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汉铁路地名多(二)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jinxi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洞门 单洞门双洞门位于江汉区友谊路和双洞正街相交处。京汉铁路修到此处时,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因为这里的路基较低,修建护坡不合适,因此,铁路建设者便在这里修建了跨路双孔砖石桥,俗称双洞门。因此,双洞门和传统意义上的门洞是不一样的。在铁路建设的过程中,桥孔两侧逐渐聚集起居民,形成人烟稠密的棚户区,双洞门便成了这一带的泛称。随着居民区的不断扩大,这一带的街巷都以此派生得名。
其他文献
“哦,来了。”我们几名复员军人正在大门口聊天,老曹猛然间发出一声议论,大家便不约而同地向右边望去。这可能是当兵养成的习惯吧,多少年来总是向右看齐。“我就知道各位忘性大,左
四舅从台湾回大陆,第一站是北京,到了北京才通知定云表哥,说不日将回武汉。四舅回来只能呆一个整天,头天下午到,第三天早上就走了。我想四舅回来,一定会提出看我母亲,那怎么给他说呢
1969年秋天,人民文学出版社仅留13人“看门”,其余近200人全部下放咸宁干校。这批文化人的履历,从此埋没了昔日的辉煌,掀开了沉重的一页。其中35岁的陈早春是“文革”前名牌大学
《三镇小吃》序一个地方的小吃.其实是最能体现地方文化、地方风情、地方特色的。武汉的小吃之丰富多元。应该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吧?我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曾经做过一个统计.单
牛汉,这位19岁就以《鄂尔多斯草原》引起文艺界注意的诗人.生活却和他开了太多不愉快的玩笑:1955年因蒙冤案,与绿原、冀沈等“七月派”诗友一道被打成“胡风分子”:“文革”中,从19
关于各位委员提出的提案“回娘家”现象,确实存在,处理不好,容易挫伤提案者的积极性,而且也难以发挥提案应有的作用。
《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7期刊载原武汉市计委副主任张孟林同志撰写的《武汉一中“地下学工组”回眸》的文章。我1945~1947年在汉口市一男中(现武汉一中)读书,阅读该文感同身受.
在汉口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附近的一条僻静道路旁,有一幢普通却又古朴的老式二层楼民宅,它就是抗日战争初期新四军军部所在地——汉口大和街26号(今胜利街332~352号)。
武汉所以称之为“大”,从历史的角度看,就是它的大市场、大流通与大商业,既有这般气势宏大的商业,势必会有一批卓越的商业企业与之伴生.本篇所述及的老字号就是这样一批商业群落,它
2005年度(2004年11月21日-2005年11月20日)编报《社情民意》54期74条,编报《社情民意·增刊》36期58条,未经刊印专网直报87条,转送11条,共报送社情民意230条;编发《政协信息》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