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通信系统中几种技术运用浅谈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_dol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对获取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的电力通信系统也在跟随着大众的需求在不断发展。在完善的数字接入技术下,才有可能实现传输高质量的语音,传输运动数据和进行远方保护等等性能。本文论述如何将其融入到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中,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电力通信系统 数字接入技术 光纤接入技术
  我国的电力通信系统已经拥有一个漫长的发展历史,在发展初期还只是运用了电缆和电力载波等等手段,到了现在,卫星、光纤、数字微波等等手段使得通信变得快速而便捷。但是,需要进步和改变得还有很多,譬如网络得接入技术尚不够完善,数据的传输还不流畅。笔者在此从软交换技术、DWDM技术、光纤无线接入系统等方面入手,论述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数字接入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一、软交换技术
  (一)软交换技术的功能
  软交换又名呼叫代理、呼叫服务器,属于电力通信系统中独立的一部分,软交换技术具有开放性强、灵活、结构简易等优势,软交换技术的功能主要包括业务提供、呼叫控制、互联互通。
  1.业务提供。通过软交换技术,能够获取ISDN交换机和PSTN交换机的支持,为用户提供基本业务、补充业务等,同时软交换技术与智能网可以互相兼容,为智能网提供相关业务,目前在电力通信系统中,软交换技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呼叫控制。呼叫控制能够建立并维持基本呼叫,此外软交换技术的呼叫控制功能还具有连接控制、资源控制、处理呼叫等作用。
  3.互联互通。构成IP电话体系的协议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ITU-YH.323标准,另一个就是IETFSIP标准,二者都能够独立实现相关功能,例如业务补充、能力交换、建立呼叫等,但是二者不能实现兼容。针对这一问题,软交换技术能够使其相互兼容,并且可以兼容很多协议。
  (二)软交换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设备、新型技术不断推出,电力通信系统也更加复杂。在从前的电力系统中有多种网络形式,这些网络各自独立,各个系统之间也存在很多设备差距、技术差距,无法相互融。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如今人们使用的很多增值业务都是通过软交换技术来实现的,例如彩信、视频通话等。
  其次,软交换技术使电力通信系统具备了维护功能和统计功能,在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可以汇总整理相关的运行数据,便于工作人员对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分析,同时软交换结束也方便了用户的操作,例如查询通话清单、查看通话详情等。同时电力通信系统具有了维护功能,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但系统中出现故障时,能够自动预警。
  再次,软交换技术提升了设备的利用率,突破了网络之间传输介质不通的障碍,实现了各个网络之间的互联,使信息传输更加简化,也节约了电力通信系统的运营成本。加之远动自动化通道已大规模釆用SDH2M接入方式和信道化的POS接口,以及继电保护通道现已非常成功地采用了2M连接和光纤接入方式,不但提高了可靠性,方便运维,还省掉成对的PCM设备。
  二、DWDM技术
  (一)在DWDM技术中,波分设备板卡的种类比较丰富,依据功能模块,可以分为合分波子系统、汇聚子系统、监控子系统、光放大子系统、交叉子系统、保护子系统、电源子系统、光层管理子系统。
  (二)此外在DWDM技术中,是纯光的波穿通,每通过一个OADM,都要对波实施均衡、放大,DWDM技术主要采用可调衰耗以及固定衰耗来实现波的均衡,通过激光发达器来实现波的放大。
  (三)DWDM技术中利用了合波器(光复用器)、分波器(光解复用器),例如介质薄膜滤波器、光栅型光波分复用器、阵列波导光栅型、耦合器型,其中介质薄膜滤波器、光栅型光波分复用器、阵列波导光栅型均是可逆的。
  (四)DWDM技术中应用了网管通道,运用光监控信道、外部以太网来完成网管保护路由,并且光监控信道不依靠业务通道,远距离传输不需要有源放大。
  (五)DWDM技术实现了光性能检测,能够对分合波单元、光放单元进行监测,将监测数据传递给网管系统。
  特高压输电的发展,超长距离OPGW光缆能够提供足够长度与容量。
  三、光纤无线接入系统
  光纤无线接入系统顾名思义,是由光纤接入技术和无线接入技术两者共同组成的。其中,有源光网络又可分以同步数字体系(SDH)为基础和以采用准同步数字系列为基础的网络。无源光网络也可以分为以异步传输模式(ATM)为基础和以以太网基础的网络。
  前端的无线网络由多部分组成,分别包括了无线路由器、无线基站和一些网管。它们组成的多跳无线格状(Mesh)网络有效地实现了对于无线资源的处理和利用。光纤无线接入技术可以支持用户的高宽带需求。采用光纤无线接入技术,必然能使得电力通信系统具有更高带宽和更加丰富的业务。随着电力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例如,SDH传输网就是其中一项应用。由一些基本网络单元(同步复用器、分插复用器、同步光线路系统及同步数字交叉连接设备等等)组成的SDH传输网,可以在光纤上进行同步的传输、复用和交叉连接,因为它有一套特殊的同步复用与映射方法。它的基本网络单元有等, 都有互通的标准光接口。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接入将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信息接入服务。
  四、总结
  随着电力工业的日益发展,电力系统通信网作为现代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不断成长、发展和完善,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将数字接入技术融入电力通信系统是提升信息与数据传播能力的重要科技,文章分析了电力通信系统中的数字接入技术,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武晋龙,张瑾,徐鑫.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3,(3).
  [2]卢强.数字电力系统(DPS)[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9).
  [3]焦红日.数字接入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1).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共聚焦激光扫描检眼镜(cSLO)眼底成像与传统眼底彩色照相对老年人黄斑前膜(ERM)的检出结果。方法行常规体检的退休职工184人363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53人304只眼,女性31人59只眼。年龄47~92岁,平均年龄74.35岁。所有受检者均行传统眼底彩色照相、cSLO眼底成像及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HD-OCT)检查。对比观察传统眼底彩色照相和cSLO眼底成像的图像质量评分以及
变频抗干扰技术是通过调整电源频率来抵抗测量时现场强大的工频同频干扰,给出了一种基于此技术的介质损耗测量系统,并详细介绍了以80C196KC为核心的单片机控制处理系统.
随着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广泛应用 ,迫切需要一种工具可以对嵌入式软件进行测试。本文在分析常用的测试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 ,介绍了硬件辅助软件测试工具在线分析与测试方法的原理。实践证明 ,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 ,真正达到了软件测试的目的。
【摘 要】伴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的逐步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逐步进入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便捷服务。面度目前网络普及程度的越来越高,路由协议、算法及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需要对网络计算机的路由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简要由路由的算法、协议、设备入手进行探讨,并分析了网络计算机路由技术的发展,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网路水平,为人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计
在市政公共服务的路灯照明系统中,能源的消耗通常都比较大。所以,为了能够有效控制能源的消耗,本文主要在对当前的路灯照明系统的运行情况、现场应用情况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考虑采用当前主流的物联网技术来实现路灯管理系统的整合与设计,以便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各类环境、电参数等实时信息或数据的采集;同时,还可以采用多场景的控制模式,对路灯进行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目的研究动物食管支架置入术后不同时间食管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表达状况,以及与再狭窄形成的关系.方法将16只食管支架术后再狭窄模型犬分为4组,分别于术后1、2、4、8周取材,另设立6只对照犬,所有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及RT-PCR方法检测支架术后组织中EGF、EGFR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支架术后1、2周食管组织中,EGF、EGFR的mRNA和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与原发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CPACG)患者筛板厚度(LCT)和筛板前表面深度(ALCSD)。方法临床确诊的POAG患者73例73只眼(POAG组)、CPACG患者64例64只眼(CPACG组)以及正常人40名40只眼(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3组受检者之间性别构成比(χ2=2.07)、年龄(F=0.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眼之间眼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