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反哺农业”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thurp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仓廪实,民心聚;农业稳,天下稳”。目前,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农业仍然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加快农业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一、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工业反哺农业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农村面貌的重要举措
  “工业反哺农业”,是相对于过去的“农业哺育工业”而言的。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使我国的工业尽快发展起来,我们实行了“以农补工”的政策,农业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使新中国的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很快发展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虽然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城乡、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如果继续挖掘农业、忽视农业,就会出现农业萎缩,加剧社会矛盾,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让现代工业以各种方式、各种途径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这样就可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面貌,有效缓解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矛盾。
  (二)“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需要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将呈刚性增长。而农产品生产则受到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增产的困难很大。我国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进口来弥补不足,但作为一个大国,不可能过分依赖国际市场。过去的经验一再表明,每当我国增大主要农产品的进口数量,国际市场就出现短缺,价格会明显上涨。为确保十几亿人口的长期性粮食安全,提高国内资源利用效率是惟一出路。为此,就必须实行“32业反哺农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国内农业生产能力。
  (三)“工业反哺农业”也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我国的农业经营规模极为狭小,人均只有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在国际竞争方面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关税已经大大降低,我国农产品进口的增长幅度一直大于出口增长幅度。2004年,情况更为明显:进口增长幅度预计达到50%,而出口增长幅度只有5%,从而使我国从农产品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为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务,全面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二、工业反晡农业的形式基础与条件
  
  一方面,“工业反哺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工业和城市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实力,到了工业反哺农业阶段。
  (一)经济规模迅速扩大,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到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15亿元,比上年增长9.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千美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1265美元,步人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在10个东部沿海省市,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一倍以上,已经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接近。据工业化国家的发展经验,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时,即可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的形势,不失时机地转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二)经济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份额由1978年的28.1%,持续下降到2004年的15.2%,这表明,既不应当、也不可能继续要求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而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5%以上,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非农产业。这表明我国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工业反哺农业从经济结构上看,已经具备了现实的可能性。
  (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镇人口比重逐年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1978年一1998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从17.9%提高到33.4%,年均提高0.775个百分点;到2004年,仅用了6年时间,城镇人口比重就提高到41.8%,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可以预见,202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7%,也就是说,将有2.8亿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这种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四)财政收入保持连年高速增长态势,国家财政能力不断增强
  2000年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结构效益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国家财政收入连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04年达到26396.47亿元,年增长率21.6%。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迅速扩大,说明我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财力基础。而2004年农业各税在全国各项税收中仅占3.4%,这也说明了曾经对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农业税,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对财政的贡献已经微乎其微了。
  
  三、工业反哺农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流动的机制与渠道尚未形成
  随着主要商业银行逐个退出农村,农村信用社成正规农业贷款的主要渠道。而正规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问题仍然相当突出:由于农村单个农户贷款规模小、手续麻烦,造成金融成本大、风险高,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也把投资的重点转人城市。农户得到的贷款仍然非常有限。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仍是农村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的粮食生产能力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我国人口在继续增加,对粮食的需求量在增多,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而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要确保粮食安全不出问题,只有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最近五六年来,我国粮食生产能力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所下降,整体上大概比历史最高水平减少500亿斤。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修的。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很难提高,粮食产量很难稳定。
  (三)二元户籍制度限制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我国在现有生产水平下,农村有1.2亿左右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人城市,而 严格的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壁垒,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游离于城市产业部门之外,并未被城市所吸纳。即使是那些已经转移到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歧视,每人每年比应得的平均少挣2284元。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他们的工作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
  (四)农村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明显滞后
  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原来作为农村义务教育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村教育费附加被取消,加剧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的矛盾,尽管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但在一些区域并没有带动地方财政投入的相应增长。农村中小学危房、农民子女辍学现象屡见不鲜。在医疗方面,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太少,农民医疗卫生条件亟需改善。目前,80%以上的农民成为毫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尤其在贫困农村地区,许多贫困家庭陷入了因贫致病、因病致贫的恶性循环之中,农民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地区发展的瓶颈之一。
  
  四、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
  
  (一)用法律手段为反哺农业保驾护航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手段必将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要加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方面的立法。首先,要尽快以农业法为基础,专门制定农业投入法。将各级政府支农行为纳入法律规范,既要明确各级政府的支农职责,也要对其农业投入的数量界限作出规定。其次,要严格执行预算法。在财政决算过程中,如果发现有挤占和挪用财政支农资金的县乡,应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第三,尽快制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在法律上明确其财产关系和责任形式,明确其与政府的关系,明确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政策。第四,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长效机制。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另外,应高度重视依法保护进城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做到以法护农、依法建农和依法促农。
  (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
  城市是农民获得收入最快的地方,也是目前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所以,应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疏通农民进城的渠道。为此,我们应该做到:首先,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准入限制。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的就业制度,逐步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一体化劳动市场;第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分步实施以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以合法固定住所及稳定职业为户口准入条件的户籍登记和管理制度。农村居民在城镇落户后,在子女上学、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应享受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履行相应的义务。第三,进一步加快城市建设的步伐,加快城市产业扩张,城市的扩容和社区服务功能的拓展,真正让城市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阵地、主渠道。
  (三)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首先,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要从根本上扶持农业、帮助农民,就必须尽快实现政府办农村义务教育,真正落实中央提出的把农村教育作为整个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实现政府办农村义务教育,重点解决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不让农民子弟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实现农民基本素质的整体提高。其次,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工业与农业的断层,并不仅仅表现在发展基础和政策倾斜上,更反映在工人与农民的基本素质和劳动技能上。应该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提高个性群体的劳动技能来开展系统性教育、强化性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种植、养殖技术,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四)加强反哺中的技术支持
  要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应对我国在土地资源减少、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方面的严峻挑战,最根本的出路是农业科技创新。要进一步改革农业科研体制,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城市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农村结合,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承担科学探索、农业新技术开发、生产应用等任务。建立新技术推广服务站。国务院成立新技术推广领导小组,认真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在每一个省选一所研究型大学设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农村地区建立新技术推广服务站,以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
  (五)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物质技术前提。加大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得富,先修路。要加大对农村道路投资力度,交通部门要把投资的重点转向农村,公路交通的项目要向偏远地区倾斜,确保建设资金的一定比例投向老少边穷地区。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常有效的措施,这是被农业生产实践证明的重要经验。继续加强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占五成以上,加强对中低产田改造,必将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
  (六)改善农村医疗条件,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鼓励农民参加商业医疗保险。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注重大病医疗保障的同时,也应该包括补偿部分门诊费用和免费预防及卫生教育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对于确实贫困的农民,政府应减免他们每年上缴的大病统筹费,使这部分人看得起病,用得起药。政府要对村级医生实行免费培训,提高农村医疗服务质量。国家安排专项资金帮助改造农村卫生所(站),购买一些最基本的医疗设备和设施。
  (作者单位:菏泽学院)
其他文献
阿鲁科尔沁旗巴彦包特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78年,于1995年取得水泥生产许可证,1998年转制为股份制企业,2004年取得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证书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碘源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碘甲亢)与过量摄碘或摄取碘类药物有关。妇科常选择在宫颈及阴道使用碘伏治疗炎症及进行术前无菌准备,为发生碘源性甲亢创造了条件。现对我院妇产科
腺性膀胱炎是较少见的增生性非肿瘤性炎性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尿伴尿路刺激症状极易与膀胱肿瘤混淆。现将我院经膀胱镜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腺性膀胱炎及声像资料整理报告如
2006年阿盟物价工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储波书记2003年视察呼伦贝尔时曾经指出:"呼伦贝尔一城带多城,重点在两城,即海拉尔区和满洲里市".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极为重要.区
对我院皮肤科门诊2003—03~2006—12掌红斑型梅毒被误诊为手癣、接触性皮炎、湿疹46例分析如下。
推出FSF-1水性膨胀型防火涂料的防火性好且无毒,兼有防火和装饰作用。该涂料是由改性氨基树脂/丙烯酸共聚物和聚醋酸乙烯乳液复合基料,以及复合磷酸盐膨胀催化剂等配制而成。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4月31日表示,由于导致固定资产投资膨胀的深层次原因并未得到解决,如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制度、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形象工程、重复建设等问题在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国宝指出,当前中国电力生产形势总体情况良好,但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为此,国家要求,首先各地要重点加强城市机场、地铁、医院和其他重要设施的
介绍了红外光谱技术在紫外光固化涂料研究中的应用,包括红外光谱研究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基本原理、实验仪器和试剂以及实验方法等。阐述了涂料配方和制样、紫外辐照固化及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