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新品种锦花10号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农业科技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al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新品种"锦花10号"是锦州农科院2001年以本院系选品种S97-7为母本,外引高代选系108604-8为父本,当年组合号为"2109",经人工有性杂交、逐年世代选育,于2005年从其杂交后代分离材料中系选而成。经几年的试验、生产示范、试种,
其他文献
以驻芝八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种植下对芝麻的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密度下对芝麻产量结构,生育性状等均有影响,是直接影响其产量的重要原因之一。芝麻的种植
南油杂1号(代号03杂716)是用不育系南A7、恢复系98R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346.75kg/hm2,
为了加快我国北方地区大花生新品种的育种和栽培推广.推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良繁处、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由辽宁大连市农科
本文从稻田耕作制度、育秧技术、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简要回顾了辽宁省水稻栽培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并对以后辽宁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东港市水稻生产不断突飞猛进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单产水平稳步提升;二是优良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促进东港市水稻向优质、无公害生产的方向全面发展;三是
花育33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选育的大花生新品种,2010年通过审定。其产量高,品质好,适合北方大花生产区种植。通过高产快繁技术,繁殖系数达到30倍以上,在短时间内满足了生产
1品种来源按照抗病、优质(淀粉含量22%以上)、高产的高淀粉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技术,以油炸加工型品种大西洋为母本,以杂交创新资源材料L9705-9为父本组配杂交,并经系统定向
玉米品种的换代更新离不开种质的创新,外来种质是我国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材料来源。本文简要分析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引进的美国优良种质在我国玉米育种和生产上取得的成
根据对三门峡站1971~2000年近3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的气候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三门峡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总结出三门峡市的气候变化特点以及主要农业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了
以玉米公顷产量高于15000kg作为超高产指标,基于2003~2006年课题组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等地、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的100个高产区块的试验数据,从产量构成因素、干物质积累与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