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仙镇木版年画传统文化内涵与当代审美困境探析

来源 :艺术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o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仙镇木版年画从色彩、构图与形象上都包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但在现代技术发展及审美变迁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市场.探寻其背后的原因可见,由于时代审美风尚变迁和人们的审美心理改变,朱仙镇木版年画不再具有传统的情感寄托价值,年画背后所体现的“人—物”情感连接在现代社会遭遇断裂,这也使朱仙镇木版年画陷入当代审美困境.作为中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朱仙镇木版年画在当下的传承者也正积极寻求创新,力求走出当下的审美困境,使非遗文化重新焕发现代活力.
其他文献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以患癌少年韦一航与患癌少女马小远的青春爱情故事为主线,透视出两个当代中国抗癌家庭的日常生活风景.在这部“绝症青春片”中,导演韩延进行了一种有益的现实主义探索,揭示出中国式亲子关系的复杂性与当代性.从理性“鸡汤”到清醒造梦,电影成为了一则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国民心理寓言.经由“小红花”这一核心意象,我们得以洞见电影真正的情动机制:分享艰难.
博物馆作为重要的文化机构,其发展经历了“宗教化—社会化—媒介化”的过程.从新博物馆学开始重视人在博物馆中的媒介地位,观众与博物馆的媒介关系从接受性到参与性,未来也许能发展到创造性.在由新媒介技术缔造的后博物馆媒介景观中,“沉浸式”的观展体验让观众通过“统觉”系统全方位与作品进行互动,形成博物馆发展新的潮流.然而,在一片欣欣向荣的媒介化进程中,必须要注意到由此可能产生的媒介伦理问题,人的存在性将在这种全包裹式、全触动式的影像体验中被吞噬.
清谈作为魏晋时期士族群体的重要文化活动,具有多重属性和研究路向:一是政治属性,着重探讨清谈与魏晋政治的关系问题;二是哲学属性,即把清谈作为魏晋玄学的生发途径;三是审美属性,主要关注清谈的审美特征和艺术精神,这是目前魏晋清谈研究值得深入的话题.本文尝试在中西美学的比较与对话中全面地概括和提炼魏晋清谈的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其一,魏晋清谈将求知与求美相结合,在理趣的驱动下,以探求玄理寻求精神愉悦;其二,魏晋清谈具有创造精神,以玄理与辞采的双重创新满足人们的审美期待;其三,魏晋清谈是一种综合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