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涩“柚子”——苏联SS-N-3C巡航导弹

来源 :兵器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fyh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巡航导弹的起步与美国相同,也是从二战末期开始的。从发展时间上看,可与美国TM-61相比的只有P-5K对陆攻击型巡航导弹(北约代号SS-N-3C,绰号“柚子”)。由于苏联长期采取严格的保密制度,因此外界一直难以知晓这种巡航导弹的详细情况。即使在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也是三缄其口,使SS-N-3C始终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
  
  历经周折:“柚子”出世
  1944年6月中旬,也就是德国用V1巡航导弹袭击英国几天后,苏联准备仿制V1巡航导弹。9月17日(也有资料说9月19日),切洛梅伊担任新成立的51工厂的总设计师。10月,英国人将一枚未爆炸、弹体很完整的V1巡航导弹提供给苏联。第二年,切洛梅伊即成功仿制出V1导弹,并命名为10Kh。但该巡航导弹性能不稳定,没有投入批量生产。
  继10Kh之后,切洛梅伊又向苏联空军推荐其研制的新型双发、三尾翼14Kh和双发、双尾翼16Kh等巡航导弹,供Pe-8或图-4重型轰炸机从中空发射。但是这些导弹在飞行控制方面都存在问题。到了1953年,苏军对巡航导弹失去兴趣。
  就在此时,米格设计局(OKB-155)的首席设计师阿尔季姆·米高扬也提出要发展巡航导弹。由于米格设计局有很深的政治背景(米高扬的哥哥阿纳斯塔斯·伊万诺维奇·米高扬自1935年起就是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因此1953年2月,斯大林签署命令,将第51工厂并入米格设计局,切洛梅伊失去了首席设计师的资格。
  1953年3月1日,斯大林去世,马林科夫掌握了苏联最高权力,重新启用切洛梅伊,并为他再建了设计局。切洛梅伊开始为苏联海军设计新型巡航导弹,工程型号为P-5(P-5实际指整个导弹系统,导弹本身的代号为4K-95)。
  1955年七八月间,苏联政府下令将SKG-10改组为第52联合实验设计局,简称OKB-52,地址设在莫斯科东郊的若图夫镇。苏联对它进行了严格保密,对外名称是“若图夫化工厂”。OKB-52初建时期条件极为简陋,但最大的问题是要与米高扬、伊柳辛、别里耶夫等著名的航空设计局竞争巡航导弹项目,其中别里耶夫设计局的P-10巡航导弹是P-5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也许是苏联高层的眷爱,也许是切洛梅伊的过人干劲使然,苏联海军相中了P-5。
  1957年,P-5进行了首次试射。1959年6月,第一枚导弹交付苏联海军,部署在改装过的613型(W级)柴电潜艇上。1961年,切洛梅伊推出了P-5的改进型P-5D(加装了雷达高度表),稍后又在P-5D基础上推出了改进的P-5K(SS-N-3C)。1962年,对陆攻击型SS-N-3C开始装备5艘“回声”Ⅰ(E-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艇部署有6具SPU-35B导弹发射筒)。
  除对陆攻击型外,OKB-52还从P-5发展出了岸基反舰型P-5S(SSC-1A)、舰射反舰型P-35(SS-N-3B)、潜射反舰型P-6(SS-N-3A)巡航导弹。P-35和P-6分别在1959年10月和12月进行了试射,并在60年代初开始服役,成为当时苏联海军最重要的反舰武器。其中P-35装备了4艘“肯达”级和4艘“克列斯塔”Ⅰ级巡洋舰(每艘装4枚)。P-6则装备了16艘“朱丽叶”级柴电潜艇(每艘装4枚)和29艘“回声”Ⅱ(E-Ⅱ)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每艘艇布置有6具SPU-35V导弹发射筒,共装6枚导弹)。
  正是由于P-5巡航导弹取得了巨大成功,切洛梅伊个人及其设计局的声誉在赫鲁晓夫时代达到了顶点。
  
  
  简单并不实用:“柚子”本色
  SS-N-3C“柚子”弹长11.75米,弹径0.98米,翼展5.0米,弹重5 400千克,巡航速度0.9马赫,最大射程750千米。
  与大多数第一代巡航导弹一样,SS-N-3C也采用了飞机式的气动布局,但未设垂尾,只有一片很大的腹鳍,外形很像一架倒扣的飞机。为了减小飞行中的气动阻力,SS-N-3C采用流线型圆柱形弹体,头部为尖锥形,以保证末端高速突防。中部布置有两片面积较大的上单翼(翼展比美国的TM-61巡航导弹小得多)。由于潜艇的宽度有限,不能布置体积很大的发射筒,所以将SS-N-3C的弹翼设计为折叠式来减小横向宽度。弹翼内侧设有副翼,用于导弹的横向控制。弹体后部上方有两小片竖起来的扰流片,起一定的垂尾作用。弹体后部两侧下方设有面积很小的全动平尾,正下方设有喷气发动机进气口。弹体尾部正下方装有一片腹鳍(外侧有一个用于航向配平和阻尼的活动面)。
  SS-N-3C的动力装置为一台KDR-26涡喷发动机和两台固体火箭助推器(吊挂于弹尾两侧下方)。涡喷发动机提供巡航飞行时的动力,火箭助推器用于导弹发射时的初始加速,燃烧完后即被抛掉。SS-N-3C虽能在100~400米高度以0.9马赫的高亚音速巡航飞行,但为保持较远射程,通常都在3 000~6 000米高度上巡航(耗油最少、射程最远的最佳巡航高度约为10 000米),只有到距目标80~100千米以内时才采用低空飞行。
  SS-N-3C的制导方式为无线电指令制导或惯性 主动雷达(或红外)末制导。前一种制导方式需要地面或海面雷达提供制导信息。但SS-N-3C是海上发射,不可能像TM-61那样依靠地面雷达站来提供制导。海上雷达(不管是潜艇所载还是水面舰艇所载)不可能提供远达400千米以上的制导信息,而直升机中继制导当时还没有发展成熟。不难看出,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不能发挥SS-N-3C的远射程优势,使得搭载平台——E-Ⅰ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必须在美国沿岸发射才能对预定的美国本土浅近纵深目标进行有效攻击。很显然,这会极大地降低潜艇的生存能力,所以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的SS-N-3C估计只是试验过,但未实际部署,真正装备于E-Ⅰ级核潜艇的可能是采用惯性 主动雷达(或红外)末制导的SS-N-3C巡航导弹。但早期的惯导误差很大,据称SS-N-3C的圆概率误差达3 000米,远超过美国的TM-61。
  有关SS-N-3C采用何种战斗部的报道比较混乱,有20万吨、30万吨、35万吨、80万吨TNT当量数种说法。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都认为SS-N-3C采用的是热核弹头。哪种说法更真实呢?这就要将前述说法与苏联50年代中期前发展的核弹头情况结合起来分析。不少资料称SS-N-3C战斗部采用的是930千克重的RDS-4核弹头,当量20万吨,很显然这是不对的。因为50年代初发展的RDS-4是增强型裂变弹,爆炸当量不过3万吨TNT,根本不能满足苏联对美核打击需要。而80万吨TNT当量的说法也不太可信,因为当时的苏联核弹头中没有这种当量级别的型号。由此看来,SS-N-3C最有可能采用的是与RDS-4同时发展的RDS-6热核弹头。而且由于RDS-6的当量在20~40万吨TNT之间,也验证了20、30、35万吨当量的说法都有可能。
  SS-N-3C的作战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当巡逻在海上的E-Ⅰ级核潜艇接到上级指令后,迅速到距美国海岸较近的海域上浮到水面占位(装有SS-N-3C的潜艇只能从水面上发射),核准目标和自身位置后,为导弹装定诸元,然后发射。助推器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升空并加速至一定速度后脱落,然后由涡喷发动机将导弹推至中高空并维持巡航飞行。为加大对方的拦截难度,SS-N-3C在逼近目标时,会降低高度到100~400米。进入主动雷达导引头自导距离后,导弹会将速度增大到1.4马赫,以超音速俯冲攻击目标。
  
  
  匆匆而去:“柚子”结局
  60年代初,装载SS-N-3C巡航导弹的E-Ⅰ级核潜艇曾经游弋于美国大西洋沿岸,偶尔也停靠于古巴港口。美国对苏联这种带有核弹头、可攻击陆上目标的中程巡航导弹充满了担心,而且由于苏联的严格保密,外界无法知晓SS-N-3C的详细性能,更加剧了美国的忧虑。为应对SS-N-3C巡航导弹的威胁,美国一方面大力发展反潜能力,一方面加速在欧洲部署TM-76A/B巡航导弹。然而,令美国意想不到的是,SS-N-3C巡航导弹及其搭载平台E-Ⅰ级核潜艇竟然在1966年全部退役,前后服役时间只有短暂的4年。
  其实SS-N-3C的早早退役并不奇怪。在60年代以前,苏联苦于缺乏打击美国本土的核运载工具,才将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作为重要的核运载工具发展。但苏联早期的巡航导弹体积、重量都很大(美国早期的巡航导弹同样存在这个缺点),而且没有合适的高效发动机,所以最大射程都在800千米以下。对于苏联来说,这种射程的陆基巡航导弹无法对美国本土构成有效的核威慑,因此苏联重点发展了潜射巡航导弹SS-N-3C,并独创出了巡航导弹潜艇这种新艇种。但是,潜射巡航导弹虽然理论上能对美国本土构成有效威胁,但是其射程较小的缺点相比于当时的陆射型巡航导弹并未得到根本改观。如SS-N-3C要打击美国本土目标,E-Ⅰ级核潜艇就必须进入距离美国本土500千米内的海域。要想打击美国本土纵深目标,就更要缩短与美国海岸的距离。美国估计,E-Ⅰ级核潜艇只有在距离美国本土176~230千米的海域发射SS-N-3C,才可以威胁美国居住于沿海的50%居民和工业城市。面对美国优势的海空反潜力量,E-Ⅰ级核潜艇如果采取这种攻击战术无异于自杀。与此相类似, “高尔夫”级(G级)和“旅馆”(H级)潜艇也因为其上搭载的第一代潜射弹道导弹SS-N-4射程太近(只有584千米),而不具备真正的核威慑能力。由此可见,SS-N-3C是苏联在射程更远的弹道导弹出来之前的过渡型号。随着60年代中期SS-N-5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和SS-7洲际弹道导弹的数量逐渐增多,加上同期出现的AS-3和AS-4空地导弹(射程均在450千米以上,都可以携带热核弹头),使苏联对于核打击工具的紧迫需求得到了很大程度缓解,实际作战能力不佳的SS-N-3C自然只有退役一条路可走了。
其他文献
“三叉戟”ⅡD5导弹是美国和英国目前唯一的海基战略导弹武器,是美英战略核力量的主体。为了确保这一力量的有效性,美国在该型导弹服役的同时,不断对其进行系统改进。改进计划不但反映了核禁试条件下美国战略核武器发展的特点,而且将对美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三叉戟”ⅡD5导弹改进的动因  2005年10月,美国“俄亥俄”级战略导弹核潜艇“阿拉巴马”号卸载了最后24枚运行的C4导弹,至此美国
两兄弟的努力  意大利波米里奥飞机制造厂位于都灵,由一对早年投身机械制造、后来转入航空业的波米里奥兄弟投资创办。最先决定转战航空业的是哥哥奥特里诺,其后弟弟阿历桑德罗也表示跟进。  地处意大利北部的都灵得风气之先,算是全意大利最早兴起飞机制造业的地区之一,意大利航空史上最初一批出色的飞机设计师可以说都是从那个时期起步的。当然这些人志向不一,有几位只是满足于在某一家企业里找到职位,而奥特里诺·波米里
今年寒假以来,作为中国中南地区第一家航空类的专业性展馆,地处长沙雨花区南部的湖南航空馆,成为填补青少年航空教育空白的科普“新基地”。一批批中小学生在这里得以享受航空科普教育、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大餐”。  据了解,湖南航空馆收藏了上百架各种型号的飞机、导弹等航空武器。除了无人侦察机、强击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还有雷达、地对空导弹、高射炮等防空武器。  湖南航空馆由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
美国空军KC-46加油机  据彭博社6月份报道,美国空军和波音(Boeing)公司已就交付拖延的KC-46“飞马”(Pegasus)加油机达成了协议,双方期望第一架KC-46飞机能于10月份交付。  波音公司最初的交付期限是在2017年8月交付18架飞机和额外的材料,但这一价值440亿美元的项目一直受到多方的延误和打击。美国空军在今年春天表示,预计波音在今10月之后——这原本是该项目的最后期限——
無天于上第4话追踪(下)
在军事史上,这场战争也非常重要。无线电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最初的应用。同时这场战争,催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架轰炸机和第一次对地轰炸行动。  图为利比亚班加西古城外的意大利军营。  飞行器上战场并不始于意土战争。早在1891年,意大利王国就在罗马附近建立了一个热气球基地,主要运营用于投入战场的军用热气球。  到1911年意土战争爆发时,意大利已经拥有了一个航空连,称为“第一飞行连”,拥有20架飞机,
近日,“放飞梦想”乡村航空科普项目第二届远程邀请赛总决赛在京举办。来自甘肃、湖南、河南、重庆和广西村小、县小的17名学生在11名乡村教师的带领下,齐聚北京市三家店铁路中学,通过现场制作飞机模型进行“精准着陆”比赛。  据了解,“放飞梦想”乡村航空科普项目自2017年秋季启动以来,每学年都会组织开展月度主题活动和年度区域活动,帮助乡村学校的师生更深入体会航模学习的乐趣,开阔眼界,同时增进各地间的连带
[文章编码 1114]    全枪素描    在60年国庆阅兵庆典上,受阅的大多数轻武器读者都耳熟能详,如81式步枪、95式步枪、03式步枪等,但武警方队展示的一款新枪让人耳目一新,这就是97-2式18.4毫米防暴霰弹枪,用于震慑、驱散骚乱人群,打击制服近距离内犯罪嫌疑人,必要时也可对目标进行致命性打击。  97-2式防暴霰弹枪采用12号口径(18.4毫米),动作方式为唧筒式,采用弹匣供弹,容弹量
目前,在射击慢射项目的射击赛场上,国外慢射手枪一统天下,但长风机器有限公司为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研制的CF型5.6毫米慢射运动手枪正在推广使用,目前在北京市射击队、四川省射击队及贵州省射击队试用。运动员使用后评价该枪工作可靠、使用安全、射击精度高,尤其是射击散布密集度优于国外著名慢射手枪,握把结构也更适合中国人的手型和握持习惯。美中不足是全枪调整机构的精细程度、外观质量与国外著名慢射手枪尚有差距,需进
今年我刊开展“中华长剑我设计”有奖征集活动,每期由专家评出一个优秀方案见刊,发给奖金150元到2009年底,再由广大读者通过信函或短信方式选出优胜者2名,各发奖金1 000元望读者朋友互相知会踊跃参加另外我们将从投票者中抽出5名幸运者,各奖励200元。    我设计的坦克名为“先锋”号,乘员利用头盔显示器从车内获取车外信息,在车体外四周设置有电视摄像机,可以把车外情况显示在乘员的头盔显示器上,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