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耆属簇毛黄耆亚属生物地理学研究

来源 :云南植物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簇毛黄耆亚属的种类主要沿亚洲的"山链"分布,即横断山,喜马拉雅,查谟和克什米尔,帕米尔-阿赖,兴都库什和苏莱曼山脉,表达了东亚、西亚和中亚的植物区系地理关系.本文基于亚属的分布式样,对其8个分布区进行了分析生物地理学中的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8个分布区可划分为4类,即1)华北-东北;2)横断山和西藏;3)西喜马拉雅,西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4)内蒙古-新疆.在本亚属的分布式样中,有两个地理"结点",即横断山和西喜马拉雅,后者主要指克什米尔.推断地理上的衍进方向是由东
其他文献
利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研究了野败不育系珍汕97A及其保持系珍汕97B绒毡层细胞的发育过程及其细胞中Ca2+的分布变化.研究发现保持系绒毡层细胞在单核花粉晚期才开始迅速解体,而不
对云南东南部兰科新种麻栗坡杓兰(Cypripodium,malipoense)和新变种大围山杓兰(Cypripedium lichiangense var.datveishanense)作了描述。麻栗坡杓兰与文山杓兰(C.lentiginosu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野生与栽培藏药麻花秦艽(Gentiana straminea)根中龙胆苦苷、落干酸、獐牙菜苦苷和獐牙菜苷四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分的含量及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
从白粉藤(Cissus repens Lank)地上部分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和8个三萜,其中一个木脂素是新化合物,它的结构通过波谱分析和碱水解的方法鉴定为:(+)-异落叶松树脂醇-9′-(2-对-香豆酰)-O-β
滇黔桂及其邻近地区是我国苦苣苔科植物的分布和特有中心,广西正处于这个中心的位置上,种类十分丰富,共计有38属、166种(含种下等级,下同),属和种的分布区类型不太复杂,特有现象极
为了改善超分辨率复原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改进的MAP估计算法。本文通过对成像降价模型的分析,加入了像面扭曲的环节,并提出了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法的校正方法,使MAP算法得到完善。为了增强超分辨率图像的细节,本文提出了基于Huber-Markov和基于POCS的改进MAP算法。通过与传统的MAP算法进行比对实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环境需要,需要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以小桐子(Jatropha curcas)的胚芽、子叶、下胚轴、叶柄、叶片和茎段作为外植体,用不同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α-萘乙酸(NAA)对其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表
简介了国内外连铸板坯热送热装的发展态势及节能效果,提出了提高热装温度及热装率的具体措施。
光镜、电镜下观察了天南星科天南星族下斑龙芋属2个种及近缘属13个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实验结果显示,4属植物的叶表皮组成及其形态特征较相似,属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但某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