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采用平皿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分别进行测试.结果 采用增加稀释液-薄膜过滤法(1:10供试液)对需氧菌总数进行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平皿法(1:10供试液,m/V),大肠埃希氏采用培养基用量100 mL的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结论 薄膜过滤法可有效去除罗红霉素片对需氧菌和控制菌的抑制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微生物限度方法学.
【机 构】
:
重庆市永川食品药品检验所,重庆402160;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重庆401121;重庆市药物过程与质量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40112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建立罗红霉素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1105,1106,采用平皿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分别进行测试.结果 采用增加稀释液-薄膜过滤法(1:10供试液)对需氧菌总数进行计数,霉菌和酵母菌总数计数采用平皿法(1:10供试液,m/V),大肠埃希氏采用培养基用量100 mL的薄膜过滤法进行检查.结论 薄膜过滤法可有效去除罗红霉素片对需氧菌和控制菌的抑制作用,建立切实有效的微生物限度方法学.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的小儿咳喘灵颗粒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36批小儿咳喘灵颗粒的指纹图谱,并利用对照品对其特征峰进行指认;同时采用Chempattern化学计量学软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聚类分析(CA)对数据进行处理,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小儿咳喘灵颗粒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的小儿咳喘灵颗粒的UPLC指纹图谱有1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8个成分((R,S)-告依春、绿原酸、隐绿原酸、木樨草苷、甘草苷、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
近年来,肠道菌群在中药发酵中的相关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中药多以汤剂口服形式进入人体,但中药中的很多有效成分难以被人体细胞直接吸收,这些成分进入到胃肠道内后与肠道菌群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发挥药效.因此,肠道内的微生物与中药化学成分在机体内的生物转化息息相关.人体胃肠道中栖息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它们的和谐共处不仅关系到机体的生物转化,还会影响到宿主的健康.笔者检索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了中药的微生物发酵,中药与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并对肠道菌群应用于中药发
目的 筛选浸渍法制备杜仲酒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酚酸B、阿魏酸这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及总固体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及正交实验考察酒的度数、加酒量及浸渍时间对制备工艺的影响,从而筛选出浸渍法制备杜仲酒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 确定杜仲酒的最佳浸渍制备工艺为加入14倍量的52度酒,浸渍60 d.浸渍法制备杜仲酒的3批验证中各有效成分含量及总固体含量均高于正交实验组,且各有效成分及总固体含量的RSD均小于5%,此工艺合理、稳定、可靠.结论 经筛选
目的 探讨益肾降糖胶囊的成型工艺.方法 以吸湿率为指标,筛选辅料;以颗粒的吸湿率、成型性、堆密度、休止角为综合评价指标,筛选辅料的品种,优选成型工艺条件.结果 确定辅料为1/2处方量的山药粉:乳糖:糊精(2:1:1),95%乙醇湿法制粒,50℃真空干燥,制得颗粒流动性好,临界相对湿度为62%.结论 该成型工艺稳定可行,为大生产提供了实验数据.
目的 建立5种医院含抑菌成分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的要求,采用平皿法不同稀释度分别对我院5种含抑菌成分中药制剂进行微生物限度及控制菌检查方法进行摸索,并对相应方法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 需氧菌、霉菌及酵母菌检查方法的建立,咽炎合剂、宁心胶囊选用常规法,抗炎合剂、盆腔炎合剂及通便茶选用培养基稀释法,加样量0.2 mL;控制菌检查方法的建立,除通便茶选用稀释法外均采用直接接种法.结论 本次试验研究建立了我院5种医院含抑菌成分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及控制菌检查方法,应
目的 研究中药材金樱子扦插生根的最适宜条件.方法 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用存活率、生根率和根数、平均根长为生根参考指标,探讨育苗基质、插条年份和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对金樱子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 3种育苗壤中,含沙赤红壤为最佳基质;一年生金樱子插条生根率最高;在萘乙酸和吲哚丁酸各100 mg·L-1比例搭配下金樱子生根指标最好:存活率达86.3%,生根率达到(87.6±0.7)%,生根数(18.3±0.4)条,平均根长(9.6±0.4)cm.结论 在大批量生产中建议采用含沙红壤、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