿平稳度过。在本文中,我将从教学实践入手,探索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初期适应性培养。
  一、渗透关爱,缓解分离焦虑
  很多幼儿在刚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情绪比较稳定,但是当他们长时间看不到父母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焦虑心理。很多幼儿都会通过大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安,而有一部分幼儿虽然表现不明显,但是他们的心理也会产生消极情绪,认为自己的父母抛弃了自己,对教师呈现出敌对、抵触的情绪。因此,教师应给予幼儿更多的关爱,让幼儿能够感受到温情,从而缓解与父母分离的焦虑。例如,在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新的小朋友来到了班级上,组成了一个新的集体。我用非常积极、热情的态度迎接了幼儿,告诉幼儿我是他们的新朋友,将与他们度过愉快的一天。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幼儿呈现出不安、心不在焉、沉默的现象,还有的幼儿从父母一走就开始抽泣,氛围非常沉重。我询问幼儿:“大家是不是非常想念自己的爸爸妈妈?我来给大家讲一个绘本——《我想念你》。小熊也想念自己的妈妈了,它是怎么做的呢?”小朋友对故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我拿着绘本,一边念一边注意幼儿的反应:“有时候,我想念你,在你必须要离开的时候,我好想念你,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每个人都想要永远在一起,但是这不可能,每个人都有要做的事情。你不在的时候,我可以看书、画画,或者跟陪着我的人一起玩,他们会让我有安心的感觉。你这么快就回来了,我太高兴了。当我想念你的时候,我知道你一定会回来。”温暖的故事让幼儿的心情缓解了很多,我告诉幼儿,我会像妈妈一样陪着他们、照顾他们,跟他们一起等妈妈回来。幼儿的焦虑在我的关爱下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细心照顾,满足幼儿需求
  每个幼儿的生活习惯都不同,在平常吃饭、睡觉的环节,会由于与其他的小朋友不同而产生一些问题,使幼儿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幼儿,悉心照顾,对幼儿的需求进行及时反馈,使幼儿能够有在家的感觉。并且教师应慢慢对幼儿进行引导,使幼儿养成正确的习惯,使生活更加有秩序。例如,有的幼儿非常不喜欢喝水,当到了喝水的时间,他们会采用拒绝的态度。我对幼儿说:“多喝水身体好,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在喝水,我们一起喝吧!”幼儿看到大家都在喝水,也有了喝水的想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养成了定时喝水的习惯。有的幼儿在刚入幼儿园的时候不喜欢睡觉,我经过了解,原来幼儿非常喜欢拿着一个手绢睡觉,但是手绢在家里,因此他非常焦躁,难以入睡。因此,我为幼儿专门准备了一个小手绢,与幼儿在家中的手绢非常相似,让幼儿睡觉的时候拿着,并轻轻拍打他的胳膊,让他能够缓解焦虑,缓缓入睡。通过对幼儿的细心照顾,幼儿都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的关爱。通过尽可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求,使幼儿能够渐渐融入集体当中,享受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三、家园共育,营造和谐氛围
  在学前教育方面,幼儿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很多家长单纯地认为,将幼儿送到幼儿园之后,家长的任务就结束了,只要幼儿园做好教育工作即可。实际上,学前教育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如果教师与家长能够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动,那么就能够使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下成长,通过家园共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使幼儿能够实现从家庭生活到幼儿园生活的过渡。例如,在日常工作中,教师都会对幼儿的饭量、睡觉时间、喝水情况、排泄情况、加餐情况进行记录,便于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幼儿园生活进行了解。尤其是在幼儿刚入幼儿园的阶段,很多家长都会比较担心幼儿的情况,教师会在家长接幼儿回家的第一时间将幼儿一天的生活汇报给家长,让家长对幼儿的入园情况进行了解,并对家长提出幼儿心理引导、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建议,让家长在家中对幼儿做好心理建设,让幼儿能够以愉快的心情走入幼儿园。与此同时,教师会建立家庭联络簿,将班級中所有幼儿家长的联系方式进行记录,确保能够及时联系上父母。并且,在每次家长会上,教师都认真询问幼儿在家中的生活习惯、学习情况,以便对幼儿的成长进行记录和了解。很多家长也会主动加入家园共育中,认识到家庭对幼儿的重要性,认真向教师咨询幼儿的在园表现,并与教师针对幼儿的教育问题进行探索。在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能够有效营造出和谐的家园环境,使幼儿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都能够感受到温暖,能够在快乐、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总之,学前教育是整个人生教育的基础部分,也是一个人身体成长、智力形成、品德形成、情操陶冶的重要时期。二十一世纪所需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聪慧的头脑,更应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如何让幼儿能较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较快地稳定情绪,势必是培养幼儿的良好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认真地对待孩子们,渗透关爱,满足幼儿心理上的需求,与家长建立良好的联系,使幼儿很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在幼儿园中能够实现身体和心理的快速成长。
  (责编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介绍了复合钢板封头在材料、拼焊、成形、检验等方面的要求及检验方法。 This article briefly introduces the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of the composite s
目的:通过观察小儿感冒(风热证)的患儿口服经验方“清感方”后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及退热效果,评价清感方治疗小儿感冒(风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安全性。方法:本试验共选取60例符合小儿感冒(风热证)纳入病例标准的患儿,并将其按照随机和对照的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共30例,给予中药汤剂清感方口服;对照组共3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内服。本研究疗程共为3天,疗程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提高了各大高校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的理念。  [关 键 词] 市场营销;人才培养;一体化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106-01  当前高校大部分属于国有性单位,与
基于初三化学科目的学习是启蒙阶段,是学生形成化学原理基础与化学素养的关键时期,因此对化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着更高的标准。尤其在新课改与素质教育全面深化的背景下,化学教师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提升化学课堂教与学的质量,要摒弃传统单一、死板、枯燥的教学方式,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学习感受,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浓厚的化学兴趣,从而保证学生化学成绩的良性化增长。基于此,本文结合初三学生的特
期刊
素质教育根据德、智、体、美、劳五方面的教育问题设计了课程体系,且以德育为首,提出了“全课程育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改革了常规的学科教育目标。小学音乐以培养学生审美素养为根本,同样也需要兼顾基础知识与技能、德育双重任务,全面发挥音乐课程的教育功效。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在小学音乐中构建德智共生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由于我国各个教育机构都是以学生成绩作为选拔各级人才的基本方式,所以各个学科教育或多或
期刊
对青少年进行网络舆情正向引导,事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国家意识形态领导权.当前,青少年在网络舆情方面存在着情绪化、缺乏明辨是非能力、容易产生“叛逆”情绪等问题,这与网
汉字识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的保障。所以,如果学生汉字识写不过关,其他科目的学习也将受到波及。由此可见,识字写字教学是多么重要。然而,目前小学低段识字写字教学忽视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在孤立的环境中进行汉字识写教学,而不是以语篇为基础,这就造成学生汉字记忆不牢、解释不清、语言理解和表现能力差。基于此,本文研究了语篇阅读中的识字写字教学,以提升学生汉字理解、应用能力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学校的教育目标也在发生变化,写作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之一,对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很大的意义,本文以小学语文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为研究课题展开研究内容。  一、写人记事作文虚构教学的定义  虚构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其本质在于对实际生活中一些情感或思考进行表达,作文虚构教学就是以虚构手法在作文中的使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写人记事作文是指通过对某一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
期刊
生活是音乐的源泉,音乐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音乐教学内容与方法必须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的浸润中发展音乐素养.小学音乐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艺术课程,承载着培养学生
期刊
概述:早期先兆流产(early threatened abortion)是妇科中常见的生殖类疾病之一,临床上以孕妇在妊娠早期12周内出现在阴道内少量不规则出血,无妊娠物排除,或伴随小腹坠胀或腰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