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老杜”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人们一说到“老杜”,不会有其他的疑问,必然知道他所指代的是诗人杜甫.“老杜”其实所包含着深刻的意蕴,这个称谓不仅仅是诗人自我人生的写照,也是他诗歌创作中审美观念的体现,更代表了千载以来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尊敬.
其他文献
《论语·泰伯》“恭而无礼则劳”中的“劳”在学界有不同的解释,我们根据字义、《论语》语境和先秦的相关文献对“劳”在《泰伯》篇中的含义进行探讨、补释,认为现有诸说中“徒劳”说可取,“疲劳,劳苦”或“忧烦不安”只是“劳”的理性意义,“劳” 还有身体盘旋、进退周旋等贬义色彩的感情意义.
期刊
《葛覃》一诗因其特定位置广受关注,“上以风化下”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历代解诗者,将其指向于后妃之事;《毛传》中“父母在,则有时归宁耳”九字更是直接影响后世解诗者关于诗旨的解读,“归宁”说占据重要地位.清代考据学盛行,为解读诗旨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归宁”的考证,结合《诗经》文本中的《桃夭》一文,对“归”字有了正确理解:女子出嫁,加之结合诗歌中的比兴意象——葛草、黄鸟和特殊人物女师可以得出结论,《葛覃》是一位未出嫁女子的婚前禀师诗.
期刊
从史书典籍到民间文学,再到杂剧传奇,昭君故事的发展特征非常明显.其故事从史料中的简单记载到民间文学及戏曲中对其人其事的深入探究,人们对其和亲背后的政治作用进行深入探索,将昭君和亲与朝代的衰败、统治者的昏聩无能相联系,塑造了一个极具政治性功能的昭君.此外,昭君故事在形成及演变时还借鉴和运用了历史上其他和亲公主的故事,昭君更是成为和亲公主的代表.
期刊
每当翻开这本小小的,但放在掌心极其有分量的书,都会让人情不自禁地陷入书中所描绘的那片晚霞笼罩着的田野里.这是一片需要反复遨游的田野,每一次的闯入和离开,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与回味.驻足平凡而又艰苦的生活,偶尔找一个阴天的午后,寻两三个小时的闲暇时光,去一口气读完一位老人完整的一生,是对生活的“解毒”,也是对生命的敬畏.
期刊
在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爱情主题逐渐呈现出了永恒的特性,无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在中国,从爱情和婚姻的层面都能够体现出民族的文化特性,并且具有深层次的表现.在爱情诗的创作和发展过程中,中国古代爱情诗歌创作较为久远,并且属于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体系当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西方的爱情诗发展时期并不久远,但爱情主题占据的比重相对较大,并且在意象、内涵和表现手法当中具有独特性质.本文通过对中西古典爱情诗在内容和表现手法层面所呈现的差异进行分析,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明确造成中西方古典爱情诗差异的具体原因.
期刊
高明,字则诚,号菜根道人,浙江瑞安人,至正四年参加乡试,次年考中进士,任处州录事,此后为官多年,不见显宦.《琵琶记》写于其旅居宁波栎社沈氏楼中,高明少有大才,抱有儒家传统的入仕为官的有为思想.且高明出生于一个诗礼之家,自小接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后来又就学于大儒黄溍,其思想内核中的理学观念影响着他的言行与创作.
期刊
前人分别对《论语》中的语言观和文学观进行了探究和论述,但古往今来对两者的过渡、结合方面上却很少有人去深入研究.《论语》中的很多字、词都有其相应的内涵,比如“语”“文”“辞”“文章”等.本文将通过对《论语》的解读,在其中找寻并分析对语言观和文学观的认识的语句,论述《论语》中语言观的原则和功能,以及文学观的含义与应用,并分析了语言观及文学观对后世的影响.
期刊
杜甫作为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诗人,在他所处的封建王朝中期所能允许的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创造出文学作品的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作品在思想上、创作上、艺术上都为中国诗歌创作的发展提供了不少具有创新性的、高价值的东西.杜甫的文学精品,使我国古典诗歌能更深、更广地走向普通百姓,走向现实生活.
期刊
体育外交已成为我国特色外交的重要形式之一,运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吉深化全面战略伙伴背景下,双方开展体育外交可行性进行展望,我国柯尔克孜民族属于原生国界类跨境民族.吉尔吉斯斯坦和我国柯尔克孜民族具有同源性,和我国传统体育具有同源性,是进行体育外交的绝佳基础.因此以民族体育为出发点,在加强交流互鉴、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开展体育外交,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两国在民族体育方面合作发展的具体实现路径:通过体育外交,加强两国人文交流、推进两国柯尔克孜民族体育智库建设、举办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传承柯
儿童文学在创作和受众上有着一定的特殊性,这也使其在文学界有着较为独特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引导儿童文学的审美取向是儿童文学创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从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儿童文学创作者在审美取向上陷入了一定的迷茫,商业性和娱乐性的元素对儿童文学审美取向造成了一定的困扰.文章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正确引导儿童文学审美取向提出了意见和看法,希望能对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