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和书面语(相声)

来源 :新少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287315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请问,你有几个名字?
  乙:我有两个名字呀!
  甲:是不是一个乳名和一个学名?
  乙:对呀!在家里,爸爸和妈妈就叫我的乳
  名。在学校,老师和同学就叫我的学名。
  甲:不管是乳名,还是学名,都是指的你。
  乙:对!指的是同一个人。
  甲:你知道吗?咱们身体上的一些部位或器
  官,也有两个名字。
  乙:它们也有乳名和学名?
  甲:当然不叫乳名和学名了。
  乙:那叫什么呀?
  甲: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口语和书面语。
  乙:你举个例子。
  甲:比方说:“嘴”也叫“口” ,“脚’也叫“足”。
  乙:我明白了!“嘴”和“脚”是口语,“口”和
  “足”是书面语。
  甲:对了!“脸”也叫“面”,“眼”也叫“目”。
  乙:“脸”和“眼”是口语,“面”和“目”是书面
  语。
  甲:没错!“脑袋”也叫“头” ,“屁股”也叫
  “臀” 。
  乙:“肚子”也叫“腹” ,“脖子”也叫“颈” 。
  甲:“胳膊”也叫“臂” ,“腿”……还、还、还叫
  “腿”。
  乙:嗨!“腿”只有一个名字。
  甲:那是!虽然两个名字指的是同一个部位
  或器官,但是一般情况下,却不能相互代
  替。
  乙:是吗?
  甲:是呀!该用口语的时候,就要用口语;该
  用书面语的时候,就要用书面语。
  乙:你举个例子。
  甲:比方说,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洗洗
  脚。这里的“脚” ,就不能用“足”代替。
  乙:“足”和“脚”意思一样,代替一下应该没问
  题。
  甲:要不你就试试。
  乙:我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洗洗足。咦?确
  实有点儿别扭。
  甲:没这么说的。
  乙:谁也不这么说。
  甲:再比如,我们俩是好兄弟,情同手足。这
  里的“足” ,也不能用“脚”代替。
  乙:我再试试。
  甲:好哇!
  乙:我们俩是好兄弟,情同手脚。嗨!看来,
  还真不能代替。
  甲:“情同手足”是一个成语,成语是人们在长
  期实践中固定下来的习惯用语,就更不能
  随便代替了。
  乙:是吗?
  甲:是呀!比如,“口口声声”就不能说成“嘴
  嘴声声” ,“面面相觑”也不能说成“脸脸
  相觑” 。
  乙:嘿嘿,确实不能!
  甲:一臂之力,你能说成“一胳膊之力”吗?
  乙:不能!
  甲:推心置腹,你能说成“推心置肚子”吗?
  乙:不能!
  甲:街头巷尾,你能说成“街脑袋巷尾”吗?
  乙:不能不能!头头是道,也不能说成“脑袋
  脑袋是道” 。
  甲:那是!比方说,咱们俩闹了点儿小矛盾。
  乙:有一點儿小误会。
  甲:老师找我们两个谈话。
  乙:对!
  甲:我就可以这么说。
  乙:怎么说呀?
  甲:王老师推心置腹地跟我们谈了一个下午,
  在他苦口婆心的教育下,我们终于认识到
  了自己的错误。我们两个从小在一起长
  大,是情同手足的好兄弟,无论谁遇到困
  难,对方都会助一臂之力。现在,怎么能
  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反目成仇呢?
  乙:说得好!
  甲:这里用的全部是书面语。
  乙:没错!
  甲:如果换成口语,你听听是什么样的?
  乙:你试试。
  甲:王老师推心置肚子地跟我们谈了一个下
  午,在他苦嘴婆心的教育下,我们终于认
  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我们两个从小在一
  起长大,是情同手脚的好兄弟,无论谁遇
  到困难,对方都会助一胳膊之力。现在,
  怎么能因为一点儿小事,就反眼成仇呢?
  乙:嗨!什么乱七八糟的!
  (责任编辑 李爽)
其他文献
“太便捷了!”几乎每一个来到德国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我给德国火车、地铁和公交車点一百个赞。干净、舒服,而且方便。在德国的不同城市,几天里体验了各种公共交通工具,虽然不懂德语,但感觉很舒服。平时乘火车的人极少,有时几乎成了我的专列,趁着人少我拍了几张照片。到了上下班高峰时段,人也挺多,但不拥挤,公交车两分钟一趟,非常准时。人们排队候车,秩序井然。当然,人多的时候我没好意思拍照。  北欧航空公司的
期刊
“上午吃水果,赛如吃金果”。抚顺市顺城区抚顺城第四小学听取了家长委员会的建议,每天上午抽出10分钟为全校师生吃水果的时间。每个家长每天为孩子准备两种以上、颜色不同的水果,用食品袋或食品盒装好,学校师生将这一行動称之为“吃金果”。在“吃金果”的过程中,学校向学生们提出了“四个一”的德育细节教育:1、吃的卫生;2、吃的文明;3、吃的健康;4、吃出友爱。  水果虽小意义很大,通过这一活动,促进每个孩子、
期刊
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经典名著,集浩瀚五千年文明之大成,蕴上下两千年古圣先贤之思想,年方十一岁的何俊熠遨游其中,如鱼得水——  作为辽宁小学生的唯一代表,何俊熠参加了在山东举办的“第二届中华学子青春国学荟”,与全国17个地市的选手聚集一堂。何俊熠在预赛中以排名第一的成绩免去复赛直接进入了决赛。决赛是采用抢答模式,所有问答题何俊熠都能答得出,但因为一直没抢到抢答器,所以具备冠军实力的他只能屈居亚军! 
期刊
在葫芦岛市海滨九年一贯制学校里,红领巾监督员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课前,放学后,楼梯口,校门旁,红领巾监督员总会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岗位上,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方面监督着全校少先队员的行为。红领巾监督员听起来好威风啊,他们与普通的红领巾会有哪些不同呢?就让我们走近他们,来了解他们吧!  负伤也要坚守岗位  岳婉清是第五中队中队长,是红领巾监督员中的一员。这天下课,她照例来到三楼楼梯口值周站岗。“请你把
期刊
王小天看到了一篇文章,文章的大意是到底应该买贵的东西,还是应该买便宜的东西,到底是贵的东西更省钱,还是便宜的东西更省钱。  按照那位作者的观点,他显然是觉得贵的东西更省钱——首先,它有品牌价值和品牌内涵;其次,它有过硬的质量和精湛的设计;再次,它历久弥新,永远经典……  内涵、价值这一类的事情,王小天是不太懂的,他也不关注这个。不过,接下来的这段话,他倒是读到心里去了。这依然是这位作者的观点,他说
期刊
今天星期五,再过两个小时就可以下班了。做记者五年,遇到这样的好日子实在难得,我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收拾背包了。  突然,来了个紧急线索:一个孩子病危,家长求助媒体。  爆料人是用公用电话打的热线,根本联系不上。我们的采访车在城市西郊的胡同里七拐八拐,就在准备放弃的时候,胡同口突然钻出个人来。这人真奇怪,里面穿着青布棉袄,外面裹着床大被,站在胡同口,哆哆嗦嗦,东张西望。他看到采访车,披着棉被跑过来问:“
期刊
猪大和猪二在同一天晚上做了一个同样的梦:在一个大大的庄园里,有一排排古色古香的房屋,有上空擎起巨大风车的游乐场,有瓜果飘香的果园,有蝶飞蜂舞的花园。在这个美丽的庄园里,猪大、猪二和妈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早晨醒来的时候,猪大和猪二争先恐后地把这个梦说给妈妈听。说到后来,猪大猪二还有猪妈妈都笑了,原来两人做的是同一个梦。  猪大说:“多好的梦啊,它要是真的就好了。”  猪二说:“多好的梦啊,如果
期刊
唆唆,怎么不騎在自行车上啊?
期刊
一天,我看到《舌尖上的中国2》有一道美食——蒲笋炖肉。耶,那可是盘锦美食!我家就住在盘锦,盘锦盛产蒲笋,而我居然没吃过!我问妈妈:“蒲笋好吃吗?”妈妈说:“当然好吃啦,而且拔蒲笋更有意思呢!”我望着妈妈,心想着那能多有意思呢?妈妈看到我那渴求的目光,便许诺放假去姥姥家,让舅舅带我去拔蒲笋。  期盼已久的假期终于到了,我们来到姥姥家,舅舅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因为蒲笋长在水中,所以必须穿水叉裤,我的水叉
期刊
小山爷爷奶奶的床底下有三个旧皮箱,里面放的全是些平常不用的旧东西。小山对箱子里的东西很好奇,他常幻想里面可能藏有一张被遗忘的藏宝图,因此经常悄悄地把箱子里的东西拿出来玩玩儿看看,再放回去。  有一回家人都不在,他又翻出旧皮箱里的东西来玩儿。他从箱里拿出一只青花瓷盘,结果不小心,把盘子给摔破了。  小山急着收拾盘子碎片,却发现碎片上方有条约10厘米长,长得像蓝色小蛇般的东西飞着。  “谢谢你呀,小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