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彩在电影审美中的心里体验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dan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色彩是一种绘画语言,人们对色彩的感知、伴隨着心灵的体验。有色电影的出现,同其它造型语言一样,色彩在塑造整个电影画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 电影 审美 心理
  
  一、色彩的心理
  
  抽象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说:“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影响到心灵;色彩宛如键盘,眼睛好比音锤。心灵好像绷着许多弦的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有意识地接触各个琴键。在心灵中引起震动。”而感觉生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色彩是属于主观性的感觉,它能引起各种视觉心理联想,同时色彩也有自身的性格和象征。
  1、色彩的感觉
  色彩有冷暖、轻重、软硬、前后、大小等感觉,还有华丽或质朴、活泼与庄重、兴奋与沉静等感觉。色彩的本身是物质性的没有任何的情感,而是视觉色彩会引起人们对各种感觉的心理联想,从而从视觉引发其它各类的感觉。例如:红、橙等色使人觉得温暖,蓝、紫等色使人觉得寒冷;深色的物体使人觉得沉重,浅色的物体使人感觉轻;纯度高的颜色活跃、纯度低的颜色则趋向于抑制,使人感到低沉、宁静。
  2、色彩的心理联想
  色彩的心理联想是在色彩感觉与色彩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当人们看到某种色彩时,会通过视觉对颜色信息的传递并与头脑中记忆的类似色彩信息比较、联系,回忆带有这种色彩特征或者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事物。色彩联想事物中,有的是与客观存在的具体景物相呼应,有的则从抽象的概念出发与某种事物或人的感觉、情绪相联系。例如对绿色,人们都能联想到自然、和平:而对于黑色则联想到黑夜和悲惨、恐怖的事件。
  3、色彩的个性
  每种色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它们和人类的色彩生理、心理体验相联系,从而使客观存在的色彩仿佛有了复杂的性格。幸福的红;甜蜜的橙;青春的绿:理智的蓝;高贵的紫;纯真的白等等。
  
  二、色彩在电影审美中的作用
  
  有色电影的出现,色彩便开始作为一种元素、手段与风格进入了银幕的世界。色彩首先增强了电影对现实世界的再现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同时色彩也是表现人物、表达情感的艺术手段。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拓展了电影的表现形式,增强了电影的视觉效果,丰富了电影的艺术风格。
  电影艺术创作者把色彩当作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手段,从情绪上感染观众的一种重要的造型因素。所有的电影语言实际上都是创作者对生活、对美的一种心理体验,而导演对色彩的理解,也会直接影响到影片的效果和表达。很多在电影创作中有突出的色彩表现的导演曾经从事过与美术相关的行业。例如:日本导演黑泽明早期是学习油画的,而且曾经在油画方面表现不俗。香港导演王家卫首先是拿到了平面设计的学位之后才学习了电影的创作。伊朗导演阿巴斯毕业于德黑兰艺术学院,曾从事广告制作、画插图、海报设计及广告标题等工作,拍过150多部广告片,直到7。年代他进入青少年教育发展中心,才开始引起国际影坛轰动的一系列电影创作。导演张艺谋是学习摄影出身,而画家陈逸飞也拿起了摄影机来描绘电影色彩。
  从这些优秀的导演的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都在将美术中的色彩因素应用到电影之中,使电影画面有了强烈的色彩视觉的冲击。他们对电影画面追求完美,以突出色彩在电影艺术中的心理审美意味。
  1、色彩在电影环境中的心理象征意义
  张艺谋在运用色彩方面始终走在前头,无论是《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是《英雄》,都对色彩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打造,用色彩有效地控制观众对环境和事件的反应;用色彩来对应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的形象,带给观众唯美的视觉享受。比如《英雄》中充满个性化的色彩始终贯穿于情节当中,先后出现红、蓝、白、绿、黑五种色彩,且都有不同的用途。拿“残剑和飞雪”的爱情来说,整个画面是红色时,象征其热烈但略显狭隘;变换成蓝色时,渲染的是一份忧郁;当过渡到绿色和发展到白色时,表示他们之间的爱情已由纯粹、激荡开始走向平静祥和。他们之间纯美的爱情发展脉络通过不断变换的色彩逐步演绎,从而把剧情推向纵深。而色彩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能起到一定的修饰作用。比如张曼玉在其间塑造的飞雪形象,从红色的冷艳、绿色的浪漫、蓝色的质朴到最后白色的伤心,也是通过色彩的变换,完成其心理个性发展过程的。
  2、色彩展现电影主题基调
  与绘画作品相同,电影也有色彩的基调。一部影片在构思时候,导演和摄影师首先确定的就是色彩的基调。色彩的基调与摄影师的光调、运动方式、构图方式等,形成影片的整个造型基调。它是根据影片的内容和形式,按照表现这一内容与形式的创作意图所创造出来的总的风格、气氛和情调。
  《花样年华》在色彩之中成功地运用了低明度的色彩基调,塑造了含蓄而神秘的心理感受。这部作品沿袭了王家卫以往晦涩、黯淡的风格,而神秘主义的运用,就正搭配在这种混沌之中。片中时空上的差距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对片中讲述主题的困惑,而片中的两人世界,又显得神秘而单调。就是这样整体色彩的陪衬,突出女主角缤纷的旗袍。花样旗袍背后的寥落的心情。这种色彩的陈置和暗淡的环境都在向观众传递一种郁闷心理感受。他们约会的场景,有灰蒙蒙的围墙、湿漉漉的栏杆,有种被围困的感受,似乎无法冲破束缚他们的世界,同时营造了一种伤感的心理氛围。电影中的画面都可以与古典油画媲美,正是这种色彩的对比烘托出了神秘主义的总体基调,完成了这个若即若离的故事。
  3、色彩表现人物心理情感,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色彩载负着人们对生活的体验,积淀着记忆情绪,同时色彩也折射出创作主体的观念、思想、情趣、个性。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突出体现了色彩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作品中张国荣所塑造的程蝶衣的形象十分唯美。这个角色似女非男,让人难忘,使观众投入地揣摩这个人物的同时又对他倍感同情。戏台上下蝶衣的出现,也有着异乎寻常的色彩表达。台上的蝶衣,是霸王唯一的爱人——虞姬,她明艳迷人:靛蓝、明黄、喜红等众多中国传统中的富贵颜色都集中于一身,流泻下来的闪光的头饰,灿黄流苏的金线刺绣红披风……台上虞姬璀璨的爱情与台下的失落形成对比,台下蝶衣苍白的脸,红肿的眼妆,在黑暗中伤感的心情都在色彩的对比和衬托中表达的淋漓尽致。影片就是利用不同的色彩来渲染人物不同的心理情感。
  4、色彩表达一种文化心理
  比如好莱坞影片,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国王》。这部作品中,古老的泰国处处弥漫着历史的权势和宗教的覆盖,这里的建筑,是枯黄的木料所成,象征着坚不可摧。这里的人们有着黑黄色的皮肤,象征着固执却顺从。这里的所有色彩,都有着黄土基调的附着。国王经常以这样的形象出现:一件红色的上衣,红色本身便象征着勇气和斗争,增加了权柄的意味。腰束一条金属色腰带,象征至高无上。下身一条棕黑色的短裤。这些色彩整体向我们展现了一位集权贵、勇猛、智慧、良善于一身的有情有义又富有理性的威严形象。这让我们联想到了一个距离很远的异域时空的存在,古老的泰国,东方文明的独有魅力。
  巴拉兹说过:“彩色片将会展现出人类经验世界中许多非任何其它艺术,而尤其不是绘画艺术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因为一个画家能够画出一张羞红的面子,但他决不能画出一张苍白的脸由于羞愧而慢慢地变成玫瑰色。他能画出一张苍白的面孔,但他决不可能画出脸色变白这一富有戏剧性的现象。”由此看来,电影虽基于叙事结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色彩在其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它对营造背景氛围、刻画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塑造银幕形象等都起到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把色彩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把色彩作为构思电影的主导元素,用色彩形成银幕的视觉高潮等等。这些是每个电影创作者都值得好好推敲的。
其他文献
一幅可疑的Raw格式照片,疑似合成过。  朋友发来一张作品,作品的天空似曾相识。仔细一看居然神似Photoshop中自带的天空素材,另外光源方位也与云彩不符。由此我判断本片是一张合成照片。但是朋友告诉我,他有这张照片的Raw格式原始文件,这是真实拍摄的影像。  随后他发来一张Raw文件,这个文件可以预览和打开编辑,使用Bridge观看文件EXIF数据,相机型号、拍摄参数一应俱全。调过的照片与Raw
适马16mm F1.4 DC DN是一只可用于索尼E卡口非全画幅微单和M4/3系统相机的镜头,无论适配哪种系统,它都以2000多元的价格提供了F1.4的大光圈,是广角大光圈镜头的超值之选。  两种系统一种定位  适马16mm F1.4 DCDN是Contemporary系列的轻便镜头,也是这家黑科技厂商生产的第二只适用于索尼非全画幅E卡口微单相机的镜头,同时也提供了适用于奥林巴斯、松下等M4/3系
出目伸昌导演的《天国车站》,是日本凄美电影“集大成”之作,无论镜头语言还是情节推进,都将东方女性的宿命论悲剧刻画得入木三分,将东方女性对于“生死”的无奈演绎的令观者触目惊心。  故事的主人翁贺叶,生命中遭遇了四个男人:对他百般凌辱的性无能丈夫荣三:把她当作泄欲工具和赚钱工具的男人桥本:施恩于她却同样贪恋美色的阜剑:真心关爱她却没有地位的丑男一雄。贺叶为了追求自尊和爱情,不堪再忍受丈夫荣三的凌辱,在
摘要 影视道具是影视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就如装裱之于书画,鞍辔之于骏马,在体现影视作品相关环境、气氛、地区和时代等特征的同时,给观众带来极大的视觉享受和心理愉悦。影视道具不仅可以丰富剧情内容,强化荧屏效果,同时也可以走进现实,贴近百姓生活,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关联系起来。总之,影视道具不仅对影视荧屏本身效果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还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影视作品 影
[摘要]《红颜》以独特的电影叙事方式深层次地展示了女性的镜像化生存状态和中国80时代以来的文化图像,体现了导演李玉对当代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启示人们在男性文化语境中如果不能真正地唤起女性作为“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意识,构建起她们作为“人”的主体性,青春就只能是一种女性主义的文化想象。  [关键词]《红颜》 文化想象 男权文化语境    电《红颜》讲述了一个令人怅然若失的故事,1983年,中学生
[摘要]《姨妈的后现代生活》以姨妈为主线展示了社会转型期普通人命运和灵魂的悲剧性图景。它以深刻的现实主义和真挚的人文关怀,将人性温情的目光投注在了那些日渐疏远这个新旧博弈的世界,乃至终其一生都寻觅不到真正归属感的人们,使我们看到所谓的“后现代生活”背后隐藏的深深的忧患。影片对现实的观照和人性的关怀以及所达到的思想深度堪称当代中国电影的范本,  [关键词]后现代 生命 凡庸 金钱 欲望 幻
霞照山村 姜凤平 摄/尼康D800,光圈F22,速度1/60秒  从流水湍急的河谷到白云缭绕的山巅,从万木葱茏的林边到石壁崖前,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垂直高度五六里,横向伸延五六里。梯田,犹如天与地之间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画。无论云南、广西还是贵州、江西,但凡拥有梯田的地域,都吸引着摄影人姜凤平去寻觅、去拍摄。在神奇的光影下,他的梯田作品总是给人带来一种难以言表的雄奇,又恰似一首首讴歌劳动者的
[摘要] 女性艺术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出现在,90年代初,在,90年代中期达到繁荣。在绚烂之极后,女性艺术在90年代末逐渐走向平缓,本文试图通过剖析女性艺术在理论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女性艺术停滞不前的原因,以此引起女性艺术家的重视,使中国的女性艺术在新的世纪得到更大的发展。  [关键词] 女性艺术 女性意识 艺术批评 艺术创作    中国女性艺术开始于九十年代初,它不同
常德柳叶湖 徐晓刚 摄 光圈f/18,快门速度1/640秒,ISO 1600,焦距34mm,拍摄模式为Av(光圈优先模式)我會首选Av模式  首先要问,我们希望的画面效果是什么样的?应该是景深合适(虚实合适),快门速度合适(动静合适)。  我习惯优先使用Av(光圈优先模式),为什么?因为要控制景深和快门速度。景深就是焦点前后的清晰范围,是重要的摄影语言。景深是摄影师非常在乎、需要仔细控制的,需要第
阴晴皆宜的光线  摄影是光线的艺术,花卉拍摄也不例外。花朵娇小柔嫩,色彩鲜艳,似少女一般,用散射光和逆光拍摄最好。散射光没有方向限制,光照均匀,影调柔和,反差适中,恰能展现花之风韵。逆光能勾勒出轮廓线,造型效果好,花瓣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质感细腻,层次清晰。花之森林 王林玉 摄用光诀窍  当然其它光也不是不好,有一句诗说的好:“山在观山色,雨来听雨声。过了春夏又秋冬,也宜黄昏也宜晨。”直射光、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