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犯罪经济理论剖析大学生考试中诚信缺失现象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ji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试是一柄双刃剑。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检验学生对知识和技术掌握程度的手段。而不合理、僵化的考试制度则会影响着考试功能的正常发挥甚至出现考试作弊等逆向选择。调查表明,中国大学生考试中作弊现象屡有发生,诚信意识普遍不强,严重影响了考试应有的严肃性。用经济方法说明大学生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只要是作弊成本小而学习收益低,考试中放弃诚信是其最佳选择,可见,学生考试作弊有其制度上的根源。
其他文献
高校部分研究生思想存在期望值过高、思想复杂、心理浮躁、功利性较强等问题。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改变工作方法,发挥导师和党团组织的作用,以做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从认知角度分析介词from的意象图式及语义的隐喻延伸,通过对比分析学习者语料库与小型Brown语料库揭示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使用介词from存在的错误,教师应向学生更多介绍from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把握改革的正确方向,充分认识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和经济属性.既要处理好后勤社会化与'三服务两育人'的关系,又要解决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