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cqu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随机临床对照研究。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27例34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治疗组行以穹窿部为基底保留角膜缘部分结膜的球结膜切口,对照组行以角巩膜缘为基底的球结膜切口,比较两种不同结膜切口小梁切除术的优缺点。

结果

术前两组眼压、年龄等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耗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压与自身术前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相同时间点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视力、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浅前房的发生率及房角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手术方法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以穹窿部为基底保留角膜缘部分结膜的球结膜切口具有操作较简单、手术野暴露好、组织损伤少及省时等优点,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评价一种新型读写电子助视器在低视力患者近视力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两眼最佳矫正远视力均<0.3且≥0.05低视力患者30例(60只眼),分别检查其在不使用及使用读写电子助视器(专利号:ZL200720120147.X)时近视力,并分别记录30 cm阅读距离时单、双眼使用该读写电子助视器阅读宋体5号字时的阅读成功率及阅读速度
【摘 要】目的: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学影像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X线检查做为一种常见的医学诊断方式,在现代临床中的使用频率不断提高,伴随着医生对使用X线影像设备进行检查和诊断的依赖性不断加大的同时,医用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亦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将从介绍医用X线辐射的危害入手,总结我国医疗放射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辐射安全文化的内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并提出对培养辐射安全文化素养的建议。  【
期刊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Lucentis)后联合小梁切除术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系列病例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3年3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行玻璃体腔内注射0.5 mg(0.05 ml)雷珠单抗后行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及术后眼压随访结果。结果连续接诊的12例(13只眼)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后择期行小梁切除术,随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