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5-9月收治的45例有颅内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根据结果分为病例组(阳性)与对照组(阴性),比较与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结果 45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7例(37.8%)。病例组脑脊液中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黄疸、呕吐、抽搐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17例脑脊液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析,得到埃可病毒(ECHO)30(13例)、ECHO 16(2例)和柯萨奇病毒(CV)B2(2例);对上述临床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参考株的同源性达89.6%~98.3%。结论 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局部暴发流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点,但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ECHO 30是主要病原体,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暴发流行可能是浙江省ECHO 30分离株的又一暴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