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策略

来源 :人文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se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在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新形态教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三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存在不足.“十四五”期间,职业院校要从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教材建设和信息化教学改革三方面重点推进信息化建设,在职业院校内涵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其他文献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是唐山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的重要工程.然而,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面临着资源保护不足、利用程度不高、设施建设滞后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极力推进,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急需借助双循环发展的机遇打破现实僵局,做出新考量和布局,助力长城文化的综合价值的体现,促进唐山区域经济创新发展.
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忽视文化课教育等问题,降低了人才培养质量.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当中可以引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因此应当在坚持一致性、目的性、全程性与全员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质量控制.
江苏大剧院“青春”版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由当今国内舞蹈界两位新锐的编导黎星、李超联合创作并演出.作品摈弃原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繁复的情节,在保留原著经典段落《入府》《幻境》《含酸》《省亲》《游园》《葬花》《元宵》《丢玉》《冲喜》《归彼大荒》十回的基础上,新增非原著内容的《团圆》《花葬》两章,运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戏剧性舞蹈语汇,诠释、解构了新时代年轻人视域中的《红楼梦》[1].其中,《幻境》《省亲》《冲喜》《团圆》《花葬》《归彼大荒》为作品中最具特色五章.
期刊
中国歌剧节是由文旅部主办的一项国家级歌剧艺术盛会,2021年10月,第四届中国歌剧节在山东省会济南正式开幕,整个歌剧节期间,共有24部中外歌剧在山东七个城市轮番演出.rn本届歌剧节中,我受几个院团和大学的邀请,在山东几个城市观摩演出,对所看过的几部歌剧留有一定的印象,以下便将这些印象付诸笔端,仅供大家参考.
期刊
随着当下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与数字化市场基础设施的完善,5G、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出现为数字化音乐市场的正规发展提供了完备的条件.数字音乐作为音乐产业的核心层内容,相较于传统音乐而言则更体现出便捷灵活的特征,更为趋向大众对于音乐内容消费的理想形式,但与此同时,数字音乐的迅速发展也提升了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对数字音乐版权保护及维权的难度,因为相较于传统专辑的“实体性”,“虚拟化”的数字音乐专辑则体现出制作成本低、实际操作易、音质损失小且可多次被复制的特征,间接提升了当下对于数字音乐版权保护的门槛.虽然近些年在
期刊
《生产大合唱》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第一部大合唱作品.这部合唱亦是作曲家到达延安后历见根据地军民响应党的号召,蓬勃开展“自己动手,风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的伟大见证.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艰难岁月里,该作品给予当时的人们团结一心、抗战到底的信心与力量.笔者从发表于1940年的乐谱初稿入手,结合多方史料,对该部合唱作品进行深度的梳理与分析,从作曲家的创作心路中窥探其音乐创作思想之蜕变与升华.
期刊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六盘水师范学院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及其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其垃圾分类知识水平和行为水平、影响垃圾分类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尽管大学生大多有分类意愿,但实际进行垃圾分类的人数比例却非常低,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未进行垃圾分类的系统性学习、学校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宣传力度和规章制度有待加强等.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了学校应改进基础设施,加强管理规范引导;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增强垃圾分类宣传力度;健全法律法规;大学生应自觉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践行垃圾分类行为.
中文信息处理是自然语言处理在汉语上的映射,中文信息处理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中文智能的程度.国内开展中文信息处理研究具有较长时间,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十分重要.这项研究主要对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信息处理发展简史》进行述评.
高素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一直是乡村旅游专业的目标和方向,如何结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突破,笔者结合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旅游地理》课程,以一次单元课的设计来阐述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意图,重点阐述了单元课的教学设计特点.
瓦尔特·辟斯顿(Walter Piston)是20世纪美国著名的作曲家与音乐理论家,他撰写的音乐理论著作《和声学》《对位法》《配器法》等被翻译成多国语言,成为广受赞誉的经典教材.其中,《和声学》更被认为是“开启了音乐理论的现代时期,就像David Thompson所指出的—其理论原则均来自\'音乐实践的观察\'.”[1]辟斯顿把各种复杂的和声理论问题化繁为简,以流畅生动的笔触写出了这本兼具学术深度与实用性的教科书.1951年,《和声学》(Victor Gollancz 1949年版)由中央音乐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