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u0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对老师提出的要求。创新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 语文学科也毫不例外。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兴趣,为创新打下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兴趣对求知对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知识要有兴趣,如果学生情绪不高,兴味索然,心理上无准备,感知生理器官呈闭滞状态,还谈何创新?相反,如果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达到了想求明白和想学习那种跃跃欲试的地步,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为了刺激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来启迪学生的兴趣,为创新的阿霞基础。
  
  二、改进方法 把创新渗透其中
  
  传统的语文教法没有很好地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是注射器,学生是接收容器。教师教一篇课文往往是五大快: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些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没有一点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了。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师说的头头是道,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和锻炼,因此教法必须改进。
  (一)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鼓励学生创新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与学生的学,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之中。改变“教师中心”、“教师权威”的观念,变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把“讲台”搬到学生中间去。在创新教育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要教师的活动,学生必须参与。要有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创造一个宽松的课堂,使课堂气氛变的和谐、活跃,鼓励学生创新,从而使学生敢于创新。
  (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创新
  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所以,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提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质疑的目的性要明确,不可随心所欲,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其次,质疑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疑难要设计的科学,严密但也要兴趣盎然,避免呆板枯燥。最后,还要有一定的难度。所谓难度,就是教师要设疑给学生解,让学生逾越。古人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有疑难,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群情激昂地进行讨论,或者全神贯注地探索思考,从而激发学生进行创新。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提问题,课堂一定要设计提问的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和善问,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让学生掌握知识,为创新打好基础
  首先,一个没有知识或者知识贫乏的人是很难进行创新活动的,放眼历史 所有的发明都是在知识特别是相关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得以形成 ,因此学生掌握知识的质与量影响着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体现要以知识为基础,要以知识为前提。其次,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具有充分深入的理解时候,才能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理解得越深思考的时间越长就越接近创新的结果,体现出来的创新情绪,勇气和耐心越好,更容易形成创新。最后,创新能力的体现离开的实践活动是不可能的,知识的运用为创新提供的现实可能性。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知识的运用过程,就不可能有创新的产生。
  以上三个方面的知识传授,最终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打好基础。
  
  三、发散思维,给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课本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颇丰,内容上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形式上则有结构美、节奏美、语言美。所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欣赏、体味这些名篇,使学生获得身心的陶冶和情趣的升华;使学生的创新不仅仅局限在课文内容上,而且可以拓宽到课文的深处。例如美学教育和德育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美学修养,另一方面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实践中勇于探索、积累经验、寻找规律,结合一些恰当的问题给学生讲一些美学理论,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例如,在《安塞腰鼓》一课中,我主要让学生读,然后提出问题:应该怎样读?你的体会是什么?最后结合教师讲评,让学生感受安塞腰鼓所体现出来生命美和力量美。同时,一个人的德育好坏与否在人的一生中是至关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课外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可及时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所体现出来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给学生的创新插上翅膀。
  初中语文教学肩负着极其重大的责任,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同时,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当然,创新教育这一课题,也离不开语文教学这一庞大的载体,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其他文献
摘要传统的GIS软件开发方法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基于代码的开发,其固有的弱点和不足是效率低、易出错、难维护和难扩展,自“软件危机”提出以来,计算机科学界一直把软件复用作为提高软件生产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网络服务和SOA/SCA为核心的服务构件的服用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GIS软件开发的又一个特点和发展趋势。在这样的环境下本文作者提出了基于网络的地理教育软件的研究。  关键字GIS;软件;地理教育  
期刊
摘要通过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常规颜色反应进行类比归纳,阐述各种颜色反应依据的原理、注意事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设置一些相关的习题进行演练,旨在帮助学生对部分实验内容进行梳理、归纳,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运用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教学 颜色反应 探究     在高中生物实验课的教学中,有许多实验过程牵涉到特定的颜色反应,这些反应发生的颜色,可分发七色:红橙黄绿青蓝紫。学生在熟悉这些常见的实
期刊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是的,孩子的童年生活大部分都是在学校中度过的。于是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我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感的课堂,一位语文教师要善于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    一、呈现充满激情的课堂    一堂充满激情的语文课,不仅学生听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
期刊
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本人认为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数学学习的指导。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部分。是教师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人想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做些探讨。    一、数学学法指导的涵义    (一)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教学方法包括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即教学方法是受教与学相互依存的教学规律所制约的。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是很关键的。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要通过问题的探究来完成。因此,应充分重视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以进一步改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 问题设计 突破点 层次性      物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认知心 理学 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
期刊
电子线路是电子、电工专业和电气维修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电子线路能很好地为今后学习专业课打好基础。而反馈部分是电子线路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特别是反馈类型的判别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难点之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人摸索出一套克服有关反馈类型的判别知识难点的方法,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已学过的晶体三极管的各电极间的相对相位关系和电工基础的串并联电路及电容器导电性能等知识应用进来,并
期刊
福建莆仙民间音乐,可谓源远流长。据考证,晋朝时中原士族陆续南迁,中原音乐也随之带到莆(田)仙(游)地区。此后逐渐溶入本地风土情韵,经过长期演变,发展成为具有浓郁浑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莆仙民间音乐。板鼓咚就是流行于福建莆仙方言区的一种民间说唱音乐。下面,笔者根据平时所掌握的相关资料和几年来的采风,对莆仙板鼓咚艺术的相关问题作了探究。    一、板鼓咚的历史源流与发展    板鼓咚,在仙游山区及郊尾、枫亭
期刊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小学语文教材人教版第十册14课《再见了,亲人》。本篇课文为叙事抒情散文,描写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官兵离朝回国时,在车站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表现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真挚情谊,赞扬了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国际主义的教育。  2、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期刊
摘要本文从对英语学科的学习特征的要求,来说明英语实施素质教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 素质教育 重要性     所谓素质,顾名思义是指一个人的综合能力、综合潜力,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由演员变为导演,未雨绸缪,提前规划,引导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能力。要引导学生动手、动脑,不断地思考,及时思考,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