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高强混凝土在不同应变率时的单轴受压性能

来源 :建筑结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17878213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不同钢纤维体积率(V1)的钢纤维高强混凝土(SFRHSC)进行了不同应变率下单轴压缩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的加入,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还显著地提高了其韧性和阻裂能力,使其破坏形态从脆性改变到延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试验机刚度不够高而对测试结果的负面影响,使试验结果更接近真实。随着应变率增大,SFRHSC强度提高,但韧性呈现下降趋势,且V1越大,韧性下降幅度越小。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受V1和应变率的影响甚微。推荐了适合于SFRHSC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其他文献
以国内外有关试验为基础,给出了集中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斜裂缝宽度的计算公式,井利用文中的算式及相关试验数据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受剪承载力公式
为进行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研究并建立了RC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变形解构规则。分析了水平力作用下RC框架-核心筒结构变形的特点,根据力平衡准则和位
回顾了空间网格结构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这种结构体系的分类.介绍了近30年来若干著名的空间网格工程实例,对可折叠空间网格、组合楼盖、张拉整体空间网格结构等新技术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某砖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的原因,提出了避免产生此类裂缝的方法和建议,并提出相应的加固修缮措施,效果良好.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采用的柱下矩形单向扩展基础底板弯矩的计算方法是一种精确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繁琐的方法。推导出一种柱下单向偏心矩形扩展基础
根据收缩、徐变理论对预应力转换层大梁进行了长期水平变形和长期反拱的分析,并与现场实测的数据进行比较,得出这类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一些建议。
根据软土地基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竖向承载力的现场试验结果,分析桩的竖向承载性状、桩侧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合理利用该桩型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地面振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借用弹性半空间理论中刚性基础瞬态振动的位移解,提出了估算强夯地面振动竖向速度峰值的半经验公式。工程
凯城东兴综合大厦结构共36层,上部结构极不规则,勘探钻孔60m深度范围内无基岩揭示。工程设计中根据工程地质、周边环境及上部结构的特点,选取浅层岩土全风化岩层作为高层建筑结
通过大量计算分析,探讨了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位移延性系数μ△与特征强度比Cy,屈服位移△y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单自由度体系的μ△-Cy-△y曲线,即特征延性系数谱。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