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台如何增强“走转改”的实效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dw1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11年8月开始,全国各级新闻单位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作为地方电视新闻媒体,如何在“走转改”中取得实效,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 “走转改”活动 实效
  去年8月份以来,铜陵市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关于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部署,组织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扎扎实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铜陵市广播电视台组织全体人员深入一线,收集采访信息,组织新闻宣传。
  我们知道,“走转改”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有关要求的积极行动,也是新闻战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显然,这项活动绝对不是“一阵风”,而是所有新闻从业者必须要长期坚持的新闻实践和行业规范。在此情况下,作为一个地方媒体、作为一个已经就是属于基层的媒体,我们要如何做好“走转改”活动?如何让活动的效益最大化?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提一点看法与同行交流。
  一、地方电视台“走转改”的优势
  客观而言,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地位一直很尴尬,其想在“走转改”活动中出彩出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首先这是因为中央级和省级的新闻节目更容易吸引人眼球。这一方面是因为普通百姓对国家大政方针的关注,同时中央及省级新闻单位的制作水平和硬件设施上和地方电视台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无论是财力还是物力,我们都很难与之相比。软硬件的差距使是我们的收视率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其次是基层县级电视台的崛起。近些年来,县级电视台也在悄然地发展壮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百姓对我们的关注度,会分流我们一部分观众群。第三,网络媒体以其传播速度快、方便灵活,且制作成本低廉等优势,让包括广电在内的所有传统媒体面临着新的挑战,挤占着传统媒体的发展空间。
  诚然,地方电视媒体在发展中遇到诸多的困难,但也要辩证地看到,我们在“走转改”这一过程中还是占有一定的先天性优势:相比较省台乃至中央台而言,我们和基层的联系更为密切,深入基层更便捷,了解更为透彻,能在采访上抢得时效先机。我们对基层老百姓所思所想有更为准确的把握,且地缘亲近,方便与基层群众接触和沟通,我们也能更好地扮好上传下达的角色,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举措零距离地传达给普通百姓,可以最为便捷地成为政府和群众互动交流的纽带和桥梁。
  而相对于县级电视台而言,我们在制作技术以及人力物力上又有着一定的优势。铜陵市广播电视台目前拥有新闻综合频道、生活服务频道和影视娱乐频道等三个频道,节目信号覆盖周边10多个县市。铜陵台现拥有两档电视新闻栏目,一档是时长15分钟的时政新闻栏目《铜陵新闻》,一档是时长为20分钟的民生新闻栏目《今日播报》。专题类电视新闻栏目包括《聚焦铜都》和《生活365》。虽然在栏目数量、时长等方面与省台及周边地市台相比不占优势,但却以其独特的地域和本土优势,在“走转改”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走转改”的方向和发力点
  记得在去年刚开始开展“走转改”的时候,笔者和很多地方媒体同行一样,感到很困惑——作为已经是“基层”的地方新闻媒体,我们该如何走基层?如何在“走转改”中走出特色?走出成效?纵观近一年来铜陵市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我们的方向和发力点应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做大做强本土新闻。近年来,很多地方电视台为了扩大对外的影响力,总喜欢将本地新闻和国内国际的新闻放在一起,这样看起来是有了深度和广度,但是却忽视了老百姓的接受程度。其实,现在电视信号是如此的强大和便捷,普通群众很容易地收看到这些国内外的大事,相对省级和国家级电视台,我们所做的只是炒剩饭而已。这肯定不能引起观众对我们的认可。
  当然,国内国际的大事不是不可以关注,但是我们在注意控制篇幅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时政及国内外新闻的本地化。要善于要从新闻信息中提炼出与本地市民利益相关的新闻点,做大做足。这样经过“加工”的新闻,无疑是符合“走转改”基本要求的,也会赢得广大观众的认可。
  其次,加大民生新闻的报道力度。相信很多同行都有体会,普通的观众对发生在寻常巷陌的新闻感兴趣、对于自己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最为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一个普通观众的角度换位思考,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电视台,拉近与普通观众的距离。《今日播报》是铜陵市广播电视台的一档主打民生新闻栏目,自“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栏目就在原有“三贴近”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如何转作风和改文风,如何创新报道思维,将基层的“活鱼”抓到,抓得精彩好看。栏目开设的小板块《基层见闻》,自活动开展以来,共播出稿件120多篇,这些来自基层的报道力求做到有新意、有特色。
  第三,增强节目的服务功能。从观众关注的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入手,替老百姓排忧解难,开设服务、咨询的专栏,真正打造一个服务观众、与观众互动的平台。2011年11月,《今日播报》栏目记者在走访中得知,郊区农林村100多户农民种植的柿子卖不出去,出现滞销现象。于是记者通过调查了解,搞清了滞销原因,并及时采制了《基层见闻:农林村数十万斤杮子滞销》、《新闻大家谈:杮子滞销 你有好办法吗?》、《新闻链接:柿子营养丰富 吃柿子有讲究》三篇报道。同时,栏目负责人又将这一情况向台领导作了汇报,在台领导的支持下,台里很快又专门制作了一条公益广告,呼吁全市市民购买农林村柿子,为农民朋友排忧解难。同样,作为“八宝之地”的铜陵,去年出现了“八宝”之一,生姜滞销现象,经“走基层”记者报道后,全市很多单位和部门都踊跃购买生姜,表示要为保护铜陵生姜品牌作贡献。走基层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为百姓解忧,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真正传达给普通百姓。这样的“走转改”,才是真正的走进基层、转变作风、当然,文风也自然地随之而改变。
  第四、注重突出地域文化。各地方的媒体都在走基层,每个新闻单位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借助本地和周边的地域特色来彰显节目特色无疑是一条可取之道。   铜陵市是长江边的一座江南城市,也是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虽然规模不大,但与周边城市有着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和一衣带水的联系。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他们的祖籍绝大多数都分布在周边地区,由于这种原因,铜陵市民与周边地区的居民平时交往密切,生活习性及关注点相近。根据这一特点,在“走基层”活动中,《今日播报》栏目策划了一次大型异地采访活动,推出了《铜都周边行》专栏,《铜都周边行》紧扣栏目定位,突出民生视角。通过对铜陵周边沿江地区市县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当地民风、民情、民俗、民生工程、产业特色等采访报道,体现铜陵与周边市县之间地缘相近,民生相联的密切关系。报道展示了《今日播报》栏目特色,拓展了民生新闻报道外延,促进了区域间新闻资源的综合利用,提升了栏目品牌影响力。
  文化资源是新闻报道的富矿。我国历史悠久,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而又丰富的文化内涵。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方,有着取之不尽的新闻源头和节目制作素材。现在的很多电视媒体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个个极具区域人文特色的栏目、版块。这些节目,可以是历史掌故,也可以是地理沿革的追溯,能够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本地的文化特色,不但能让本地观众倍感熟悉和亲切,也使得外地及周边观众兴味盎然。
  三、制度保障,推动“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
  “走转改”活动是新闻战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新闻工作者的终生职业实践和追求。这不是一时性的活动,是需要长久开展下去的。因此,必须要实现“走转改”活动的常态化、长效化,这样才能深入持久地、扎实有效地开展好这一活动。
  首先要实行制度化保障。从新闻采编工作的动员、引导到管理和考核应将“走转改”活动要求和办法写进单位的管理“红头文件”中,予以制度化界定。按照上级要求,结合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结合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健全学习和调研制度,倡导良好的学风。采编播人员经常性地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培养扎实的作风。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完善采编播人员下基层的激励机制。
  其次要强化督促检查制度。要加强督促检查,通过督查、考评、奖励制度,鼓励和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推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不断向广度拓展,向纵深推进,力争通过这项活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全台宣传工作的各个方面,能诞生一批“眼睛向下”被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栏目;能推出一系列有影响力的采访报道活动;能采编一批有吸引力、感染力的优秀新闻作品;能涌现出一批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新闻带头人及优秀记者;能更好地反映人民心声,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推动宣传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要推行常态化管理。我们要运用多种有效办法,将“走转改”活动常态化,要建立“记者走基层”团队和梯队;要重视新闻策划,创新和丰富“记者走基层”形式和内容;要尝试建立多个“记者走基层”新闻实践基地,引导记者坚持采写基层新闻,向观众传播基层新闻资讯。相信只要通过制度保障和扎实常态化的管理,就必能将“走转改”活动推向深入。
  (作者单位:铜陵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时神经肽Y(NPY)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MI患者胸痛发作时及治疗缓解3d后血浆中NPY浓度。结果AMI入院胸痛发作时血浆NPY浓度
近日·小米公司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了国民手机红米新品:红米Note4,这款新品选用全金属一体化成型工艺,十核旗舰处理器。
目的探讨应用MR和CT诊断脑静脉窦血栓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至2010年收治的27例明确诊断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CT、MR影像资料表现。结果患者脑静脉窦血栓
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原因,并试从如何增强节目原创力入手探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方法。
【摘 要】室内环境设计是门整体艺术,它是空间形式、空间色彩、空间功能、意境创造等之间达到协调关系的统一体。作为其中重要的环节——形式与色彩设计,则遵循着某些特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就是室内设计中的色彩与形式的运用法则。学习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些技法,能够帮助空间设计师们在进行空间整体设计的时候设计出整体统一、协调、平衡又不失趣味性的作品。  【关键词】设计 法则 技法 运用    室内设计的设计
建筑如何与之所处的山水场地对话?通过消解建筑尺度、塑造"无用"空间、丰富观景与运动体验,以及放慢时间等一系列操作,中国丝绸博物馆改扩建工程不仅回应了场地,还重新塑造了场
〔关键词〕班主任;爱;管理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最辛苦的岗位,班主任工作又是学校中最重要的工作。如何当好班主任?怎样做好班主任的工作?这是很多教育工作者们不断研究和探索、班主任们不断实践和努力的共同目标。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将孩子交给学校,学校又将学生交给班主任,都希望学生成才。这一切希望都要落实到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中。随着新课改的推进,社会、学校、家长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要求越来越高,班
〔关键词〕印记;投射;觉知  一对夫妻吵架,双方各执一词,都觉得是对方做得不够好,自己才发脾气。事后想想,居然这么小的事情也能吵起来,双方都觉得可笑甚至不可思议。但过了一段时间,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双方依然如故。  这样的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有些时候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沟通方式。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就会让自己或对方出现很大的情绪反应,但过后发现这件事情并没那么严重。  既然如此
〔关键词〕天性;快乐;乐观  在金庸先生的封笔之作《鹿鼎记》中,康熙皇帝和韦小宝这一对“王子与贫儿”的友谊让人津津乐道。尽管这是小说情节,但不妨碍我们去思考几个问题:身为当朝天子的康熙,怎么会与韦小宝这个出身妓院的泼皮无赖一见如故,还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挚友呢?康熙能成为一代圣君与这段友谊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从小说结构的角度来看,康熙与韦小宝的友情,是全书的情节基础,非写不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作
〔关键词〕课堂生成;教学过程;教育智慧  电影《英雄》中有一段经典台词:剑法,其第一层境界,讲求人剑合一,剑就是人、人就是剑,手中寸草也是利器;其第二层境界,讲求手中无剑,剑在心中,虽赤手空拳,却能以剑气杀敌于百步之外;而剑法的最高境界,则是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是以大胸怀包容一切,那便是不杀,便是和平。其实教学的最高境界与剑法的最高境界不谋而合,当心中还有“技”,注意力不能从自身完全移开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