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转子下骨折的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nin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转子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转子下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为患者分别实施髓内固定治疗与髓外固定治疗,且纳入髓内组与髓外组(n=27)。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与髓外组患者相比较,髓内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髓外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4.08%,髓内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59%,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均为治疗转子下骨折的途径,但是髓内固定治疗方式下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治疗优良率较高,有助于其术后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髓内固定;髓外固定;转子下骨折
  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4-041-002
  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发生率较高,骨折后对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状态会产生较大影响。当前临床治疗转子下骨折多以髓内固定治疗与髓外固定治疗方式为主,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与患者的预后效果密切相关。为了深入调查转子下骨折的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转子下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在分别实施不同手术治疗的方式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且将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转子下骨折患者视为调查对象,且纳入髓内组与髓外组(n=27)。髓内组男女占比为17:10,年龄取值在31-57岁范围内,均值为(45.04±3.41)岁。摔伤8例,交通事故伤16例,高空坠落伤3例。髓外组男女占比为16:11,年龄取值在30-57岁范围内,均值为(45.11±3.37)岁。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17例,高空坠落伤3例。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区别,可以实施分组调查(p>0.05)。
  1.2方法为患者分别实施髓内固定治疗与髓外固定治疗。
  1.2.1髓外固定治疗腰硬联合麻醉,仰卧位,侧髋部垫高,设置髋关节外侧切口,结合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股骨近端加压钢板置于外侧,导向器协助明确钢板位置。克氏针固定,C型臂x线机下明确旋入位置且在远端置入锁定钉,放置引流管后逐层缝合。
  1.2.2髓内固定治疗 腰硬联合麻醉,平卧位,侧髋部垫高。患肢内收,C型臂X线机下复位,7-8cm切口,从大转子定点开始到近端位置,明确进针点,梨状窝外缘,骨锥开口且置入导针,达到股骨远端为止。扩髓,置入股骨颈拉力螺钉,检查复位情况后闭合切口,放置引流管后予以缝合。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Harris评分主要包含日常活动、活动度等内容,分数在0-100分之间,>90分即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中,低于70分即为差。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0.05.
  2结果
  2.1髓外组与髓内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与髓外组患者相比较,髓内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差值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髓外组与髓内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对比髓外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74.08%,髓内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5.59%,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2
  3讨论
  股骨转子下骨折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但是因为其解剖结构比较特殊,骨折后易于受到近端、远端多肌群的牵拉力影响,骨折后容易发生移位的问题,影响其固定治疗的效果。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治疗难度较大,其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治疗后不良问题的发生情况等,关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
  髓外固定治疗与髓内固定治疗均为常见的股骨转子下骨折治疗途径。其中髓外固定治疗的方式,主要是在近端加压钢板治疗,能够发挥轴向增压的作用效果,减少骨折端下裂缝,其固定的效果也会相对比较稳定,对患者术后症状的快速改善、自主生活能力的提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因为小转子侧骨质不佳,或者存在破碎的问题,则比较容易发生骨折板折弯的情况,对患者髋部关节功能状态的提升带来不良影响。
  髓内固定治疗的方式下,具有抗旋转能力强,臂力短及弯矩小等优势,能够实现股骨內外侧分担承载,内固定的效果更加理想。治疗期间不需要重新创设内侧皮质,且任何类型的股骨转子下骨折症状均适合应用。特别是针对于不稳定型骨折患者而言,其固定效果比较理想。在髓内固定治疗期间,需要严格按照规范展开操作,且在治疗前对患者的手术耐受程度进行分析,明确患者的髓腔面积,确定钉尺寸。旋转问题的产生,和主钉、螺旋刀片置入期间旋转前进密切关联。如果患者是不稳定型骨折,则可以在瞄准臂辅助下置入1枚导针,预防旋转、移位等问题的发生,保证其固定的效果。
  本次数据调查结果显示,髓内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整体治疗优良率为95.59%,显著高于髓外组患者治疗优良率74.08%,证实了髓内固定治疗技术的应用价值。患者手术治疗时间较短,能够减少对患者机体所形成的伤害,减少其术中出血量。
  综合上述内容,髓内固定与髓外固定均为治疗转子下骨折的途径,但是髓内固定治疗方式下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治疗优良率较高,有助于其术后的快速康复。
其他文献
工程科技是改变世界的重要力量,工程前沿是工程技术未来方向的重要指引。自2017年起,中国工程院联合科睿唯安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开展了“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项目,期望
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失落诸问题本质上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挑战,要求人类做出新的文明抉择和创造,开辟新文明,这便是生态文明.中共十六大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取医院小儿哮喘患儿100例作为研究主体,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根据患儿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所有病人全部接受一次性使用雾化嚣:而对照组所有病人则全部接受超声雾化吸入。分析两组病人不良反应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基本情况。结果:在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等数据指标方面。观察组患者相关数据要比对
本文以脑功能磁共振图像分析的方法研究及应用为核心内容。主要围绕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实验设计以及应用脑功能成像数据处理软件SPM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介绍了脑功能磁共
《琅琊榜》一剧热播,捧热“麒麟才子”。笔者以为,梅长苏“得之可得天下”之才,不但在于其深谋远虑,更在于其识人之深、用人之准,细细想来,倒有许多值得学习之处。德才兼备,
目前已证实,格特隐球菌病可暴发流行。近10年来,在加拿大温哥华岛暴发的格特隐球菌病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大部分感染者免疫力正常,该致病菌已蔓延至周边地区。本文就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