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上“听、演、编”有效衔接的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2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课堂;听;演;编;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8—0071—01
   一、音乐课堂上“听”的衔接方法
   1. 听音乐情绪与情感。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情趣是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抓住“听”这个重点,倾听、倾听、再倾听,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判断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小学阶段对音乐情绪与情感的基本要求是:一是体验听辨不同情绪的音乐,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二是能够体验并简述音乐情绪的变化。而中学阶段对音乐情绪与情感的基本要求是:一是能够主动地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运用音乐表情术语进行描述;二是能够感知音乐情感的发展变化,并能简要地表达或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
   2. 听音乐体裁与形式。在欣赏教学中,学生既要通过分析作品的节奏、旋律、速度、力度等音乐表现要素感受音乐,又要借助分析音乐体裁与形式领会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而准确理解、评析音乐作品的艺术价值。在小学阶段的要求是:一是聆听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与器乐曲,能够对声音和动作做出反应;二是能够区别独唱与独奏、齐唱与齐奏、合唱与合奏等表演形式;三是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和形式,能够通过聆听音乐说出曲名。中学阶段的要求是:一是能听辨各种体裁的歌曲或乐曲,并能运用各种形式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二是通过听、赏音乐分辨不同的体裁和形式,并能说出歌(乐)曲的名字;三是能结合自己所听音乐,进行简单的评析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
   3. 听音乐流派与风格。在小学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多听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让学生来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民间舞蹈、民间器乐曲和戏曲、曲艺音乐,并了解不同的风格;在学生步入初中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中主要的种类、唱腔、风格、流派和代表人物;并能在聆听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时,对其风格特点进行简单评述,还能在聆听世界各国优秀音乐作品时了解不同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
   二、音乐课堂上“演”的衔接方法
   1. 演唱的衔接。小学阶段的要求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对音乐演唱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演唱姿势和呼吸方法,培养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独唱或合唱,培养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情绪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能对他人的演唱做简单的评价。中学阶段的要求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歌唱习惯并能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培养学生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做出正确的反应,培养学生能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
   2. 演奏的衔接。小学阶段,学生不但要学习常见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还要锻炼用所学乐器参与合奏或为歌曲伴奏。在表现乐曲的情绪时,能对自己和他人的演奏进行评价。而中学阶段,除拥有良好的演奏习惯之外,还要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奏活动,能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能对自己和他人或集体的演奏进行评价。
   3. 综合性艺术表演的衔接。在小学阶段,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综合表演活动中享受乐趣,能够在各类综合活动中参与表演和与他人合作,能夠对自己和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而在中学阶段,应对学生提出:要有“表情的”参与综合表演活动,能结合歌曲创设表演情景或形体动作,能拓宽对歌剧、戏曲和曲艺片段的学习。
   4. 识读乐谱的衔接。小学阶段,识读乐谱的重点应放在识简单的节奏符号、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上,并能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用唱名模仿简单乐谱,能识读简单乐谱。而中学阶段的重点则是通过视唱歌谱巩固和提高识读及运用乐谱的能力。
   三、音乐课堂上“编”的衔接方法
   “编”即创编,是一种不守旧,敢于异想天开,精于新的组合,善于独辟蹊径的创造能力的表现。小学阶段,又分为几个阶段,即从学生模仿教师拍击两小节节奏开始,到学生能够自己创编4小节节奏,到两种节奏型的组合拍击,再到为简单的节奏填上乐谱、歌词等。在中学阶段,则要扩大学生进行各种音乐形式的创编活动,如可为熟悉的歌曲配唱二声部或乐器伴奏,或为音乐创编情景或形体动作等。
其他文献
如果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大多数职场人的年终奖泡汤,那么经济上半年低迷但在下半年略有复苏的2009年,职场人的年终奖状况如何呢?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氯氮平治疗有自杀风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自2012-01—2013-01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给予西酞
【关键词】 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师生关系;课堂提问;課堂节奏;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9)05—0065—01   著名教育家斯宾塞说过:“硬塞知识的方法经常会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难以实现人的自学能力的发展,反而会制约人的自学能力的发展。”基于此,要想构建语文高效课堂,必须要改变传统课堂知识灌输的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01—2013-09收治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17例,观察治疗后视力、眼底及眼电生理的改变,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01—2010—03收治的80例脑梗死溶栓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干预前后均评价2组日常生活
目的:比较两种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缝合固定法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8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患者分成两点固定缝合组和三点固定缝合组各40例,比较2组固定时间、导管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合用氯吡格雷治疗频发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 IA )的疗效。方法80例频发的T 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静滴长春西汀注射液30 mg ,1次/d ,合用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