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工艺研究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some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非替尼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通过阻断酪氨酸激酶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的生长,从而起到抗肿瘤作用,临床中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文以6-乙酰氧基-7-甲氧基-4-羟基喹唑啉(GFT-1)为原料,经氯代反应制备6-乙酰氧基-7-甲氧基-4-氯喹唑啉(GFT-2),这一步合成了本路线中最重要的中间体,GFT-2与3-氯-4-氟苯胺环合制备4-(3-氯-4-氟苯基氨基)-7-甲氧基喹唑啉-6-基乙酸酯盐酸盐(GFT-3),再经水解反应获得7-甲氧基-6-羟基-4-(4-氟-3-氯苯胺基)喹唑啉(GFT-4),GFT-4与N-(3-氯丙基)吗啉缩合反应获得抗肿瘤药物吉非替尼,总收率约50.5%。该合成路线反应步骤少,收率高,且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污染小,实验员操作环境友好,适于工业化生产。吉非替尼及其中间体均经核磁、液相色谱、熔点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
其他文献
通过考察甲醇制丙烯催化剂的前期、中期、后期产物组分,结果表明:催化剂后期对丙烯的选择性低于前期、中期;而催化剂前期对丙烷、氢气选择性远远高于中、后期。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因、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选择。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5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药物选择以及给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5例患者使用的药物
用捺抑手指纹,放大观察的方法对贵州省道真县三代均为仡佬族的233名成年人的手皮纹进行调查研究,得出7项皮纹参数正常值。用其中的5项参数与吴立甫发表的仡佬族手纹资料比较,既有相似
研究表明:启动流量、绝热层的导热系数和厚度可以明显改变管内流体的温度分布,且启动流量越大、绝热层导热系数越小、厚度越大、管内流体温度越高,生成水合物的风险越小。为了
对振荡萃取法、超声萃取法、索氏萃取法和超声索氏萃取法萃取回收海砂中石油污染物(TPH)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对超声萃取法、索氏萃取法、超声索氏萃取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优
SAR的成像机理会导致成像界面产生大量的相干噪音,大大增加了图像处理的难度。本文为了保证检测区域的连续性、边界的平滑性,基于一元广义高斯构建能量函数,将图切算法应用在
公知常识使用不当是专利审查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本文指出在创造性评判时应从技术手段本身的公知性和技术手段解决重新认定的技术问题的公知性这两个方面认定公知常识,并分析了
利用热分解法制备EuBr3、Eu(N03)3、EuCl3、Eu(C104)3、Eu(AC)3掺杂Sb—Sn02/Ti电极,通过对甲基橙模拟废水的降解,研究了电极的阴离子效应。结果表明,不同Eu盐掺杂Sb—Sn02/Ti电极具有不
screening of 1115 records,the removal of duplicates(n=584)and articles that did not me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greed to a priori( =419)resulted in 112 rec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