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请回归本位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毫无趣味和生气,学生不愿写,老师厌烦教的现象普遍存在。翻开学生的作文,我们看到的常常是思想空洞、无病呻吟、语言贫乏、形式呆板的假、大、空之作。为了“应试”,老师热衷于炮制几套作文“模板”,让学生依此复制;学生乐意背诵精彩语段,以便自己下笔千言;家长也忙着寻找快捷的作文法,以期速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但“真情实感,真切体验”似乎成了作文不可逾越的高度。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情感丰富、思想深刻、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人才,而作文教学如果让体验缺位,忽视了人的主体作用,一味地灌输枯燥生硬的知识教条,不但不能唤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和激情,相反只会使学生越来越厌弃,而且也与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一个情感之泉枯竭的人,一个对生活失去了感动、麻木不仁的人,世上万物在他(她)眼中无异于过眼云烟,视若无睹。他(她)会是非不分,善恶不明,美丑不辨,又怎能指望他(她)写出真实动人的文章呢?
  面对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叩问自己的内心,努力摆脱急功近利,肤浅浮躁之风的影响,让作文教学回归本位。那么,作文教学路在何方,情归何处呢?
  为文之前,先要“养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胸襟、气度,丰富他们的见识、视野,让情感之泉在学生的内心汩汩流淌。而动笔成文仅仅是体验的外化而已。这才是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的规律!
  “气”从何处来?一要加强内在修养。修养如何养成?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学生读书,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智慧撞击、与美交流,从而积累起厚重的人文素养。这让我想一个一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 窦桂梅。她大胆地对现行教材进行增删取舍,努力让教材成为学生发展的重要源泉,并在此基础上扩大篇章的积累量。她保留了精读180篇、泛读72篇,选择了300多首古典和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她要求学生掌握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阅读《格林童话》、《伊索寓言》、《老人与海》等世界名著和曹文轩的《草房子》、余秋雨的《牌坊》、刘镛的《莹窗小语》等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此外,她从“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到“美国中学生必读的30本文学著作”,都要求学生进行广泛涉猎。据统计,窦桂梅所教的这个班全班人均阅读书刊145本,平均识字量高达3500字。她抓住了学生记忆的黄金时期,用大量的经典阅读占据了学生们的头脑,从而摒弃掉了以往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课内背教条,课外背广告”的现象。使学生不但在语文知识方面得到大量积累,同时在书籍的人文熏陶中建构起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她既给学生终生受益的财富,也在语文教学方面踏出了一条路,成就了自己。
  “气“从何处来----还要丰富外在阅历。要努力将狭小的课堂与广阔的生活沟通,帮助学生打开心窗,自始至终、旗帜鲜明地贯注一种鲜活的人文空气。让他们学会感动
  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语文教研员袁卫星认为: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的情感能陶冶人的爱心;学生美好的情感被调动起来,可以成为强大的学习动力,推动他们去关心社会、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每接一届学生都要进行一项传统写作——感悟亲情。他把自己的“下水作文”《一杯薄薄的思念》读给学生们听。他让学生温习朱自清的《背影》和日本作家栗良平的《一碗阳春面》。他让学生写一篇“感悟亲情”的作文寄给他们笔下的亲人,让他们的亲人作出最好的评判……学生后来说:“如果老师不布置我们写这篇作文,如果没有他作文前的那番演讲,我还一直以为,父母亲为我做的一切是应该的,我无须报答。然而我现在明白了,十多年了,我亏欠父母太多……”学生的家长则感慨万千,孩子真的长大了,十几年的心血没有白费,只要孩子懂事,再苦再累也愿意…
   让他们学会观察。我们要努力让他们抬起头来,仰望星空,俯瞰大地。春天的鲜花绽放;夏天的麦浪翻腾;秋天的瓜果飘香;冬天的白雪皑皑……看风霜雨雪、听山泉丁冬;斗转星移,寒来暑往,我们要留意。哪个是茉莉、什么是海棠,我们要会区分;蚂蚱怎样地跳,蒲公英是怎样的开,我们要知晓……语文教师从课堂中、从课本中、从“讲解与分析”中走出来,把學生引入新的学习情景。不但要以“校园为课堂”,以“家庭为课堂”,还要善于以“社会和大自然为课堂”。
   让学生们学会关注。“歌诗合为事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学生的世界里不能只有书本和做不完的训练题,不能只有歌星影星和网络游戏。他们的眼中还要看到:土地上的历尽苦难的父老乡亲,他们用自己的粗糙的双脚丈量着春夏秋冬,以血汗播种着希望;当邪恶在欺凌着善良,暴徒在践踏着公理,总有一种声音从社会的某个角落传来,坚守着正义;当灾难降临,总有一些身影挺身而出,扛起这将倾的大厦……当学生们心中装下了民生疾苦,装下了各界精英,装下了国际风云,能够“指点江山”,又怎能不会“激扬文字”!
   “习作是生命本身体验的一种自然流露” 惟有真切的生活体验,才能让他们抒发真情,张扬个性,催化个体言语生命的成长。“文不可以学而能”,是呀,文章不是学来的。我们语文教师在传授技巧、总结法宝时,别忘了追本溯源,回归到作文教学的本位-----先“养气”,再“为文”;先做人,再作文。加强内在修养,丰富外在阅历。由内而外,渐渐濡染,情感丰富了,人格健全了,在学生的笔下,自然有真情在流淌!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课程与教学中,我们之所以强调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继续开展他们自发状态下就一直热衷的探究活动,并不是因为这能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而主要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1)探究是满足儿童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如果在进入学校后就宣布禁止儿童开展探究活动,不仅违背儿童的天性,而且不利于儿童身心健
期刊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难点和重点。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阅读是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最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助于他们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教师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英语阅读教学的 “五注意”。   第一,注意阅读选材难易应适当,范围应广泛。文章的难易往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个体运用进行言语交往活动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重头戏的阅读课,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本文从阅读的基础——文本及文体特征出发,论述了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本 文体特征    阅读教学或教学中的阅读,不同于生活中的自由阅读、闲暇阅读,教学中的阅读不仅要醉心于文本世界,而且要指向如何进入文本世界的基本方法与能力;不能仅仅停留于对文本指涉世
期刊
内容摘要: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的对象共同创设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场景和氛围。以往语文课上常见的教学方法是通过讲解、提问、阅读等手段来进行,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受到影响。所以如何运用多媒体来创设情景,进行愉快教学,使学生由“苦学”变为“乐学”、“善学”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语文 兴趣 情感 多媒体    “情境”是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
期刊
穿插”艺术能让你的教学变得魅力无穷。“穿插”可以焕发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效率。“穿插”在教学中是一种手段,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它会接近师生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它能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插上翱翔的翅膀。在课堂中穿插身体语言———“微笑”和一些与教学有关的内容,能调节课堂气氛,让课堂变得生动精彩,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教学中穿插“微笑”,可以让课堂变得生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支持和引导学生发展阅读能力的物质和人文环境。简而言之,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构建和谐课堂应该摆在首位。    一、构建和谐课堂,体现人文精神    新的课堂理念认为,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教学中,构建“我
期刊
内容摘要: 物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基础。本文就中学物理加强实验的教学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物理 实验 目标    一、认识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意义和改革方向     物理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细致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对比、判断推理、归纳的思维能力等,能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综合培养和发展,在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中有着独特的、不可代替的
期刊
内容摘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关键词:真实性 必要性 操作性 策略性    一、问题的提出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途徑,也是人类社会文化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王英民老师 (北京市英语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特级教师、清华附中英语教研组组长)说“不会阅读就不会学英语,阅读是基础,
期刊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 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拉长脸、表情淡漠、 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地走进教室,打开书 本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得学 生心理闭锁。  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积极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拉长脸、表情淡漠、忧心忡忡,或神色恍惚、烦躁不安
期刊
内容摘要: 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物理探究教学法的界定、设计依据、设计要求等诸方面内容。   关键词: 探究教学法 界定设计依据 灵活运用    中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好奇心强烈,容易对新知识、新事物、新情境发生兴趣,学习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烈,较易为教师所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探究情境,使学生持久地保持盎然的学习兴趣。     一、理解物理探究教学法的界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