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方发现了透闪石质玉,新产地透闪石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虽然为透闪石,但在矿物组合特征以及结构特征方面,与传统概念的和田玉/软玉有一定的差异。GB/T16553-2010《珠宝玉石鉴定》中,和田玉/软玉的矿物成分描述为"主要由透闪石、阳起石组成,以透闪石为主",结构描述为"晶质集合体,常呈纤维状集合体",对其中透闪石含量及结构没有界定。如何客观准确地给这些以透闪石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定名,是国内珠宝检测机构的一个难题。本文系统总结了透闪石质玉中透辉石、碳酸盐、阳起石、石墨、铬铁矿、黄铁矿、石英、斜长石、蛇纹石、绿帘石、绿泥石、褐铁矿(针铁矿)、磷灰石、硅灰石、石榴石、榍石、磁铁矿、锆石等副矿物的性质及其在透闪石质玉中出现的情况,分析了这些矿物的生成顺序及交代关系,讨论了这些副矿物对玉石品质及定名的影响。如果透闪石质玉中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和透辉石等次要矿物以围岩的形式存在于玉石中,且不影响玉石部分的性质,可以不参与定名;如果碳酸盐矿物和透辉石与透闪石相对均匀地混合分布在一起,影响了玉石的性质,那么碳酸盐矿物与透辉石就应参与玉石的定名;阳起石、石墨、铬铁矿、黄铁矿、石英、斜长石、蛇纹石、绿帘石、绿泥石等次要矿物,当含量低于一定量时,虽会影响玉石的部分性质(颜色、局部外观),但是玉石的主体性质不会发生变化,可以不参与玉石的定名,对于部分次要矿物(如黄铁矿),可附注说明矿物种类;褐铁矿、磷灰石、硅灰石、石榴石、榍石、磁铁矿、锆石等微量矿物,一般不会影响玉石的性质,可不参与定名。综上所述:(1)副矿物以包裹体(独立矿物)形式分布于透闪石质玉中,不影响玉石主体性质,可定名和田玉/软玉,附注说明副矿物的名称;(2)副矿物以围岩的形式出现在透闪石质玉中,不影响玉石物理性质,且整体以玉石为主,可定名和田玉/软玉,附注说明围岩的名称;(3)副矿物与透闪石混合分布在透闪石质玉中,不影响玉石的物理性质,可定名为和田玉/软玉;(4)副矿物与透闪石混合分布在透闪石质玉中,影响了玉石的物理性质,建议定名为"透闪石质玉",附注说明副矿物名称。本研究有助于珠宝检测行业制定科学的和田玉定名规则,有益于珠宝企业正确评价和田玉的品质级别,对和田玉加工企业也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