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美欧在叙博弈内幕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xie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长达两年多的叙利亚危机,目前被视为“解药”的是即将召开的美俄和联合国共同倡导的日内瓦会议。有中东媒体评论说,一切都表明,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大博弈正涉入“深水区”,并变得“白热化”。“叙利亚没有得到俄罗斯的S-300防空导弹系统,至少现在还没有。”俄罗斯两家媒体5月31日的报道,推翻了此前叙总统巴沙尔“承认收到俄先进导弹”的说法,也让此事变成一个谜团。
  各方聚焦S-300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报道称,在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承认”收到俄S-300先进导弹两天之后,俄罗斯《商业日报》和《生意人报》从不同渠道获知的消息否定了这种说法。前者援引俄罗斯防务人士的话说,目前尚不清楚导弹会不会在今年内交付叙利亚,交付日期可能是明年。后者则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预计2014年第二季度才能交付,而且即便交付后还需6个月的时间培训人员、进行测试。
  “自欺欺人”,阿拉伯电视台批评巴沙尔是在为自己打气,同时将俄罗斯一军,逼其兑现售武承诺。《生意人报》也以“巴沙尔让俄陷入尴尬境地”为题评论称,俄罗斯正全力与美国协商举行调解叙局势的新国际会议,现在却不得不回复西方对俄罗斯包庇巴沙尔政权的指责。该报援引俄专家的话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对向叙提供这种先进防空系统一直十分谨慎。但美国《纽约时报》称,S-300的一些零部件已运到叙利亚,只是离正常运作还相差很远。
  黎巴嫩灯塔电视台日前否认巴沙尔受访时说过已经从俄罗斯获得S-300,在该台播出的整段采访中没有这样的话。俄罗斯《独立报》报道称,俄副外长里亚布科夫说,向叙提供S-300导弹系统“能很大程度上遏制一些头脑发热的人考虑干预叙冲突”。里亚布科夫没有证实也没有反驳关于叙利亚已收到S-300的消息。阿拉伯电视台称,俄罗斯总统助理5月31日表示,俄将兑现与叙签署的军售合同,并高调宣布将向叙提供先进的米格战机。
  “禁飞区”成为各方博弈焦点
  虽然S-300运抵叙利亚的消息还真假难辨,以色列已经对此发出强硬警告。以色列《新消息报》称,以方将在S-300投入使用前就将其炸成一堆废铁。几周前,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访问俄罗斯只为一个目的,即说服俄总统普京不要向叙提供S-300,并明确对普京说,如果S-300到了叙利亚,以色列就会发动空袭,将其摧毁。
  就以色列而言,S-300将大幅提高叙利亚的防空能力,高达200公里的射程,对国土面积狭小的以色列来说,自然如芒在背。以内阁多名部长对此反应强烈,暗示必要时将以武力应对。
  以色列更深层次的隐忧是,这套武器系统一旦落入“死敌”黎巴嫩真主党手中,将对以色列“在黎巴嫩和以北部地区上空行动的自由”构成威胁。5月初,以色列曾对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多处进行空袭,就是为了防止叙政府军武器流入真主党之手。
  S-300不但将使叙以关系进一步紧张,另一方面,还可能打乱西方的计划,尤其是美国。
  美国白宫发言人卡尼日前称,美国正审议针对叙利亚的所有可能方案,其中包括设立“禁飞区”。沙特《中东报》评论说,这是美国官方第一次正式提及这种可能性。而号称“禁飞区克星”的S-300导弹无疑将给该计划造成极大的困扰。
  正因如此,美国国务卿克里5月31日对俄向叙销售防空导弹系统的做法表示了谴责。然而,美国一方面质疑俄对叙军售,另一方面却在为叙反对派争取武器。美国共和党联邦参议员麦凯恩5月27日突访叙利亚,会面19名反对派指挥官。麦凯恩认定,叙反对派需要弹药补给和重型武器。
  麦凯恩一直呼吁美国政府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在叙利亚境内设立禁飞区并武装反对派。近日,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投票表决,支持向叙利亚反对派提供武器、军事培训。在这个特殊时期,麦凯恩访问叙利亚本身便释放出对叙军售的信号。
  也难怪俄方5月30日表态,批评美国不愿放弃在叙利亚设置“禁飞区”,质疑美国结束叙利亚危机的诚意。俄新社援引专家的话评论说,在叙设立“禁飞区”将是美国及其盟友公开侵略该国的序幕。之后,美国将借助精确制导武器瘫痪叙空军机场,并随后开始战争。
  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系教授哈桑表示,在如何破解叙利亚危机问题上,俄美表现出明显的针锋相对态势,这种对峙标志着国际社会围绕叙利亚危机的大博弈正在涉入“深水区”。
  欧盟火上浇油
  欧盟外长会议近日决定“理论上”解除对叙利亚武器禁运,在国际上引发强烈反应。舆论普遍认为,如果S-300防导系统在叙利亚顺利部署,而欧盟部分国家在武器解禁后开始向叙反对派提供武器,必将加剧叙国内武装冲突。因此,欧盟解禁的做法遭到不少的批评。
  为了卖武器,英国和法国在欧盟会议上展现强硬姿态,不惜“牺牲”欧盟内部团结。按照一名欧盟成员国外交官的说法,英国“寸步不让”,各方压根无法达成妥协。英法的理由是:武装叙利亚反对派可增加“砝码”,迫使总统巴沙尔通过对话,政治解决当前危机。
  但在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资深研究员索特尼科夫看来,这种想法天真幼稚,因为叙反对派有了武器会更积极地投入内战,而巴沙尔必然会回击,这将导致冲突延续。政治解决叙危机前景将更加渺茫。
  伊拉克政治学专家阿里·沙雷伊菲也认为,欧盟的做法无异于火上浇油,此举只会增强交战各方继续战斗的意愿,因为武器来源得到了保障。
  实际上,自从危机开始后,一些欧洲国家就开始非法向反对派提供武器,欧盟解禁只是将这种行为公开化。俄罗斯舆论普遍认为,欧盟此举是在怂恿叙反对派继续武装对抗,客观上增强了其拒绝参与国际和谈会议的底气。
  巴沙尔的“秘密武器”?
  “巴沙尔的堡垒还能持续多久?”德国《图片报》以此为题,发表了驻大马士革记者朱利安·莱西尔特的报道。报道称,平时大马士革城里就像没发生战争一样,女人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男人则喝着咖啡,有说有笑。这说明巴沙尔仍没有失去对国家的控制。大马士革是权力的象征,谁控制了大马士革,谁就统治着叙利亚。   巴沙尔5月30日在接受真主党马纳尔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如果民众期望他继续执政,明年他将竞选连任第三届总统。他表示:“如果同人民进行磋商后,我的感觉是民众支持我竞选连任,我将不会犹豫。”
  美联社评论说,巴沙尔的强硬语气伴随着他最近在战场上的军事胜利,他已经挺过长达26个月的国内冲突。叙利亚政治分析家奥马尔称,巴沙尔的讲话具有分水岭意义,叙利亚民众在危机2年多以来展现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具备的抗压能力。
  自从2011年3月爆发冲突以来,叙利亚政府和反对派之间的争斗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尽管得到西方支持的反对派一直宣称要将总统巴沙尔赶下台,并且从政治、军事以及经济上对叙政府施加巨大压力,但巴沙尔至今仍牢牢地坐在总统的席位上,并且政府军对反对派武装的反击近期表现出优势。
  巴沙尔为什么倒不了台?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叙利亚国内一批有钱的商人,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协助政府,成为巴沙尔的“秘密武器”。分析人士认为,巴沙尔政权之所以能够这么“顽强”,除了来自伊朗、俄罗斯以及黎巴嫩真主党的协助外,这样一群叙利亚商人也是重要的因素。他们凭借手中的巨额财富对抗着战争带来的影响和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成为巴沙尔的依靠。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李伟建则指出,民众希望的是安定的生活,他们已经看清反对派好比 “扶不起的阿斗”,把停止战争的希望寄托在了政府这个主流国家机器上。
  5月31日,经过为期一周的“马拉松”会议,叙利亚反对派“全国联盟”宣布,不参加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二次叙利亚问题国际会议。这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选举“全国联盟”新主席,由于分歧太大,没能选出。英国广播公司评论说,叙反对派发现自己很难产生一个连贯的、具有代表性的领导层,以便在日内瓦会议上应对强硬的政府团队。
  据“俄罗斯之声”报道,巴沙尔表示将派代表人民的合法代表参加日内瓦会议,称参加会议是希望与反对派背后的国家谈判,而不是与反对派直接谈判。但他也保留了反悔的权利,称惟一要求就是会议后续的任何决议都要代表叙利亚民意,通过叙利亚全民公投。德国电视1台评论说,到目前为止,俄罗斯、美国和联合国倡导的日内瓦和平会议,是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希望所在。
  各方猜想
  谈判桌上,双方还在为是否应向叙利亚提供武器而争执不休,短期内似乎难有结果。可在“台面”下,双方运往叙利亚的武器却似乎都在“暗度陈仓”。
  5月31日,俄罗斯米格飞机公司总经理谢尔盖·克罗特科夫告诉俄新社,由阿萨德派来的叙利亚代表团正在莫斯科,就购买MIG-29M/M2战机讨论合同的具体条款和期限。克罗特科夫没有透露叙利亚打算购买多少飞机,但表示“超过10架”,而这与俄此前“只满足与叙利亚未偿付的武器合同”的表态,无疑大有出入。
  另一方面,英国《连线》杂志6月3日报道,美国老式武器“离奇”地“惊现”叙利亚战场。文中写道,如果在YouTube网站上观看足够多的叙利亚战斗的视频,不难发现M40式106毫米无后坐力炮的踪迹。
  这种上世纪70年代广泛运用于越南战场的老式武器,虽已被美军淘汰,但胜在轻便、廉价、易于运输、操作简单,在阿富汗战争中被某些特种部队投入使用,丹麦和澳大利亚也曾将其收购,广泛用于地面操作。
  不知通过何种途径,这一武器如今进入叙利亚反对派之手,“成为非对称优势武器”。《连线》杂志认为,虽然来源神秘,但叙反对派手中的M40“显然来自西方的军火库”,这将引发诸多猜想。
  (据《世界报》)
其他文献
柳德米拉,英美媒体曾经把她称为“克里姆林宫一大谜团”,她三次成为俄罗斯第一夫人,但多年以来,公开露面的次数却屈指可数。身为总统夫人、总理夫人,柳德米拉给俄罗斯民众的印象是低调,忍耐。她不爱抛头露面,不爱名牌服装,不热衷于政治活动,只想做一名普通的妻子。但是,嫁给普京,就注定她的生活无法普通。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俗语“要嫁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但是,普京令人为之倾倒的政治家魅力,却恰是柳德米拉“不
期刊
英国女青年娜塔莎·波特在澳大利亚打工度假期间,因被蚊子叮咬引发急性神经根炎,导致瘫痪在床三周。  波特去年3月飞抵澳大利亚凯恩斯市两周后,先是在一个脚趾上发现有蚊子叮咬的痕迹,后来脚趾慢慢失去知觉。两天之后,她的双臂开始不听使唤。再后来,她颈部以下失去知觉,无法行走。  医生把波特的病症确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又称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主要损害多数脊神经根和周围神经,也
期刊
吉林省宝源丰禽业公司大火120人遇难,黑龙江省一中储粮直属库发生火灾,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储罐闪爆……仅半个月内,全国发生至少7起火灾事故。缘何火灾悲剧频繁上演?  伤者讲述  梁亚民,一位遇难者,同时也是一位英雄。当浓烟翻腾而来的时候,本有逃生机会的他却重赴火海,为了救火而英勇牺牲。  6月3日晚7点多,火灾现场已经黑了下来,一位十四五岁模样的小姑娘站在公路旁号啕大哭。小姑娘名叫梁翠茹,父母都在宝
期刊
佛罗里达州一名84岁老妇人在彩票管理机构兑取了她一人独中的5.9亿美元“强力球”巨奖。老妇人名为格洛丽亚·麦肯齐,在儿子和律师的陪伴下前去兑奖。按照规则,在选择一次性领取奖金后,她可得到3.7亿美元,缴税之后最终有2.7亿美元落袋。  据彩票管理机构介绍,这次5.9亿美元巨奖于5月18日开出,是“强力球”彩票历史上第一大奖,也是美国历史上单人独中的第一大奖。  麦肯齐发表声明说,自己对能获得巨奖充
期刊
“我要做开颅手术,请删除我的记忆!”24岁的江西女孩小西专程赶来武汉求医,她的要求令医生们大吃一惊。经过诊断,小西的大脑没有病变,不需要开刀,而是因为父母的从小溺爱导致小西患有心理疾病,有强迫性思维,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和心理疏导。  于是心理咨询门诊王慧敏主任联合家属演了一出戏,骗小西接受心理治疗。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小西在精神上慢慢开始平复,而后恢复正常,现在已经能正常生活。  (据《楚天都市报》
期刊
美国阿肯色州斯普林代尔市47岁妇女米歇尔?达格尔是美国最多产的“超级妈妈”。在逾20年的婚姻生活中,她和结婚多年的丈夫杰姆一口气生下了19个孩子。米歇尔一生中至少147个月时间都是在怀孕状态下度过的,除了6月份外,她几乎每个月都要为孩子们过生日。  只要米歇尔将来仍然能够生育,他们家还会欢迎更多的新生婴儿来到他们的“超级大家庭”。达格尔家的每个孩子都会弹奏一种乐器,外媒称,“他们家的孩子简直可以组
期刊
北京市将首次以聘任制的形式,面向全国公开招聘6名聘任制公务员,担任市科委、交通委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高级主管职位,年薪不低于20万元。双方将签订书面合同,首批聘期为2至3年,年度绩效考核不合格的可被解聘。6月4日开始报名。
期刊
英国艾尔郡一户居民因自家鹦鹉被飞机噪音干扰致死,向英国皇家空军索赔2200英镑。  该鹦鹉因无法承受飞机低空飞行所造成的巨大噪音,惊吓过度致死。  令人惊讶的是,这并不是惟一一起因鹦鹉索赔的事件。之前曾有一只鹦鹉因噪音惊吓而跌落被摔断腿,军方承诺承担其一切治疗费用。  报道称,过去三年间,英国空军共收到此类投诉约200次,赔偿总额达140万英镑。  (据英《镜报》)
期刊
高考年年有,今年特别严。  日前,为防止大学生当“枪手”混入高考考场,湖北教育厅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不允许学生请假。而广东省教育考试院也发布了考前“终极提醒”:对于违规作弊考生,将取消其高考各科成绩和今后1-3年内的报考资格。更极端的例子来自吉林,如果没有相关证明,金属内衣、假牙佩戴者,都无法过关。  应当承认,考试作弊是自科举制度以来就有的现象,为了维护公平,有关部门总会想尽各种办法予以防范。然
期刊
八旬老太节假日随家人到广州宝墨园游玩赏景,在水边廊道摔成十级伤残。老太现场指认前来搀扶的男子曾某将其撞倒,但对方称是好心帮扶。一审法院认为,本案只能依据证据链、日常生活经验和逻辑分析推断,并确认曾某撞倒李婆婆。近日,法院二审判决,认定该扶人者撞倒老太,判赔4.5万元。  又是一起因为搀扶老人而引起的法律纠纷。而且法院判决理由和南京彭宇案惊人地相似。当初,南京鼓楼法院的判决书多次使用了“从常理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