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统计工作是对高等学校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但受到各种因素限制,统计工作并未得到应有重视。本文从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入手,详细阐述了问题产生原因,并提出加强高校统计工作的相应建议。
【关键词】高校;统计;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做好高校的信息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统计工作主要是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高校工作基本情况,掌握和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水平,制定高等教育决策和编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高校领导制定本校未来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共统计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勉强应付、按需报数”等问题,已经逐渐背离了最初《统计法》中所要执行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因此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申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思考并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高校逐渐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一方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随着高校扩建和教育发展,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余地将逐渐增加,各高校间招生也呈现竞争态势。高校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全面和科学的反映本校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并通过精准分析结果,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打造特色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学校资产等情况进行如实统计,并按教委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相关基本办学指标及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进行测算,使校领导全面掌握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兄弟院校改革发展动态,全面评价本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便学校认清位置,明确改革目标,争取在办学质量、办学方法上日新月异,不断进取;第三,可以为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为有关领导和各部门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如利用数据可以更新学校首页的“学校概况”信息、进行有关报表的填报等,此外不仅有利于历史资料的累计和保存,也可以提高办公、办事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二、高校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确实落后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适应高校精细化、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领导对于高校统计工作认识存在局限性,认为只是单纯的填写表格的简单工作,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和提高并无关系,又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而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统计人员自身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法制观念不强,依法统计意识不够,观念无法更新,视野无法拓宽,统计工作上层次上台阶更无从谈起。
(二)工作素质不高。首先,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一部份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从目前高校的统计力度来看,一般是在有关部、处设立兼职统计人员或临时统计人员。这些人员因为还涉及其他工作内容,统计工作为偶尔的一个分支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无法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法钻研统计业务。因此只能应付报表,谈不上统计调查,更不用提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统计组织管理分散,系统性不强。高校统计按照调查周期和调查内容分为不同类型的报表,彼此间有联系,有区别,是对高校不同侧面的反映。大致看上去是各部门相互协作,互相促进行政完整的数据系统。但是由于协调与监督不明,导致同一统计数据往往不同,并且重复调查、交叉统计现象严重,信息的可信度也很难保证。
三、加强高校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普法宣传,提高重视程度。《统计法》的社会认知度,是衡量统计法贯彻执行的情况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教育统计工作的不到重视,统计违法较普遍,已成为有效开展统计工作的难点问题。因此,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引起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画册等媒介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也可以结合法制宣传日开展专题图片展,以邀请校领导参加观展的方式,提高公众对依法统计工作认识。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统计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高校统计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统计资格职业证书,容易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数据逻辑关系把握不清,统计报表让人担忧。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学校对统计人员可以组织多样式的专业培训。可以定期选派专兼职统计人员赴统计专业培训资格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较强高校间统计工作交流,取长补短。
(三)加大检查力度,保证数据真实可信。目前高校统计工作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各高校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监督措施,统计数据难免失真。学校层面应加大检查力度,可以召开集体会议,强调高校统计工作重要性,也可实施突击检查。
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应顺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求,严格遵守《统计法》相关法规,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为高校转型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校;统计;建议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做好高校的信息统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统计工作主要是为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时了解高校工作基本情况,掌握和分析高等教育发展趋势与水平,制定高等教育决策和编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为高校领导制定本校未来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目前高校共统计工作存在“重视不够、勉强应付、按需报数”等问题,已经逐渐背离了最初《统计法》中所要执行的根本依据和行为准则,因此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有必要重申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思考并解决现有问题的一些方法。
一、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近年来,全国高校逐渐建设成为综合性大学,逐步扩大办学规模,一方面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随着高校扩建和教育发展,考生选择学校和专业的余地将逐渐增加,各高校间招生也呈现竞争态势。高校只有掌握了及时、准确、全面和科学的反映本校基本情况的统计数据,并通过精准分析结果,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打造特色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对现有办学条件、学术地位、师资力量、科研水平和学校资产等情况进行如实统计,并按教委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相关基本办学指标及监测办学条件指标进行测算,使校领导全面掌握学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势与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第二,密切联系兄弟院校改革发展动态,全面评价本校与其他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科研成果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以便学校认清位置,明确改革目标,争取在办学质量、办学方法上日新月异,不断进取;第三,可以为各职能部门的日常业务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以及为有关领导和各部门提供所需要的资料、数据,如利用数据可以更新学校首页的“学校概况”信息、进行有关报表的填报等,此外不仅有利于历史资料的累计和保存,也可以提高办公、办事效率和精细化管理。
二、高校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应当看到高校统计工作的现状,确实落后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不能适应高校精细化、现代化管理的需要,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重视程度不够。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领导对于高校统计工作认识存在局限性,认为只是单纯的填写表格的简单工作,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完成和提高并无关系,又不能为学校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因而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必要的支持。另一方面是统计人员自身对统计工作的不重视,法制观念不强,依法统计意识不够,观念无法更新,视野无法拓宽,统计工作上层次上台阶更无从谈起。
(二)工作素质不高。首先,统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亟待加强。一部份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奉献意识与敬业精神欠缺,业务上不精益求精,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统计人员队伍不稳定,从目前高校的统计力度来看,一般是在有关部、处设立兼职统计人员或临时统计人员。这些人员因为还涉及其他工作内容,统计工作为偶尔的一个分支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无法专心从事统计工作,更无法钻研统计业务。因此只能应付报表,谈不上统计调查,更不用提对数据进行分析。
(三)统计组织管理分散,系统性不强。高校统计按照调查周期和调查内容分为不同类型的报表,彼此间有联系,有区别,是对高校不同侧面的反映。大致看上去是各部门相互协作,互相促进行政完整的数据系统。但是由于协调与监督不明,导致同一统计数据往往不同,并且重复调查、交叉统计现象严重,信息的可信度也很难保证。
三、加强高校统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普法宣传,提高重视程度。《统计法》的社会认知度,是衡量统计法贯彻执行的情况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教育统计工作的不到重视,统计违法较普遍,已成为有效开展统计工作的难点问题。因此,要加强普法宣传力度,引起学校领导及各部门对统计工作的高度重视。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宣传画册等媒介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也可以结合法制宣传日开展专题图片展,以邀请校领导参加观展的方式,提高公众对依法统计工作认识。
(二)加强专业培训,提高队伍素质。《统计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目前高校统计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统计资格职业证书,容易对统计指标理解不透,数据逻辑关系把握不清,统计报表让人担忧。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学校对统计人员可以组织多样式的专业培训。可以定期选派专兼职统计人员赴统计专业培训资格的学校进行培训学习,也可以较强高校间统计工作交流,取长补短。
(三)加大检查力度,保证数据真实可信。目前高校统计工作是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各高校独立完成。由于缺乏监督措施,统计数据难免失真。学校层面应加大检查力度,可以召开集体会议,强调高校统计工作重要性,也可实施突击检查。
在新时期,高校教育统计工作应顺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求,严格遵守《统计法》相关法规,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三大职能,为高校转型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