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件小事

来源 :故事家·高考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_lili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还没到高考的时间,但已经有很多正在上高三的小朋友在微博上问我,该怎样克服紧张焦虑的情绪?他们有的人甚至连续心慌、失眠好多天了。
  我表示很惭愧。
  高考那年,我并不觉得这是件多么重要的事,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紧张焦虑。那个时候的我,总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变成韩寒那样烜赫一时的作家了,至于高考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大学去哪里念这种小事,又有什么要紧的?
  尽管那个时候,还没有鸡汤作者来告诉我要做自己,但我却发自内心的厌恶学习,觉得学习是件特别残害本心的事。
  当老师们在讲台上唠叨着高考对我们人生的决定作用时,我总是会悄悄翻开一本《百年孤独》或是《围城》,然后不知不觉中就是好几节课过去了。我像是给自己开启了飞行模式,把循循善诱的老师和埋头苦读的同学完全屏蔽在外,在自己的世界中写出一大堆让别人摸不着头脑的文字。念给同桌听时,他明显不知道该怎么评价,只好敷衍了事地表扬了我一句“大文豪”。
  看到身边人都在热火朝天地学习,我常常不客气地在心里发出冷笑:你们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吗?你们活得这么浑浑噩噩,人生完全不经省察,你们自己有感觉吗?你们的人生,已经被父母的心愿和老师的意志所掌控,只为了在一场无意义的考试中比别人多考几分,你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学的东西,将来毕业之后有一星半点用得着的地方吗?
  那大概是我人生中最自信的一段时间,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信念支撑下,我的成绩顺利地从年级前三名掉到了200多名。
  看到月考成绩的那一刻,我超开心——韩寒不是七门课都不及格吗?钱钟书的数学不是考过零分吗?郑渊洁更厉害,小学都没毕业,还不让儿子去学校上学……
  我至今清晰地记得,这种状态结束于一次和同学L的闲聊。闲聊中,他就说了一句话:“你就不想考个好大学,将来认识更多像你这样热爱文学的人吗?”
  我们常说的醍醐灌顶,大概就是那个感觉。的确,做自己喜欢的很多事,可能都不需要上大学,大学也教不了那些东西,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我们才有机会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大家一起切磋琢磨,共同进步。
  我们年轻时总不免叛逆,总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可实际上,天马行空,与众不同,是少数天才的事,他们的确可以不留退路、不走寻常路,依然活得流光溢彩,但有十之八九的模仿者都会死得惨不忍睹。一个人是不是天才,是一件很快就能做出判断的事,如果不是,就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普通,敢于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普通。毕竟,天才有天才的活法,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活法。倘若混为一谈,就将顾此失彼。
  2
  初中时,我有几个天天泡在一起的朋友,那时我们三天两头地逃课、顶撞老师,时常犯了事,被班主任当众批评或是叫去办公室谈话。
  中考过后,我们被分到县里的各个高中,慢慢地不通音讯。高考前,我在宿舍突然接到其中一个朋友T的电话,原来被安排到了我们学校参加高考,他很兴奋地说,太久没见你了,到时一起去high一下!
  高考前一天,T来了,我请他在食堂吃晚饭。吃完饭他就拉着我的手说:“走,去网吧打星际吧。”我愕然:“你不复习吗?明天就考试了!”他说:“不复习了,反正横竖也考不上。”然后他就真的去网吧通宵了。
  高考过后,我到北京读中文系,他去广东打工。毕业后,我果然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以码字编稿为生,他则把生意做到了广东的好几个城市,筚路蓝缕之后是风生水起。
  去年10月,我参加一个非常重要的比赛,最后几天,紧张焦虑的情绪铺天盖地而来,连续48个小时我一秒钟也没睡着,身体接近崩溃。
  而十多年前,高考期间那几个夜晚,我却睡得宁静而安详。因为那个时候,我觉得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高考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输了还可以从头再来,考不好也不会失去所有。
  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投資学的一个经典理论。很多时候我们太过患得患失,往往都是因为孤注一掷。一棵树的枝杈可以轻易分出主次,但人生却不是如此。人生更像蛛网,长满了岔路,没有一条是必须走的。
  对于那些习惯了安常处顺的人,高考是人生最重要的一次偷懒的机会。一旦迈过这道坎,考上了一所好大学,就可以随波追流地学习和找工作,不用再苦苦地思考自己究竟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高三时的同桌Z,本来可以去省里最好的大学,但以他的分数,只能读文史哲这些冷门专业,毕业后职业前景堪忧。于是他瞒着爸妈,把志愿改成了另一所学校的金融系,这所学校在省内,充其量只能算二流。
  四年后,他通过考研又杀回了省里最好的大学,而这个学校的金融系在全国都赫赫有名。
  30岁那年,他就成了一个房地产公司最年轻的高管,当我再次见到他时,那个一说话就脸红,整天问我这道题怎么做的小男生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指点江山的成熟男人。
  3
  学习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技能。在大家都还懵懂无知的青少年时代,它的确备受瞩目,成为一个金科玉律式的标准。可随着生活不断变得开阔,人生的诸多机会和可能滚滚而来,更多判断人生成败的法则就显示了它们迷人的轮廓。
  人生的很多机会都由他人安排、制订规则,比如高考,它就是一次全民争夺和分配人生机会的体制性活动。体制意志的变动,会严重影响很多人一生的命运。比如高考是考全科还是文理分科,是3 2还是3 x,怎样分配加分的名额,是分省录取还是全国统一录取,这些政策的每一次微小变动,都会让一些人欣喜若狂,另一些人欲哭无泪。
  要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就需要我们开天辟地,上下求索,在体制性的机会之外,拥有只属于我们自己的人生机会。
  高考的确会影响某一时期我们跟谁一起玩,的确会决定我们某一时期的人生走向,但走着走着我们就走远了呀。
  那远途上的风景,你一定要去看看。
其他文献
一天,师徒俩站在江边。看着向下流淌的江水,师父指着江的上游问:“你看到了什么呢?”  “重重叠叠的高山。”弟子说。  “水能向上流吗?”师父问。  “不能,水都是向下流的。”弟子说。  “不能向上流的水,为何能翻越一座座高山,流出大山呢?”师父问。  “再高的山,也有低洼的山脚。面對高山,水不是向上去翻越它,去征服它,而是顺着低洼的山脚去绕过它,去避开它。所以,不能向上流的水,才一次次‘翻越’了高
3月31日,在得知今年高考确认延期时,内心感慨的不仅是见证历史,还有我的高考原来已经远去了四年。高考仿佛一场前尘旧梦,隔着高三出校门时的那场蒙蒙细雨,雨中还蒸腾着栀子花的香气,我从四年后的岁月彼岸回顾,试图重新勾勒出那三年的喜怒悲欢。  父母的陪读生活  很庆幸在我的记忆里,高中生活是幸福大于艰苦的。尽管我和许多同学一样自称“小镇做题家”,积攒了一捆捆的空白笔芯、一箱箱列满公式与各种符号的草稿纸,
多少次午夜梦回,我重返青砖红瓦的校园。如山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如水的善利万物,海纳百川。大学四年,年轻的我们在你悠长的生命里如云影掠过,但你留在我们心间的回忆,犹如水晶底片,一帧帧清晰可见。  你好,“厦大”。  再见,青春。  第一次见你,我们微笑着互相凝视  我的高三,一路兵荒马乱,踽踽独行在风霜雨雪之中。是一纸薄薄的录取通知书,让我终于可以释然,看着通知书上嘉庚楼群威仪的身影,我的心头慢慢
史铁生出生在北京,中学在清华附中就读,是学校里的尖子生。他体育特别好,尤其擅长80米跨栏,他通常用外八字脚跑步,上身则呈钟摆式打晃,跑起来像刚出斗兽场的野牛,只要有他参加的比赛,一定是第一名。  18岁那年,史铁生去陕北关家庄插队。陕北的冬天,窑洞冷得像冰窟窿,史铁生就用大衣裹着脑袋,身体蜷成一团,只剩下嘴巴不停地哈气,以此熬过漫漫寒夜。20岁那年,史铁生在山里放牛,突然遭遇暴雨和冰雹,而且四周无
善良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杨万里  素材分析:  一个善良的人,就像一盏明灯,既照亮了周围的人,也温暖了自己,善良无须被人灌输和强迫,只会相互温暖和传播。你施人温暖,人才会予你阳光,你施人真心,人才会予你和善。  在二战的纳粹集中营里,每天都有人翻围墙试图逃跑,只是迎接他们的不是希望,而是一阵乱枪。枪响过后,几乎没有幸运者。但待在集中营里最后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碰碰运气,逃出去才有一条生路
1901年,电灯刚发明不久,美国电气公司在广场中央组织了一场电灯实验竞赛,爱迪生等一批发明家都参加了这场比赛。当举办人将电压逐渐提高时,一只只灯泡都相继炸了,最后唯独留下一只灯泡还亮着。这只灯泡是谁研制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吗?不,其实这只灯泡的研制者是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发明家柴莱特。  比赛结束后,爱迪生出于对柴莱特的欣赏,邀请他一起参加碱性电池的研究。但面对大发明家爱迪生的邀请,柴莱特却拒绝了与
大西洋是世界第二大洋,很多人都尝试过独自驾船横渡大西洋这样的冒险之举。在1850年到1900年这50年里,仅德国境内,有纪录的就有20多人为了实现这一挑战而葬身海底。所以在德國有这样一个说法:“大西洋是真正的死亡之海,谁也无法独自驾船跨越!”  不过,有个名叫林德曼·安德里亚斯的德国人却不相信这个说法。林德曼是一个精神科医生,他认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死亡之海,那些失败的人也不是死在大海里,而是死在自
8月12日上午,“向阳红10”科考船载着中国大洋49航次科考队员已停靠浙江舟山碼头。本航次科考自2017年12月6日从舟山起航以来,在西南印度洋合同区硫化物勘探、印度洋微塑料污染调查等方面取得了五大成果。(中国环境保护协会)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成功。然而,你到底能否成功,关键在于你是否找到了自己的強项。找到了强项,将它发挥到极致,就是成功。  珍妮·古道尔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过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动物方面,她却有超人的毅力和浓厚的兴趣,而这正是干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没有去攻读数学、物理学,而是去了非洲森林里考察黑猩猩,终于成为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由于“那双笨拙的手”,
“帆船头,大海衫,红黑裤子寄平安”,作为福建三大渔女代表之一的湄洲女,以此风格鲜明的发型和服饰,为世人所知。11月17日,第三届湄洲女发髻技艺表演赛在“妈祖故里”湄洲岛举行,百余名福建省莆田市女子同台竞赛“梳头”技艺。  湄洲女发髻即帆船头,也叫妈祖头,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信俗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华侨大学海外华人宗教与闽台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范正义教授认为,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