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对历史厚重的折射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lgx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敏感的历史语汇,《南京!南京!》自上映就备受质疑和争议。它用严肃的态度和人性的角度一层层的剥开历史,剖析人性,让纷繁复杂的想法找到归宿,时于战争题材电影分析它的镜头语言、人物形象设置是走入影片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南京!南京》 题材 立意 人物设置 类型
  
  一、基调
  
  南京这个名称相对于其他城市名而言,在我的记忆中算名列前茅。在这个地域内发生的事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即使没有亲身经历,不是死难者家属,未曾与这个地区有什么联系,单纯就是课本上乏味的数据就让人触目惊心。南京大屠杀,在这场劫难中,中国30万人遇难。这不单单是人数的问题,在这冰冷的数字之间又承载了多少亲情的割裂,友情的破碎……面对烧、杀、抢、掠、强奸,以及在日本极其疯狂的杀人竞赛。我们,当代的人,该以怎样的情绪面对?
  《南京!南京!》是陆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对电影的各种不同解读,争议不断。所以在这先奠定一个基调,就是战争题材电影的立意。爱情的主题可以拍的凄美,也可以浪漫,当然也可以丧尽天良。剧情片更可以天马行空,任其想象。灾难片抑或惨烈悲壮。抑或唯美动人。地震、海啸、泥石流或者象《2012》那样把所有灾难集合起来。但战争承载了太多的涵义。不能只以导演个人的狭隘眼光来看待,因为战争影响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子民的生死存亡,任何事情被灌以了民族的大帽儿都不可小歙。电影更是如此,它有更为广大的受众群体,而且是用视听语言多重讲述。南京大屠杀是一个大得不能再大的寄托了深重民族情感的事件,蒋介石曾说,“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的国耻。”战争电影需要表达一种民众寄希望的历史厚度,争议也来源于此,当今的人们希望通过镜头的剪切、语言的表达、形象的设置看到那个年代独有的战争情怀。战争题材电影寄托了太多的名族情感,因此导演对片子考量要宏观,如果导演自顾的认为战争题材电影是自己的作品是不全面的。
  
  二、镜头语汇
  
  对于《南京!南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建筑用钢筋水泥来构架,电影自然由镜头拼接构成。不同的镜头运用会有不尽相同的涵义和寓意,这就是镜头的魅力,也是蒙太奇的奇妙所在。此片大量运用摇镜头。摇镜头这样的镜头语汇在纪录片里常常有所运用,有纪实的感觉,同时还可以激发观众对于镜头背后的思索。但是在大银幕下,大量摇镜头的运用的确会让人有晕眩之感。这就是很多人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觉得不舒服气氛压抑的一个原因。
  
  三、新老战争画面对比
  
  在儿时的记忆中,有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战争画面,有那个年代独有的战争情愫。我们的战士永远都是铮铮铁骨,不屈不挠,英勇无畏。人民群众是战场的大后方,我们同样也不缺少坚强、勇敢和坚韧不屈的性格。但在这部影片中,有一个镜头让人过目难忘,有数目庞大的中国人藏匿在一个教堂里,有几个日本兵在排查时发现了这个教堂,当然也发现了数以万计的中国人。有一个日本兵非常恐慌的出去寻找外援,但在里面的中国人没有语言的沟通,没有肢体语言的交流,刹那间形成了默契。怒而不争,纷纷举起双手表示授降。也许有人看到镜头会反思,会痛骂,会把自己的各种情境带如镜头中,当然就会有不同的诠释,有褒有贬。但要有一个宏观把握,就是我最开始所讲的基调,贯穿全文的总调子,要考虑到大众的民族情感,要对青少年有一个价值取向的引导。确定了这样的基调,你会发现很多我们想当然的对镜头做出的诠释,却经不起大众名族情感的考验。
  在这部影片中同样有口号的运用,在早期的战争题材电影中曾有过大规模的运用。当今观众已经训练有素了,对于蒙太奇,对于导演设置的梗,都具备了一定的鉴赏力。口号在以前镜头里运用较多,观众自然有审美疲劳,从这个角度分析它所能达到振奋人心的效果不大。但在构思这篇论文的时候我又回看了这个镜头。音乐想起,上百的人高喊着一个声音,我还是不知不觉被震动。这就是电影视听语言的魅力!现如今的人却没有必要活在口号的崇高里,我们需要实际震动人心的感动,需要令人恐惧的一技硬拳。
  
  四、人物形象设置
  
  编剧经常反复斟酌人物的动作、语言以至眼神,因为这些细枝末节都是反映人物性格的关键。人物对于电影创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不是《南京!南京!》角川的人物形象,影片不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面对争议陆川曾说:“这是历史的真实,是人性的真实。”关于人性恐怕见仁见智,但历史只有一种可能。其实单纯从角川这个形象出发,探求他的历史真实性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即使如同角川的人在日军中真实存在,也不能代替整体。选择这样一个人物作为主要人物形象具有偶然性,角川在整个日军中占了多少比例。如果比例达到一定量的话就不会有疯狂的掠夺,无情的杀戮。对于南京大屠杀以及侵华战争这样的事件,日本至今仍未做出正面回应,对方还没有忏悔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自嘲的说我们理解你。回到编剧的角度,角川形象的人物视角也不讨巧,假设以中国人自己的视角,表现我们的大气磅礴,宽宏大量,以小豆子或老吴的眼里看角川。在电影中角川的行为其实是个矛盾统一体,他应同情小妹,所以小妹被一枪毙命。因为同情你,爱护你,所以你该离去了。对于姜老师的救赎也是如此。他放了小豆子和老吴,却结束了自己的性命,他救得了别人的性命却拯救不了自己的灵魂。
  就人物来说,我最喜欢小豆子,小个子,小年纪。准备被枪决的时候,他毅然站在陆建雄身边,脸上没有惧色:当他听到枪响。发现他和老吴都安然无恙的时候,他在田野上开怀大笑。他不畏惧死亡,对生又充满了渴望……
  
  五、艺术创作与历史真实性探讨
  
  对电影的无数争议来自于我们对历史的无限崇仰,如果我们不是对名族情感的过分投入,对历史厚重的不挠追求,不会对《南京!南京!》产生出如此多的评论。主创者曾说他们想还原历史的真实,想表达一种历史的厚度。
  接前面谈下历史的真实,这部电影与真实的历史情况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历史上的拉贝,并没有像《南京!南京!》里的那样中途抛弃难民离去,而是在号称“血腥六周”的南京大屠杀结束了一个多月后,直至1938年2月底,在各国大使回到南京的情况下,他才离开了中国(此前,德国政府已经多次要他回去,他都给予拒绝,甚至把召回书给撕掉)。拉贝先生有个中国秘书,叫韩湘琳《南京!南京!》中的唐天祥是以韩湘琳为人物原型的。但有三点需要澄清:1 历史上韩湘琳不仅没有为了保护家人做汉奸,相反还协助拉贝救了不少人。他被拉贝任命为粮食委员,是安全区内最重要的中国工作人员之一。1937年末日军策划了南京惨案,韩湘琳当时负责跟日方交涉粮食问题等,他对整个安全区的正常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2 韩湘琳的确弄到了一张通行证,但不是给自己用,而是给一个国民党的飞行员汪汉万使用,《南京!南京!》中“唐天祥”出卖了中国军人得到了一张通行证,但在最后时刻选择留了下来,让一个国民党军官(即历史上的汪汉万)跟着拉贝离开,历史上韩湘琳并没有这么做,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离开南京。3韩湘琳并没有被日本人杀害,在拉贝先生离开南京后,继续解救南京难民,并且一直活到了抗战胜利,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逝世。
  这是对电影真实性的介绍,但艺术创作和加工与真实的历史情形是不能等同的,电影中的人物是为整部电影服务,在影片中他们是一个又个的符号语言。唐秘书是觉醒的符号,从开始的为了家人求助日本到悔悟一切。角川是一个自我救赎过程的符号,他一步步的走上心灵的解脱。小豆子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纵观全片,战争中的所有人都是痛苦的,备受心灵与肉体的折磨。与其说这是部抗战片,不如说是部目前国内无明确界定的反战片,主创人员独具匠心的描绘符号的时候,当受众认为偏离了前面提到的基调的时候,争议便毫无悬念的产生了。
  
  六、其他类型的战争题材电影
  
  关于战争的题材有很多优秀的电影。一种类型是较直接的方法反映激战,情节比较弱化,直击战争场面。《反抗军》是这类型电影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是以塑造人物,突出情节,恻隐战争残酷。《生死朗读》、《钢琴师》都是非常好看的反映战争残酷的影片。《生死朗读》实际上就是在讲普通人的故事,一个与战争毫不相关的人因为战争而影响他一生的思绪和情感,这就是战争的间接辐射力。个才华横溢的钢琴师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犹太人,这就是《钢琴师》的主角。在影片中他苟延残喘+让观众看的窝心,各种不同的人在影片中出现,社会的不同嘴脸在战争这个特定的环境下照样丰富多彩。比起战争的厮杀这类型影片所表现的战争残酷并不减少。
  
  七、后记
  
  正因为战争电影包含了太多东西,所以欣赏电影的时候更应该用心,用灵魂。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我们仍需要思索。历史不仅留下了脚印,还留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思考。我们不仅要熟知历史,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去体验。除去眼前琳琅满目的浮华,电影或许可以帮你找到生命的真谛。
其他文献
[摘要]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宝贵资源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在一个白人文化为主的文化背景下,族裔作家往往以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作为创作题材,并因此获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莫里森以黑人民俗文化作为写作资源,充分发掘并利用黑人民俗文化资源重建民族文化与民族自信心。  [关键词]民俗文化 集体无意识 认同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民俗
期刊
[摘要] 以文艺批评家和戏剧家身份闻名的李健吾把他一生信奉的人性精神实践于戏剧创作和戏剧评论上,他的戏剧和剧评以具有人情、人理、人趣而透着一股人性精神,这是他在剧坛上处于稳固地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戏剧 人性 人情 人理 人趣 李健吾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49  李健吾一生从事的文学活动很多,戏剧、散文、小说、诗歌、文学批评、学术他
期刊
[摘要] 通过比较聂华苓与白先勇“台北人”主题小说,可以看出两位作家在相似的迁移流散经验中,在选择同为台湾背景题材上如何看取不同层次的创伤经验人物,对人物的人生意义做了不同设定,使得形成不同主题,并产生了女性作家非女性化写作和男性作家女性化写作的风格和笔调。两者各呈异彩,为海外华文文学创作提供了不同的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迁移与创伤 放弃与救赎 缺失与虚妄 悲悯与嘲讽    聂华苓是海外华文
期刊
摘要:村上春树的“青春三部曲”是作家对自己青春岁月的一种追忆与反思,其中“鼠”和叙事者“我”的形象可以说是经历了学潮的理想幻灭的一代人的艺术写照。  关键词:村上春树 “青春三部曲” 幻灭人物形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早期作品《且听风吟》(1979)、《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被统称为“青春三部曲”,这三部小说无论是在人物还是主题上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故事的连续
期刊
摘要:八宝铜铃舞是依附于土家族梯玛宗教仪式中的,舞蹈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神歌、道具、祭祀偶像等一同构成完整的崇拜仪式,其发展、传承方面面临多种不利因素。梯玛文化正遭遇消亡的窘境,对梯玛文化和八宝铜铃舞的抢救迫在眉睫。  关键词:土家族 八宝铜铃舞 传承 保护    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才塑造了各不相同的民族,面对民族文化衰退加剧的趋势,我们应当积极采取抢救和保护
期刊
摘要:《想飞的铜琴少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天才”的电影,更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教育与心理”的电影,毋宁说这是一个关于being human的寓言。“天才”之谜成为进入生与死隐喻世界的关键,由自杀事件突转为象征性自杀,生——死借由隐喻进入日常生命体验,个体生命的当下意义感在维特一系列的生命事件中露出端倪。  关键词:Vitus 隐喻 意义感    威廉·华兹华斯为世人留下了一份恬静的智慧,他在诗中写遭
期刊
摘要:在中国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中,陶艺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世界。但以当代陶艺而论,处于领先地位的却是欧、美、日等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究其根源,经济基础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普及教育的推广滞后,使我们这个陶瓷大国在陶瓷艺术方面发展缓慢。纵观其他国家的现代陶艺教学的经验和模式,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针对普通陶艺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改革,使现代陶艺教育成为素质教育更加有效的手段。  关键词:普通陶艺
期刊
摘要:萨顶顶(周鹏),一位在国际上突然窜红的歌手,被某些西方音乐评论家吹捧为“第一位在西方世界获得一流名望的中国歌手”。为什么萨顶顶“墙里开花墙外香”?简言之,其根本就是商业利益下对宗教的亵渎和文化的造假。然而这也是为什么她在中国根本没有市场的原因。即便现在她的名字已经在国内被人提起,那也不过是因为外国人大肆吹捧,国内人反过来慕名追风而已。  关键词:音乐 流行歌手 文化造假 宗教亵渎 密宗佛教 
期刊
【摘要】武侠世界的腥风血雨、江湖武林的明争暗斗向来都是男人们纵横驰骋的天地,武侠电影虽然不会让女性处于“缺席”地位,但却通常把女性塑造成“被窥视者”和“弱者”的形象。虽然在电影走产业化道路的今天,女性形象在武侠电影中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在男权社会不会被撼动的前提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塑造依然不会有实质性的超越,女性的自我指认依然困难重重。  【关键词】产业化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    作为中国电
期刊
摘要:“物我同一”作为一种审美体验推动了美学思想的进步。物我同一的状态不但是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体验,而且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和心理指导其对于艺术创造,尤其是歌唱艺术实践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歌唱 物我同一 认知方式    物我同一状态本是一种审美体验,即“在凝神观照时,我们心中除开所观照的对象,别无所有,于是在不知不觉之中,由物我两忘进入到物我同一的境界。”苏轼曾说过:口必至于忘声而后能言,手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