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量词“位”感情色彩的历时考察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s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拟探究个体量词“位”感情色彩的历时演变,并在行文中对“位”作为量词开始出现的时间进行了简单的论述。通过对文献的详细检索,发现就其所能称量的范畴而言,量词“位”自唐代产生至民国时期,经历了一个由窄到宽的变化过程。同时,“位”的感情色彩也由“尊贵”义变为了“尊敬”义。
  关键词:量词 位 感情色彩 尊贵 尊敬
  以往,关于量词“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现代汉语共时平面下“位”的称量范围和感情色彩的探讨,大体形成两派对立观点。一派认为“位”表“尊敬”义由来已久,当前“位”存在严重的混用滥用现象,如邹光椿《“位”,应适其位》,李少丹《“位”的用法再探讨》;另一派认为“位”表谦敬,更多只是礼貌用法,目前汉语中量词“位”的广泛运用并非“使用混乱”,而是有着坚实的修辞表达效果的支撑,如戚晓杰《关于量词“位”规范性的思考》和《也谈量词“位”的语义特征》。二是量词“位”的历时研究,如万久富《量词“位”的历时考察》,张惠强《个体量词“位”的源流及演变探析》。三是有关量词“位”和其他个体量词的对比分析,如俞燕《谈量词“个”与“位”》,吕红梅《量词“个”与“位”的用法对比考察》,田鑫《由“个”“条”“位”谈个体量词的泛化》。
  此外,量词系统的断代研究,其中有涉及量词“位”的考察,①但迄今为止,量词“位”感情色彩的历时研究尚不足。本文尝试对个体量词“位”的感情色彩进行历时考察。为了行文清楚,将按时间次序进行叙述。
  一、唐以前
  “位”本同“立”,甲骨文(立)表示一人站在地上形,既表示站立,又表示人站立的位置。后为分化字义,篆文另加义符(人)专用于表示“立”的名词义“人站立的位置”,写作(位)[1]。“一般说来,单位词由普通名词演变而来,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2]“位作为量词是由位次义转来。一人占一个位次,所以称人可以称一位。”[3]《说文解字注·人部》:“列中庭之左右谓之位,从人立。庭当作廷,字之误也。廷,朝中也。《释宫》曰:‘中庭之左右谓之位。’郭云:‘羣臣之列位也。’”[4]由上可知,“位”本是名词,本义为“朝廷中站立的位置”。之后引申为“爵位、官位、职位”,特指“神位、王位”,进而又引申出“名分、地位”之义。可见,“位”的名词义多与神袛统治阶级(权贵)相关,有尊贵的色彩义。
  “位”由名词发展为量词的判断标准有两方面:第一,“位置义”完全虚化;第二,“[数+量]+名”结构出现,名词可在[数+量]的前面或后面。②两者必须同时满足才可说“位”已是量词。中国基本古籍库和汉籍检索第四版,唐以前的语料未能发现“位”作为量词的支撑语料。③所以说“位”开始作为个体量词出现不会早于唐代。
  二、唐五代时期
  唐五代时期,“位”作为量词开始出现,但用例较少。
  (一)名+[数+量]
  (1)而剑履间健者犹数百位,尚不能为国家出力以断佞臣头。复何南昌故吏愤愤于其下,得非南昌远地也。(罗隐《梅先生碑》)④
  “剑履间健者犹数百位”是“名+[数+量]”而非“名1+[数+名2]”,原因在于这里的“位”已不是实在的“位置”义,而是只表单纯的称量单位。《孟子·万章下》:“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其中,“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才是“名1+[数+名2]”的结构,“位”是“爵位”之义。“剑履上殿”指经皇帝特许,重臣上朝时可不解剑,不脱履,以示殊荣,亦省作“剑履”[7],与下文地位不那么高的“故吏”对比,所以,这里“位”有“尊贵色彩”义。
  (二)[数+量]+名
  (2)写本比校了。不审事注而已。二位僧正宽圆本也。(《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3)藤原氏先后太政大臣及皇后先妣从一位橘氏太夫人之灵识,恒奉先帝而陪游净土,长顾后代而常卫圣朝。”(《全唐文拾遗·卷七十二》)
  “二位僧正宽圆本”和“一位橘氏太夫人”,标准的“数量名”结构出现了。王力先生曾指出:“这是很重要的转变,可以说是一种飞跃。当数词和单位词放在普通名词后面的时候,它们的关系是不够密切的;后来单位词移到了名词前面,它和名词的关系密切起来。”[1]《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记录的是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行历和见闻,既然是入唐求法,自然认为唐朝僧人的地位是很高的。“橘氏”是日本平安朝的大姓,皇族的后裔,又是“太夫人”地位尊贵显而易见。所以,这两处“位”都有“尊贵色彩”义。
  由上述可知,量词“位”由名词“位”演变而来,“位置”义虚化后,“尊贵色彩”义留存,称量对象为统治阶级。
  三、宋金时期
  (一)名+[数+量]
  (4)若说君臣五位,直如纸马过江。(《五灯会元·卷第十二》)
  据王远明对《五灯会元》中量词的穷尽性调查统计,共发现量词“位”12例,并且都表“尊敬”义[8]。我们认为“位”有“尊贵”色彩,因为“君臣”更显著的特征在于阶级地位,至少在这个时期“敬义”并不凸显。
  (二)[数+量]+名
  (5)师颂洞山五位王子。(《五灯会元》卷五)
  (6)且点请两位官员相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戏·张协状元》第四十八出)
  “王子”和“官员”同样地位尊贵,“位”有尊贵色彩。
  (三)[数+量]+Φ
  (7)一笑樽前,数雄甲辰,几位上台。(《全宋词·王迈·沁园春》)
  (8)衣见乃问:“洞山五位君臣,如何话会?”师曰:“我这里一位也无。”(《五灯会元》第十四卷)
  “几位”“一位”省略了名词中心语,是“数量名”结构的“省略”形式,它的出现更能体现“位”作为量词的本质——计数功能。《沁园春》是南宋诗人王迈讽刺当时黑暗政治的代表作,他为人刚直敢言,“几位”指代当政者。“一位”指称上文的“君臣”。   总的来看,量词“位”在宋金时期延续了唐代以来的尊贵色彩,称量对象仍是统治阶级。
  四、元明清时期
  (一)[数+量]+名
  (9)二位尊先生典谒者,来时以尘冗未遑诣门。(李继本《一山文集》卷八)
  (10)这敬济……向前说:“等我送二位娘。”(《金瓶梅》第二十五回)
  (11)那婆子丫头都笑道:“奶奶的两位妹子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还有一位爷,说是薛大爷的兄弟……”(《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本已表敬的“先生”前再加上“尊”,尊贵义更浓。在《金瓶梅》中用“娘”表示对主母的尊称,此义很可能是从“母亲”义引申来的[9]。《红楼梦》中,只有主子小姐和一些有体面的丫环才被称呼为“姑娘”,一般下人中的青年女子都是直呼其名的[10]。这里的“一位姑娘”是宝钗的妹妹,自然算作主子。“妹子”只是普通的亲属称谓词,称“位”是受前面定语“奶奶的”影响,主子的妹子也是主子。
  (二)[数+量]+Φ/[Φ+量] +名
  (12)余之介佐二人,参贰二人,暨余共五位。(都经《芦台记》)
  (13)掌柜的说:“在这儿,在这儿! 你老啥事?”那人道:“你这儿有位铁爷吗?”(《老残游记》第四回)
  元明清时期,“数量名”结构的省略形式更加丰富,除“省名”外,还出现了“省数”,并且可与形容词、副词、代词等搭配使用,见下文。“在中古以后,单位词前面的数词如果是‘一’,这‘一’字往往可以不用。”[1]“有位”即“有一位”的简略用法,是量词“位”发展成熟的表现之一。“介佐”“参贰”是部下、僚属之义。“铁爷”是地位高的人。
  (三)形容词/副词+{[数+量]+名}⑤
  (14)真个好一位小娘子呵!看他仪容娇媚……如几层清水彻底。(《琵琶记》第三出)
  (15)林冲大叫道:“……弟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水浒传》第十九回)
  (16)范进道:“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儒林外史》第三回)
  “娘子”并非“老婆”之义,年轻一些的可称“小娘子”。赵翼《陔除丛考·小姐》:“今南方络绅家女多称小姐,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一直到明代,“娘”仍为褒义词,如《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为官宦之女。《水浒传》第十九回,即林冲水寨大并火这一节,吴用计激林冲火拼王伦,林冲仗义,杀死王伦,吴用要林冲坐第一把交椅,林冲辞之。这里的“众位”是林冲对晁盖等人的尊称,与前面的“弟有片言”相对照。“大老爷”是对地位高的人的称呼。
  (四)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数+量]+名}
  (17)这一位老将军,姓秦字叔宝……甚有汗马。(《全元杂剧·杨梓·功臣宴敬德不伏老》)
  (18)铁尚书道:“左右也是死数,不必寻他。”这两位小姐也便哭泣一场。(《型世言》第一回)
  (19)元帅道:“但不知哪位将军是仙师的高徒?”(《七剑十三侠》第133回)
  “将军”是身份地位高者。《型世言》为明代崇祯年间刊行的话本小说集,“小姐”古今词义经历了很大的变动,曾指称地位身份低下的女子,大概自元代以后小姐成了对社会地位比较高的未婚女子的专门称呼语,而且其中的意味也逐渐完全转变为恭敬了[11]。
  可见,元明清时期量词“位”进入了成熟发展期,特别是在元曲和明清白话小说中,不仅数量明显增多、形式更加多样,并且沿袭了宋以来量词“位”的尊贵色彩义,称量对象也基本没有越出统治阶级的范围,但“位”所称量的统治阶级的范围在扩大,由君王重臣到一般的统治阶级,如“小娘子”“小姐”。
  五、民国时期
  (一)[数+量]+名
  (20)至于屈原呢,他是一位贵族。(《梁启超文集·屈原研究》)
  (21)在那儿她见到两位年轻人,一位姓周,一位姓郑,才貌相当,都是姑表姨表亲。(《古今情海·奇女子》)
  (22)程氏的公婆年岁很大,且家中贫穷,两位老人怕程氏受拖累,便劝她改嫁。(《古今情海·我心熬得如铁》)
  “贵族”,统治阶级;“年轻人”“老人”,一般的社会群体。这三个词都用了“位”,反映了民国时期“位”的称量对象仍在进一步扩大。
  (二)[数+量]+多层修饰语+名⑥
  (23)他是一位极热肠的人,又是一位极有脾气的人。(《梁启超文集·情圣杜甫》)
  (24)一天晚上,赵源又到门外闲逛,忽然看见一位身穿绿衣,头结双鬟的女子从东款款而来,年纪不大。(《古今情海·绿衣人》)
  (25)据说北京近来有个制酒公司,是几位外国留学生创办的,他们卑礼厚币,从绍兴请了一位制酒老师傅来。(《梁启超文集·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26)云麟道:“原来鹏翥先生是一位报馆大主笔,失敬失敬。(《广陵潮》第四十二回)
  进入民国时期,“数量名”结构的突出变化就是名词前,往往会加入较多的修饰语,层次更加丰富,也可以看作是量词结构的近一步发展。例(21)中的“人”指代“杜甫”。“杜甫”“制酒老师傅”“报馆大主笔”“外国留学生”都属于在某个领域有突出表现的人。“女子”为一般的社会群体。
  (三)[数+量]
  (27)卜书贞又笑道:“好姑娘,你也怪可怜的……咱瞧着那边两位,也不是——好讲话的。(《广陵潮》第三十一回)
  (28)你们府上三位产妇,一位已经平安了。(《广陵潮》第九十五回)
  《广陵潮》这两则语料中的“位”指代的都是封建大家庭中的太太,含有尊贵色彩。
  民国时期,“位”的称量对象有变化。唐五代至元明清期间,量词“位”的称量对象都固定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比如:王子、官员、老爷,包括“小娘子”“小姐”“姑娘”等也都是那个时代对大家闺秀的称谓。而民国时期,“位”除了用于统治阶级,如“贵族”、封建大家庭的“太太们”,还可用于某个领域中地位较高,有突出表现的人,如“报馆大主笔”“制酒老师傅”,以及一般的社会阶层,如“年轻人”“老人”和“女子”。   综上所述,量词“位”的称量范围在逐渐扩大:从君王重臣→一般的统治阶级→某个领域地位较高的人→一般的社会阶层,同时,“位”的感情色彩也在变化,见下图: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背景下,只有统治阶级才有资格拥有“位置”,讲究“位置”,平民百姓没有社会地位,所以象征权力身份,具有尊贵色彩的量词“位”自然只属于统治阶级,用不用“位”的着眼点在于阶级地位的高低,其敬义不突出,如例(1)中的“剑履间健者”、例(7)中的“几位”,当政者是明显被讽刺的对象。
  进入民国以后,思想解放运动逐渐唤醒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和平等观念,一切人类的意识观念都会在语言上有所体现,曾专属于统治阶级的量词“位”在平等民主的社会意识驱动下,逐渐突破了地位的严格限制,称量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社会中非贬义的对象,“尊贵”色彩义迅速弱化,甚至消失,“位”开始表现出“尊敬”色彩义,具体到应该表敬的有突出表现的对象时,为“强敬义”,如“报馆大主笔”“制酒老师傅”;涉及无需表敬的对象时,为“弱敬义”,受礼貌原则的影响,如“年轻人”“老人”和“女子”。
  总之,个体量词“位”自唐五代至元明清这一阶段,敬义不突出;民国时期,敬义凸显,发展成了一个完全意义上的敬词。“尊贵”义受限于客观的身份地位,而“尊敬”义源于人的主观判断,正因如此,“位”表“尊敬”色彩义时,前面往往会有多层的褒义或中性的修饰语,而表“尊贵”色彩义时,“位”前极少出现修饰语。
  附注:
  ①赵中方《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宋元个体量词的发展》、刘月艳《宋代名量词研究》、邓帮云《元代量词研究》、彭文芳《元代量词研究》、叶桂郴《明代汉语量词研究》等。
  ②汉语计数结构经历了“名+数→名1+[数+名2]→名+[数+量]→[数+量]+名”的历时形成过程[5]。中间两个阶段难以区分,需要进一步判断数词后的名词是否已虚化。
  ③刘世儒先生认为“位”开始作为个体量词出现是在魏晋南北朝,主要用于计量人[3]。但麻爱民先生在《汉语个体量词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中指出,刘世儒先生《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中给出的“位”作为量词产生在魏晋南北朝的两个例证是存在问题的。第一个例证——“徙者数位,尽为蒲人”(《搜神记》卷一),此例并非出自二十卷本《搜神记》卷一,而是出自《洛阳伽蓝记》卷四,原文作:“从者数人,尽化为蒲人。”[6]第二个例证——“不知此二位与君复各是异职否耳。”(《真诰·阐幽微》),刘世儒先生误将注释语当作正文。《真诰》实为梁代陶弘景所作,不过这个例子并非《真诰》正文,而是《真诰·阐幽微》(第十六卷)中“荀顗为太山君”下的注释语,为《四库全书》整理者所加[6]。
  ④文中所列古汉语语料来自中国基本古籍库和汉籍全文检索第四版,现代汉语语料来自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网络版)。
  ⑤“{[数+量]+名}”包括“[数+量]+Φ”“[Φ+量]+名”“[Φ+量] +Φ”,下同。
  ⑥“多层修饰语”指名词前,除去数量短语之外,有两个以上的修饰限定语。前面的“[数+量]+名”结构中,名词前也不乏修饰语,不过都是一层,如“大老爷”“尊先生”。所以没有另作分类。
  参考文献:
  [1]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84-285.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279,282.
  [3]刘世儒.魏晋南北朝量词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5:164.
  [4]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0:371.
  [5]吴雅云.汉语个体量词“数+量+名”结构的历时形成过程[J].汉
  语学报,2014,(3):89-90.
  [6]麻爱民.汉语个体量词研究中的语料使用问题[J].中国语文,
  2010,(2):171.
  [7]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752.
  [8]王远明.《五灯会元》量词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硕士学位论
  文,2006:22-23.
  [9]陈亚芩.“娘”“孃”二字的历史演变及相互关系[J].励耘学
  刊(语言卷),2011,(2):87.
  [10]陈建萍.真“姑娘”,假“姑娘”?——《红楼梦》中“姑娘”
  称呼语的语义语用辨析[J].红楼梦学刊,2006,(2):306.
  [11]刘晓玲.浅论称呼语“先生”“小姐”的历史发展[J].语言
  研究,2002年特刊:158.
  (李晨溪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
其他文献
我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建立随机生产可能集,并推出此集上的一些性质,从而在拟平稳模型里简化了类似结果的证明.
组合电收尘就是把电力和离心力组合成旋风收尘器,把电力,重力和惯性力组合成电抑制收尘器,把“空间凝聚”和“电场凝聚”组合成电凝收尘器,然后把上述三种复式收尘器组合成一体,组
综述了致病疫霉(Phytohthora infestans)对内吸性杀菌剂甲霜灵、霜脲氰和保护性杀菌剂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抗性研究进展,总结了当前用于防治晚疫病的药剂种类并提出了抗性治理策
本文研究经济环境下引入投资的古典风险模型的破产概率,在保险公司有风险投资的情况下,利用鞅方法我们得到了调解系数方程和破产概率的上界.
对用TDR法、中子法和重量法测得的土壤水分含量观测值的比较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和测量时间的变化,中子法的平均测定误差为3.76%,TDR法为3.59%。并且这2种方法的土壤水含量观测值的时空变化和重
为使农业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迅速推广,以指导农民科学种田,本研究在Windows98平台上,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及VC++语言设计并实现了基于知识和数学模型的农业专家系统生成工具AE
厦门特区供水一期工程(水源、输水工程)完工投产后,源水采用管道全封闭输送,比原来的明渠、源不水质有很大的提高,减少了二次污染,经济效益用环境效益显著。
水质的化学需氧量(Cr法)的测定,根据国家标准《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重铬酸盐法》(GB11914-89),在水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铬酸钾溶液,并在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催化剂,经沸腾回流后,以1,10-菲绕啉为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铬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整个回流过程需约2小时,耗时又耗能。为此我们对回流时间与COD测量值的对比实验,认为回流时间可适
分析了英国近几年来环境评价的新动态,其环评内容包括评价项目的投标竞争机制,评价标准的选择以及评价重点的转移。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潮褐土中Cd、Zn、Pb复合污染对油菜的影响。结果表明,Cd、Zn协同使产量降低,而Pb却使油菜产量有所增加,其对产量的影响顺次为Zn〉Cd〉Pb。Cd、Zn、Pb在油菜体内的积累除了受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