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信号通路在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的表达及肾衰Ⅱ号方的干预作用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肾衰Ⅱ号方对于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法制备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功能及PI3K/Akt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从SD雄性大鼠中随机抽取14只为假手术组(A组),其余采用5/6(ablation/infarction,A/I)肾切除法制备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氯沙坦钾+福辛普利)(C组)、中药组(肾衰Ⅱ号方)。给予相应干预,60 d后检测大鼠肾功能[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常规(Hb)、左肾重/体重,HE病理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组织磷酸化Akt(p-Akt)、总Akt(pan Akt)蛋白表达。结果:(1)造模手术后,与A组比较,各手术组的BUN、Scr明显升高(P<0.01),Ccr明显降低(P<0.01),提示造模成功;(2)与B组比较,C、D组Scr均明显下降(P<0.01,P<0.01)、BUN水平下降(P<0.05,P<0.01),Ccr、Hb均明显升高(P<0.01,P<0.01),左肾重/体重降低(P<0.05);C组与D组比较,在降低Scr和BUN,改善Ccr和Hb,两种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左肾重/体重比值方面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比较,C组和D组治疗前后Scr、BUN、C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衰Ⅱ号方在降低Scr、BUN,改善Ccr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P<0.05)。(3)肾组织病理显示,两个治疗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优于模型组。(4)与B组比较,两治疗组皮质、髓质p-Akt/pan Akt比值明显降低(P<0.01,P<0.01);两组间降低p-Akt/pan Akt比值的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衰Ⅱ号方在下调p-Akt/pan Akt比值方面优于氯沙坦钾合蒙诺。结论:肾衰Ⅱ号方可以改善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的肾脏功能,减轻肾间质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的表达实现。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观察地龙组分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对单侧输尿管结扎(UUO)大鼠BMP-7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地龙组分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延缓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
目的:比较碳酸钙和碳酸镧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皮功能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方法:选取4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口服碳酸镧治疗,同时选取5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目的:探讨中药丹红对早期CKD大鼠肾脏病理损伤的疗效及氧化应激在其中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早期CKD模型),对照组(假手术)和丹红干预。单侧肾切除建立早期CK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