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发展新兴消费的“风口”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a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5G网络发展,并对5G提振经济、扩大消费寄予了厚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从“云生鲜”到“云消费”,从“云上课”到“云办公”,线上操作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5G时代的消费空间广阔,医药、社区管理、安保、物流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上下游行业将涌现出大量需求,作为社会经济主体的工业和第三产业也将借助5G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正在进入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部署的关键期,目前在技术标准、网络部署等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国内外市场探索5G商用的步伐日趋加快,居民消费和企业消费中的5G应用场景日益增加,必须利用好5G技术以提升群众线上生活服务消费的质和量。
  5G引领新兴消费
  5G将极大推动娱乐、教育、医疗、物联网等领域的发展,从而推动消费市场的供给侧升级,激发新一轮的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5G主要有三大应用场景:一是增强移动宽带(eMBB),二是大规模物联网(mMTC),三是高可靠低时延(uRLLC)。
  依靠增强移动宽带推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广泛应用。2018年底,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VR/AR在5G的基础上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各行业都有巨大的应用空间。现有的4G和家庭WiFi无法承载高质量的VR/AR体验,而5G带宽最高可达20Gbps,可以支持超高清视频稳定传输,降低VR/AR中的网络时延。VR/AR可以用于个人和企业消费。个人消费包括视频点播、直播、游戏、社交、教育等领域,如VR/AR景点体验、VR/AR网上试衣、VR/AR交互教学等;企业消费如企业办公模式变革、企业培训平台变革、位置监控等。
  依靠大规模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mMTC是建立在机器对机器(M2M)的传统物联网基础之上的,借助5G可实现人物、物物之间的低成本、高密度、大规模连接。众所周知,随着连接无线网络设备数量的增加,频谱资源稀缺的问题日渐突出。已有的4G网络因为频谱效率不够,无法支撑大规模物联网所需的接入量。与4G相比,5G支持更大的连接密度,可有效提升物联网连接效率,降低连接成本,满足物联网的泛连接需求,典型的应用就是生鲜物流、智能家居等。这些应用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是连接数量大,传送的都是小包数据。生鲜商品的特殊性使其对物流供应链的要求较高,高昂的物流成本限制了生鲜电商的发展,而依靠5G的智慧物流能大幅降低配送成本。5G配送车能够轻松解决困扰生鲜电商已久的“最后1公里”问题。
  依靠高可靠低延时实现关键任务服务(MCS)。其核心是低延迟,支持需要高可靠性、超低延迟和高安全性的应用,代表了移动技术的新市场机会。5G的关键任务服务能力,使得现有4G不能实现的,以及对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高的应用得以实现。例如在自动和无人驾驶过程中,感受周围环境到命令车辆做出反应的时间越短,安全性就越高。利用5G的低延时特性,智能驾驶可以完全克服控制范围小、死角、恶劣天气等问题,有效收集周边环境状况,并同步传输到智能驾驶系统,实现对变道、超车、转向等危险情况的预警,保障驾驶安全。5G技术的毫秒级延迟则让远程检查与手术的实施成为可能。外科医生利用5G可以将“手臂”伸到千里之外,进行手术操作。5G智能机器人在疫情防控前线初试牛刀,其在医院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人员交叉感染、提升病区隔离管控水平。
  加快5G大规模商用步伐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正式商用的時间很短。虽然5G在抗击疫情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但主要应用还是集中在增强移动宽带领域,距离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是5G基站建设仍然任重道远。从覆盖区域来看,虽然国内三大运营商积极布局5G网络建设,截至2020年4月已经建成19.8万个5G基站,即使能克服疫情冲击,全年完成55万个5G基站建设,但和已有的544万个4G基站比较,基站数量差距仍然很大。此外,5G的频谱远高于4G,按照衰减公式,频谱越高,衰减越大,因此预估联通和电信5G基站密度将是现有4G的2倍,移动的5G基站密度更要略大于现有4G的3倍。此外,5G建设还会遇到长期资金压力、基站选址、电磁辐射环保等问题。
  二是5G终端应用还不普及。虽然5G手机价格日趋亲民,5G机型基本上已实现了从高端至中低端的覆盖,但是5G手机的消费支出远高于4G。虽然5G单位流量费用与4G相差无几,但因流量大而导致资费居高,让很多用户面对5G手机望而却步。尽管运营商通过各种方式引导消费者使用5G套餐,不过效果有限,套餐价格高成为多数消费者暂时拒绝办理5G网络的重要原因。当下正是三大运营商大量投入资金的时期,资费在短期内不会有大幅度下降,但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5G资费将会逐步下降。
  三是行业应用尚处于研发攻关的不确定时期。5G并不是4G的简单升级,应用场景更多的是针对行业应用,但是行业应用个性化很强,跨行业合作及相应商用模式还在探索中。在现有制造业中,5G-CPE是主要的应用场景,但这并不是真正的5G应用效果。虽然在疫情防控中5G在医疗行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应用上仅算“入门”。在其他行业推广中,5G模组和芯片是行业应用的核心,5G技术需要和人工智能、大数据、通信和芯片等行业紧密合作,并结合行业实际开辟全新的应用场景,例如5G+TSN等新技术有望在不久将来落地。
  四是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5G的普及会对个人隐私、商业秘密、企业运营带来挑战,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例如,在家办公和远程遥控设备等5G应用,对网络技术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些问题不仅是技术挑战,还需要政府、企业、用户三方协同,完善5G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
  5G网络建设刻不容缓
  2019年5月,江苏省出台了12条措施推动5G发展,从布局规划、设施建设、产业应用等多个方面助力5G网络建设。截至2020年4月底,江苏已有5G基站2.6万个,主要覆盖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等城区及交通干线、重点交通枢纽等区域。由于举措有力,江苏受疫情影响较小,一季度新建并使用5G基站7302个,全国排名第一。良好的经济基础,加上合理的政策引导,江苏的5G建设将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一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5G网络建设。要想形成5G产业链,基站建设是前提。随着基站建设大规模铺开,资金不足是制约基站建设的主要问题。除三大运营商的投资之外,各级政府可以考虑设立5G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5G网络建设给予必要的资金补贴,同时规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5G网络建设,缓解运营商资金压力,共享5G发展红利。
  二是推动5G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国有单位应为5G基站建设提供便利,推进通信基站与社会塔杆资源开放共享,帮助运营商降低5G基站建设成本。同时,对5G基站耗电量高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电价补贴,降低运营成本。
  三是建设5G产业生态。鼓励有一定研发基础的企事业单位开展5G应用研究,寻找行业痛点,挖掘行业需求,协同开展5G应用跨行业创新,发展出丰富的5G应用业务,推动5G商用进入良性循环。此外,鼓励并孵化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以5G商用开发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促进5G产业生态的形成。
  四是加快5G复合型人才培养。5G应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对人才专业知识的深度要求高,5G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进行融合应用,对人才的知识广度也提出了新要求。为此,应鼓励江苏高校增设与5G相关的专业,增加计算机、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专业的招生指标,为5G建设培育后备军,并积极开展与5G应用相关的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常州大学基地)
  责任编辑:霍宏光
其他文献
德国卡尔斯鲁尔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目前世界上最快的超速硅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同时处理260万个电话数据,其运算速度是目前记录保持者英特尔芯片的4倍
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能通过思维控制计算机的装置,可帮助无法使用鼠标和键盘的残疾人操作计算机。
在新课改背景下,思品课堂一改那种读读画画、背背考考的死板的教学模式,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让思品课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教
一、课例背景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使得我省中小学生在2020年春季学期开学期间无法正常到校上课,根据《浙江省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各学段线上教学指导意见》,各校要做到“离校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重要。众所周知,从小开始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有效的增加幼儿与他人的交流,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发展中可以更快的
基础教育改革进入到内涵发展的“素养革命”新时期,教研工作要坚持学生立场,以真实有效的学习为教研工作的出发点。学校教研是教研工作的基本单元,以学校为单元的学段内教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发布新闻公告称,该校科学家第一次观测到原子气体具有强磁性,从而解答了长达数十年的学术争论:气体是否可以具有类似铁或镍磁体一样的磁性。公告称,此发现如经证
介绍了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观测系统计算机、网络及测角分系统等部件的一些故障现象,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故障排除方法.为及早发现和解决雷达设备故障和故障隐患,加强
为了研究以提高环境工程本科生“四种能力”为目标的“四四四‘”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选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为教学改革实践对象,针对环境类专业学生进行“探究式”、“实
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人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