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勾画智慧城市新蓝图

来源 :智慧城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12月,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了4G牌照,这意味着4G网络、终端、业务部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正式商用的阶段。我们暂且抛开运营商新一轮三国杀和在格局变动中的阵痛不谈,10倍于3G网速的4G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无异于一场信息消费盛宴,意味着将能享受到更快的网速,更便宜的流量资费,更丰富的信息应用,以及更优质的信息通信服务。随着4G商用开启和逐渐普及,更多人将享受到指尖上的智慧生活。
  4G开启高速上网与低资费时代
  据了解,4G网络分为TD-LTE和FDD-LTE两种制式,TD-LTE更适合室内覆盖、室外扩容,FDD-LTE更适合广度覆盖。此前,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同时颁发的TD-LTE牌照,中国移动将专属经营TD-LTE 4G网络,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未来或将随着FDD-LTE牌照的颁发,采用TDLTE和FDD-LTE融合组网方式,完善网络的质量和覆盖。随着4G商用进程的加快,一个无处不在的高速移动网络正在织就。
  专业人士介绍称,在3G制式下,手机上网的速度在2-lOMbps(兆比特每秒)左右,而在4G下,手机上网的下行和上行速度分别是l00-150Mbps和50Mbps,速度提升了10多倍。对于消费者而言更直观的感受就是,未来将可以实现1秒钟下载完一首7M大小的歌曲,5分钟内下载完一部4G左右的电影。
  除了网速外,资费是4G能否快速普及的关键。4G较之3G是一次通信技术的演进,网络承载能力加倍提升。在大大提高数据容量的同时,数据资费将有更大的降价空间。从全球范围看,4G时代语音低值化进一步加剧,在套餐中免费赠送话音和短信业务成为世界上许多运营商的做法。同时,数据流量套餐多样化带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越来越多的细分化数据流量包的推出将大幅降低数据流量的资费水平。
  4G开启了高速上网时代,未来4G网络与百兆光纤宽带相互补充,相辅相成,将为广大消费者构建起固移融合的信息高速路。
  催生新移动互联网应用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消费有赖于高速、优质的移动通信网络。2G时代,语音和短信是信息消费的主流。3G时代,因为网速的一次大升级,推动网页浏览、在线音乐等基础数据业务加速普及,并催生了微信等许多移动互联网应用。不过,因流量资费贵以及网速限制,广大消费者仍然只能谨慎地数着流量玩手机。
  随着4G时代网速和带宽增加,这种担忧将一扫而空。4G技术拉低数据流量成本以及资费,推动移动支付、移动购物等3G时代产生的应用在大众消费市场的普及和升级。更重要的是,高速网络催生新的移动互联网杀手级应用。高清视频、视频通话、3D在线游戏、实景导航、云存储等应用借助于高速网络将真正走近消费者。例如,中国电信表示,未来所有4G手机都将支持近场通信技术(NFC)功能,可使用“天翼手机钱包”业务,用户可以在乘坐公交、加油站加油、餐厅就餐、商场购物等各种场合实现刷手机付费。此外,中国电信还将推出高清视频点播、高清路况监控、在线游戏、远程教育、无线视频会议等富媒体应用,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业务体验。
  移动通信网络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应用服务商的合作,不断拓展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消费的想象空间,以往在2G、3G时代无法实现的行业应用场景将有望落地。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大数据方法的延伸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4G网络将在城市管理、物流运输、旅游、医疗、电了商务等领域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智慧城市勾画的蓝图即将真正实现。
  以基于定位的移动应用为例,当4G网络覆盖的情况下,定位可以更精准,可以通过更多的数据来进行定位操作,让误差降低到几米之内,带动O2O、车联网等新的消费模式。
  运营商打造立体化服务
  4G将真正开启个性化通信时代。相比以往模拟、2G和3G时代,用户将获得更多的主动权。这意味着运营商的“老大”地位可能不保,倒逼运营商服务能力升级。从传统网络一步步向开放的网络数据转变,再到应用于生活层面上的各种智能网络服务,移动网络运营商正逐步向互联网演进,从基础电信服务商向移动互联增值服务运营商加速转型。随着虚拟运营商的入围,通信市场将从价格战、网络战步入服务战时代。
  对于运营商而言,除了降低资费、完善网络、丰富终端外,计费、渠道、应用、客户服务等综合服务能力成为4G时代比拼的重点。例如在流量计费手段上,4G时代将是2G、3G、4G多网共存的时代,融合业务层出不穷以及用户爆炸性的数据流量需求,要求运营商变革计费模式、拓展收费渠道。而针对用户个性化的需求,运营商需精准细分用户群体,提高服务的针对性。
  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最终体现在“软服务”能力的提升。而“软服务”能力提升,则是建立在不断探索推进“深度服务”管理基础之上,通过提高客户感知的管理水平,来不断提升客户个性化服务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的。
其他文献
十一假期刚刚结束,原本度假的美丽心情,却在回家打开冰箱后大打折扣。出游时间长,使得冰箱内的食物发霉变质而且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臭味。其实这是冰箱里的细菌在作祟,长时间密封环境让冰箱里细菌成灾。冰箱里的细菌一直以来都是秋季肠胃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而解决的对策就是经常清理、除菌。可是一旦到了节假日,长时间不使用冰箱,冰箱里细菌滋生不可避免的,进而影响食物保鲜和储存。这样的尴尬想必是很多家庭的心头病。如果有一
期刊
小米智能家居四新品  如果有人说2014年是智能家居元年,那么他一定是外行:这样的说法把海信海尔西门子往哪儿摆?这些可都是老牌的传统家电企业,也曾经货真价实地在智能家居的汪洋人海中扑腾过好一阵子,虽说到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淹了个半死,但也能称得上是智能家居行业的先烈了。当然,今年智能家居的概念能够被重新炒热,和两个互联网与硬件的跨界巨头不约而同宣布进军这个领域是分不开的:基本上是前后脚的时间,
期刊
下载一部1G的高清电影只需几十秒,一眨眼就能传输大尺寸图片,手机的网速比飞驰的火车更快,随着去年底的4G牌照正式发放,全国的4G发展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4G应用为我们打造了更加便利、优质、丰富的智慧生活。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2G、3G和4G的区别,那就是绿皮车,特快和动车/高铁的区别。如果你觉得这个比喻还不够生动的话,还可以这样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2G时代是在手机上看“.txt”,3G时代看“.
期刊
2014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晶展览会(CES)日前在美国落下帷幕。与以往CES展多是围绕电视、电脑的新技术不同,今年CES上大出风头的却是有关汽车智能化的车联网技术。  最明显的是,奥迪、福特、丰田等汽车巨头均拿出参加国际一线车展的阵势,争先在CES上发布无人驾驶、全太阳能汽车、智能人机交互和智能路面识别等车联网技术,而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积极探索多年的IT巨头谷歌甚至还在本次CES上联合通用、奥迪、本
期刊
作为近年来对人类城市发展关注和探索的一个进程,“智慧城市”的概念逐渐被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社会公众所接受,俨然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话题。目前众多部委与城市都在指导、规划与建设智慧城市系统,不过,从整体上来看,智慧城市在国内外均没有成功的案例,真正要实现城市几十至几百个系统整合后形成的综合分析应用体系,显然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各界也并没有就此形成准确、统一、科学的认识。那么如何深入认识智慧城市建设现
期刊
自智慧城市理念提出到试点城市名单公布,智慧城市建设热一直保持着高昂的态势。尽管业界对于智慧城市的内涵、发展模式以及路径尚无统一标准,但各地对于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大有媲美传统城镇化建设初期的势头。众所周知,传统城镇化在拉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弊端,那么升级版的“新型城镇化”能否带领中国走出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道路?  本期《智慧城市》專访了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原副主任、中国
期刊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就一直在讨论互联网思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谈到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时,电提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可见,互联网思维已经从一种流传在互联网产业界的思潮,逐步扩大影响,渐渐成为一种向下而上的共识,将全面体现在中国经济社会变革的各个领域。而对于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来说,互联网思维如何作用于转型升级的主体一一企业,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我们已
期刊
总部位于英国的制药公司Proteus即将生产出一款全新的智能药片,其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借助与胃酸的反应提供电力,并将无线信号发送到手臂传感器。该研究将会推动制药业迈向新的台阶。  这项智能药片的研究原本隶属于摩托罗拉skunkworks项目,在该公司被收购之后则成为GoogleAdvanced Technology的一部分。早在去年,谷歌方面的负责人也曾向外界展示过这一项目。根据资料显示,谷歌将继
期刊
从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移动4G的向往,天马行空的速度,我的手机了无牵挂…”这厢4G牌照刚刚下发,那厢就有网友改编了《蓝莲花》的歌词,借以表达自己对移动4G的向往,关于4G网络一一”你就是我心中的蓝莲花”。  与之前的2G、3G相比,4G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信速度明显加快、网络频谱更宽,其通信速度可以达到lOMbps至20Mbps,甚至最高可以达到lOOMbps速度传输无线信息。这意味着普通市民也可以
期刊
大自然创造了很多神奇的生物,蚂蚁就是其中之一。灵敏的嗅觉,让蚁群可在迷宫般复杂的森林里自由地穿梭;强大的建造“天赋”,造就了其“鬼才建筑师”的美誉……当现代科技和蚂蚁完美地结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支所向披靡的“机械蚂蚁特工队”。  蚂蚁机器人“特工队”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研究员最近从蚂蚁身上获取了灵感,利用机械组件和电子电路打造出了一支强大的蚂蚁军团。这些被称为“磁性驱动微型机器人”是基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