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与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初探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的综合体,是一个人内在的发展潜力,也是一个人学习所有具体科学的基础。因此,人文底蕴的培养对于高中生的整体培养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英语学科中,通过英文写作输出这一方向,培养学生人文底蕴,正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从写作材料筛选到多种写作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改进,对高中英语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本课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兴趣,在提高学生英語纸笔输出准确性的同时,亦提升英语实践应用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人文底蕴和学科素养的目的。
  1. 传统英语写作中的问题
  虽然高中英语写作很早就被纳入研究者的研究范围,但是对高中英语写作的研究大部分是对写作策略与技巧的研究,属于语言知识和能力运用的范畴。在中国知网以“高中英语写作”为篇名进行搜索,结果有960篇相关文章,大多就是以现在写作当中遇到的技巧问题进行研究。2013年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后,英语教学主体转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英语写作中出现了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比如田昭霞发表于中国校外教育的《高中生英语写作思维能力培养与训练》。本研究是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注重培养人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步引导浸润和熏陶学生对生活的态度,对真善美的追求人文情怀的形成。基于这个目标,笔者进行了读写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和听、看、写(视频和写作)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
  2. 读写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和听看写(视频和写作)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
  2.1 读写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
  结合图示理论和词块理论,先阅读后写作。以Becker and Michael Lewis的lexical chunk 理论为指导,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本研究以中国传统文化阅读材料The Mid-autumn Festival和 Dragon Boat Festival为背景材料,基于近些年高考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并对阅读材料进行改编。
  改编遵循以下原则:(1)将原始阅读材料中的词组进行同义转换,转换为与教学进度相匹配且与写作关联性较强的词块。(2)对词块出现的频率做统计学研究,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重复再现。阅读材料成型后,设计作文题目,使其与词块契合,向外国人讲述中国的传统节日,体现《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学生英语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要求。并在写作引导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基于阅读材料The Mid-autumn Festival和 Dragon Boat Festival后的改编写作,学生采集阅读材料信息并有效运用于写作,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浸润,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用英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能力,培育了他们的中国情怀,奠定了他们的文化自信,提升了他们的文化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
  2.2 听、看、写结合/视频、写作结合的英语写作训练
  近年来结合视频的教学已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合视频写作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具备特殊意义:学生可观察到应用语言的鲜活场景;增强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创作的力量;增加学生英语写作的乐趣。
  结合视频写作教学,笔者提出基于话题的视频结合写作模式。其理论基础为:(1)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有效性;(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3)支架式教学;(4)过程教学模式。基于话题的视频结合写作教学,运用任务型教学及多种评价方式,用任务真实性以增加写作的主动性和评价方式多样性,更加明确问题的全面性和发展的方向。
  本次研究运用BBC拍摄的中国的春节特别节目入手,展示中国春节前的返乡、团聚和庆祝三个主题。教师在此次写作教学模式教学中主要起的是引领和支架作用,观看以后让他们去深入理解并用英语表达自己熟悉的春节。这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使他们在介绍春节时用词更加准确、思维流畅,在深刻理解中国春节的同时,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课程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培育中国情怀,鉴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新时期英语教学对人文底蕴培养要求的体现。通过英文写作输出这一方向,培养学生人文底蕴,正是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一个很好的方式。
  [1]林崇德.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2007.
  [3]郑静君. 新课程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 2008(05).
  [4]王剑卫. 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索[J]. 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 2013(09).
  (项目名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学生人文底蕴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类别:立项课题;项目编号:181100 )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除却教师的语言讲述,也可借助一定肢体语言进行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肢体语言所能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逊于语言讲述的,甚至能够达到“无声胜有声”教学成效。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应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吸引小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的注意力,为小学生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小学生能够更愿意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以达到有效教学目的。本文以肢体语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为出发点,详述了肢体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越来越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时期作为学生身心发展与成长的关键阶段,对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念与价值观念会产生重要影响。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学科,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然而在新课标视角下,很多高中学校的英语教学效果并不十分明显,因此英语教师需要基于高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对现有的英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进而构建出比较
大学内部的思想张力是由大学内部特有的诸多矛盾所引发的大学思变的动力。它反映了大学人对大学使命的认定和大学理想的追求,是大学"应然"与"实然"之间矛盾的推动结果。与社会外
初中阶段的英语阅读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有效途径。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独立、辩证地看待阅读文本,提升学生善于思考的思维能力。而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阅读、以字词句为基本教学单位、以表面信息代替深度理解、以语言教学为中心、以策略和技能训练为重点等问题。这些现象使得阅读教学在“知识技能”的层面徘徊,而忽略了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如何在英语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教学,忽略学生个性化培养。初中英语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学生语言素质的重要课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个性化,是教师面临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学生英语个性化培养的实践进行分析。  1. 多元化教学模式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豐富了教学内
英语语法是英语中重要的内容,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语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学好了语法,才能够学好高中英语。而学生在学习英语语法的过程中,能够促进语感的提高。有了语感,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就会有很大的进步。英语语感是一种很奇妙的能力,尽管说不出来,但是做题的时候能够显现出来。英语语法在学习的时候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对英语语法没有兴趣,虽然英语语法也有自身的规律,但是学生还是不愿意接受。我们自己在学习英语语法的时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十分的重视。英语作为一种国际性的沟通的语言,其应用的范围是非常大的,现在的英语教学也非常的重视学生核心素养概念教育。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深入的英语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品质更好的形成,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应用英语。现在我国的经济和教育改革越来越快,在高中教学中也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核心素养的
引言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够具备将语言运用于实践的能力,能够根据个人以及社会的发展需要将自身所学英语知识运用于实践。教育部针对英语教学成果的要求逐渐全面,发布的相关文件当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强调的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怎样的接班人”这一核心观点。1. 英语核心素养概述  英语阅读素养主要涉及两个大的方面:阅读能力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