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道德有时就是种生活态度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99z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吃饭时,选择吃什么,都是有道德态度在里边的,比如我们不吃鱼翅,是为了让鲨鱼活下去,这样的道德人人都可以做得到。
  
  MM.
  昨天,我和老爸去看电影了,是一个关于阶级与贫富差异、社会公义的电影。
  那天,老爸开着BMw745的车,我穿着一件Ralph Lauren的白衬衫。我住的小镇,是全德国平均收入最高的小镇。一路上我都在想,世界上有那么多人在饿死的边缘,我们开豪华车,是不是不道德?有些人做一天的工还赚不够吃的,而我只是上学,什么工也不用做,生活舒服得像个小王子一样,我可不可以心安理得?我也知道,电视在操纵、玩弄人的思维和价值观,但我继续坐在那里看电视。我也知道,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了意义,但是我仍然享受物质的满。
  是的,我知道一些洋快餐为了生产牛肉,大面积破坏南美的原始森林,但我不会因此不去吃洋快餐;我知道非洲很多孩子死于营养不良,但我不会因此勉强自己把每一顿饭的每一个盘子舔干净。换句话说,我发现我是个百分之百的混蛋。
  我是一个“日子过得太好”的年轻人,狠狠打我几个耳光也不为过,但是至少,我清楚地看见自己的生活状态,而且至少,我并不以我的生存状况为荣。
  MM,对这个事情,你会怎么说?
  安安德烈:
  在给你写信的一周前,菲力浦的化学老师,在海啸灾难中死了,留下一个两岁的孩子。菲力浦说他教学特别认真,花很多自己的时间带学生做课外活动。说话又特别滑稽有趣,跟学生的沟通特别好,学生觉得他很“酷”,特别服他。我说,菲力浦,给他的家人写封信,就用你的话告诉他们他是个什么样的老师,好不好?他面露难色,说, “我又不认识他们。”
  “想想看,菲力浦,那个两岁的孩子会长大。再过五年他七岁,能认字了,读到你的信,知道他父亲曾经在香港德瑞学校教书,而他的香港学生很喜欢他,很服他——对这个没有爸爸的孩子会不会是件很重要的事?”
  菲力浦点点头。
  安德烈,我相信道德有两种,一种是消极的,一种是积极的。
  我的消极道德大部分发生在生活的一点一滴里:我知道地球资源匮乏,知道20%的富有国家用掉75%的全球能源,所以我不浪费。从书房走到厨房去拿一杯牛奶,我一定随手关掉书房的灯。离开厨房时,一定关掉厨房的灯。在家中房间与房间之间穿梭时,我一定不断地开灯、关灯,不让一盏灯没有来由地亮着。
  窗外若是有阳光,我会将洗好的湿衣服拿到阳台或院子里去晾,绝不用烘干机。若是有自然清风,我绝不用冷气。室内若开了暖气,我进出时会随手将门关紧。浇花的水,是院子里接下的雨水。你和菲力浦小的时候,我常让你们俩用同一缸水洗澡,记得吗?
  我曾经喜欢吃鱼翅,但是有一天知道了鱼翅是怎么来的。他们从鲨鱼身上割下鱼鳍,然后,就放手让鲨鱼自生自灭。鲨鱼没了“翅膀”,无法游走,巨大的身体沉到海底,就在海底活活饿死。我从此不再吃鱼翅。
  菲力浦说:“唉呀,妈妈,那你鸡也不要吃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大量养鸡的吗?他们让鸡在笼子里活活被啄成一堆烂肉,你说人道吗?”
  我说,我又不是圣人,我只管我记得的、做得到的。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
  你和菲力浦都会穿着名牌衣服,你们也都知道我对昂贵的名牌服饰毫无兴趣。你想过为什么吗?
  对于享受和物质,我总带着几分怀疑的距离。那天和菲力浦到九龙吃饭,在街角突然听见菲力浦说, “快看!”他指的是这样一个镜头: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弯身在一个大垃圾桶里找东西,她的整个上半身埋在垃圾桶里;刚好一辆Rolls Royce开过来,成为背景。菲力浦来不及取出相机,豪华车就开走了,老妇人抬起头来,她有一只眼是瞎的。
  香港是全世界发达社会中贫富不均第一名的地方,每四个孩子之中就有一个生活在贫穷中。我很喜欢香港,但是它的贫富差距像一根刺,插在我看它的眼睛里,令我难受。但是,我能做什么呢?我不能给那个瞎了一只眼的老妈妈任何东西,因为那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我能做什么呢?
  我写文章,希望人们认识到这是一个不合理的社会结构。我演讲,鼓励年轻人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改造社会的首要任务。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拒绝奢华,崇尚简单,以便于“对得起”那千千万万被迫处于贫穷的人,但是我不会加入什么扶贫机构,或者为此而去竞选市长或总统,因为,我的“道德承受”也有一定的限度。我也很懦弱,很自私。
  在你的信中,安德烈,我感觉你的不安,你其实在为自己的舒适而不安。我很高兴你能看见自己的处境,也欢喜你有一份道德的不安。我记得你七岁时,我们在北京过夏天。我给你和菲力浦一人买了一个蟋蟀,挂在脖子上。到了一片草坪,你却突然下车,要把竹笼里的蝈蝈放走,同时坚持菲力浦的也要释放。三岁的菲力浦紧抱着蝈蝈怎么也不肯放手,你在一旁求他:“放吧,放吧,蝈蝈是喜欢自由的,不要把它关起来,太可怜了。”
  我想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到你的性格特质。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的,也有七岁的孩子会把靖蜓撕成两半,或者把猫的尾巴打死结。你主动把蝈蝈放走,而且试着说服弟弟也放,就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已经是一个积极的道德行为。
  所以,能不能说,道德的行使消极或积极存乎一心呢?我在生活层面进行消极的道德——不浪费,不奢侈,但是有些事情,我选择积极。譬如对于一个说谎的政府的批判,对于一个愚蠢的决策的抗议,对于权力诱惑的不妥协,对于群众压力的不退让,对于一个专制暴政的长期抵抗,都是道德的积极行使。是不是真有效,当然是另一回事。
  事实上,在民主体制里,这种决定人们时时在做,只是你没用这个角度去看它。譬如说,你思考投票给哪一个党派时,对于贫穷的道德判断就浮现了。哪一个党的经济政策比较关注穷人的处境,哪一个党在捍卫有钱阶级的利益?你投下的票,同时是一种你对于贫富不均的态度的呈现。这些国家里的人民,准许,或说要求,他们的政府把大量的钱,花在离他们很遥远但是贫病交迫的人们身上。他们不一定直接去捐款或把一个孤儿带到家中来抚养,就凭一个政治制度和选票已经在进行一种消极的道德行为了。你说不是吗?
  所以我不认为你是个“混蛋”,安德烈,只是你还没有找到你可以具体着力的点。但你才十八岁,那个时间会来到。
  当你必须决定自己行不行动,如何行动,那个时刻会来到。而且我相信,那个时候,你会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不做什么,做不到什么。
  MM
其他文献
多动症孩子上课时自己不能控制地走神,不由自主的生气、发火,做作业一边做一边玩,老师天天批评,同学们不愿意和他一起玩,在学校没有朋友。家长在家又打又骂,多动症孩子路在何方?  抽动症的孩子频繁的不由自主的眨眼、清嗓子、吸鼻、咧嘴、扭脖子、上课时发怪声??同学们纷纷模仿、嘲笑,抽动症的孩子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们何时在学校露出灿烂的笑容?  自闭症患儿不说话、不社交,甚至智力低力,他们生活在自己的世界
期刊
之前,我们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为什么会沉迷网络游戏。  之后,我开始坐下来,陪伴孩子——    初二的儿子小西居然沉迷网络,我和老公几乎崩溃了,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我们家里?  我是名高校教师,名牌大学博士,老公是党政机关的部门负责人,儿子小西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不错,已长到1米70。在外人看来,是事业有成、幸福无忧的家。可偏偏孩子出了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一天夜里,我正睡得迷迷糊糊,被老
期刊
《最家长》一岁啦,  和《最家长》一起诞生的宝贝也一周岁啦。宝贝的妈妈也是我们的读者呢!    婉晴妈妈李海燕:  真快呀,我家婉晴已经周岁啦!为什么给宝宝起名叫晴晴呢?就是希望她是个阳光女孩,温暖自己也温暖身边的人。  婉晴每个开心笑容,每次撇着小嘴哭泣,都牵动着我内心最柔软的深处。大男子主义的老公也有细腻的时候,每天进门先抱抱亲亲,睡觉前贴在宝宝的小脸蛋上听着均匀的呼吸,忍不住亲下再亲下。我们
期刊
再婚男女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总在不知不觉中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这看起来是件好事,效果却适得其反。    2010年3月的个夜晚,出租车司机张大姐拉着个小伙子,经过条偏僻小路时,小伙子要求张大姐停车。凭经验,张大姐意识到可能遇到劫匪,便偷偷给同事发了求助短信。一个小时后,小伙子从怀里掏出了匕首,朝张大姐扎过来。张大姐边躲闪,他边问:“你是要钱呢,还是要车呢?”劫匪摇摇头说:“我什么都不要
期刊
有一种节俭叫浪费,过度的节俭就浪费了孩子的学习精力。更可怕的是——    农民是不会吝啬把种子交给土地的,否则就不要期待收获。即使是遇上天灾,没有收成,第二年依然要把种子交给土地。养育孩子更不能吝啬投资。俗话说:“惜钱莫教子,护短莫投师。”可是很多家长在应该节俭的地方花得比谁都多,在孩子的教育上反而不舍得花钱,为了节省点小钱反而把重要的事情搞糟。  许多家长嘴上说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舍得投资,从来不
期刊
2至6岁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上幼儿园是宝宝很重要的一个成长过程。如何为孩子选择家合适的幼儿园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呢。    一、是否要选择有名的幼儿园?    名气大的幼儿园,大多有较好的教育理念和规范的管理措施。但是名园由于生源较多,收费也相对较高,而且有些名园还需要收取赞助费,所以选择名园必须考虑家庭的经济条件。同时,能够进名园的孩子家庭条件往往较好,或者家
期刊
妈妈一般都要求女孩温柔体贴,也就是要把女孩子培养得“像个女孩子的样儿”。  不过,妈妈的这个要求却不太容易说清楚。估计也就是女儿小的时候就给她买绘本和洋娃娃,让她安静地玩耍,不要像男孩子那么闹腾,同时也绝对禁止女孩做危险的事情,要求女孩说话也要文雅些,如果女儿有粗野的行为比如爬树什么的,肯定会挨训。  位妈妈给我讲了这样个故事,她有三个孩子,两儿女,女儿最小。  “我们一直都想要个女儿,很希望她能
期刊
一天早晨上班的路上,我遇见个妈妈正在给个两岁多的孩子买饼吃。孩子要拿着整张饼吃,妈妈不让,说:“你吃不了这么多,这样会浪费的。”可孩子抓着饼死死不放手,说:“我能行,我能行。”妈妈就是不给他。孩子哇哇大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贪心呢?都说了你吃不了了,真不听话。”  母亲以为孩子很贪心,一个饼吃不完,却要整块的,这其实是妈妈不懂孩子的心理造成的。  在蒙特梭利幼儿园的好多孩子身上
期刊
让孩子目睹父亲如何通过正常劳动,将一贫如洗的家变得富有。是最好的励志故事和人生榜样。    由于可以自选汽车牌照号码,所以北京牌照尾数是8的汽车数量大大高于尾号为其它数字的车辆。于是,在禁止尾号为8的汽车上路那天,北京交通状况出奇得好。  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想获得人生成功,所有家长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功。成功有没有秘诀?秘诀就是独辟蹊径,与众不同。从众心理是妨碍人生成功的拦路虎,创新的基础是和别人
期刊
善于管理情绪的人,更容易保持平静和愉快,不会长久地陷入恐惧或者伤感当中,即使遭遇低潮也会乐观地应对,能承担压力。这样的能力,决定了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功,这种能力是需要从小培养的。跟孩子起学习情绪管理吧,补上我们童年缺失的这课。给情绪起个名字  孩子认识情绪,就像认识苹果,桌子,皮球一样,把一件东西和一个名词对号入座。当妈妈询问:“宝宝今天玩得定很开心吧?”——孩子就会知道,这种很舒服、让人轻飘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