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使用唑来磷酸对绝经后乳腺癌来曲唑治疗患者骨密度减少研究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weiyong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唑来磷酸对乳腺癌来曲唑治疗患者骨保护研究。方法:选取我院30例使用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定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观察,研究组15例患者使用静脉滴注唑来磷酸;对照组则仅使用口服钙剂和维生素D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以及3、6、9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变化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唑来磷酸能够缓解来曲唑对绝经乳腺癌患者的骨密度降低的作用,能够推广使用。
  【关键词】 唑来磷酸 乳腺癌 来曲唑 骨密度
  乳腺癌是发生于乳腺上皮或导管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已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 1 位[1]。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20岁以前少见,30岁以后发病率逐渐上升,40-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增高[2]。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导致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容易出现骨质疏松。对于绝经后乳腺癌ER、PR阳性患者需使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5-10年,对于绝经后使用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症状更加严重,即便规律进行钙质和维生素D补充,患者的骨密度仍下降。来曲唑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文章主要研究在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来曲唑时加入唑来磷酸对减轻骨密度减少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30例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前所有病例均自然绝经超过两年以上, 术后均接受常规化疗, 无骨转移病例,ER或者PR阳性。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48.2~60.6)岁,平均年龄为(50.7±0.6)岁,病程为(5.8~23.7)月,平均病程为(12.4±1.3)月;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为(28.2~58.5)岁,平均年龄为(56.7±1.1)岁,病程为(6.3~23.3)月,平均病程为(11.2±1.1)月。研究组15例患者中有5例ER+、PR+,5例ER+、PR-、5例ER-、PR+;对照组15例患者中有3例ER-、PR+,6例ER+、PR+、6例ER+、PR-。入选患者肾功能、血清钙、骨密度检测均正常,均未行赫赛汀靶向治疗。
  1.2 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在定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观察,研究组15例患者每天口服2.5mg 来曲唑的治疗,以及每28天使用静脉滴注4mg唑来磷酸+ 生理盐水 100m l ,滴注 15mi n;对照组则仅使用口服2.5mg来曲唑治疗。为防止偏倚,研究组及对照组均每日补充迪巧维D咀嚼片600mg。研究者及对照组均每月复查肾功能。
  1.3 观察指标
  使用双能X线法观察患者的腰椎骨密度、髋部骨密度,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以及3、6、9个月后的骨密度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以及乳腺癌ER、PR受体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相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骨密度变化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研究组在治疗期间无出现并发症状,对照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骨折,1例患者出现骨转移,1例患者出现骨痛,两组患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在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变化
  表3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状差异
  3 讨论
  对于ER、PR受体阳性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首选内分泌治疗药物为芳香化酶抑制药,而目前临床上常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药来曲唑,其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3],而雌激素合成减少, 常常引起骨质疏松、骨痛、甚至骨折发生 [4]。因此,如何降低芳香化酶抑制剂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肿瘤科医生面临的难题。常规对于预防乳腺癌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等现象,是采用定期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的方式[5]。唑来膦酸钠是咪唑杂环类第三代双膦酸类药物, 可有效抑制羟磷灰石的溶解, 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阻止骨质吸收, 使恶性肿瘤相关高钙血症患者血钙浓度迅速降低, 其生物活性已被证实是至今已发现的药物当中抗骨吸收能力最强[ 6]。因此,被广泛的应用于治疗骨质疾病以及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物制作中,且有研究表明其能够降低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7]。文章将唑来磷酸作为使用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骨密度降低的辅助药物,采用的方式是每28天静脉滴注4mg唑来磷酸;在治疗9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骨密度有明显的增长,有效降低了来曲唑对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并且无骨不良事件发生。本研究中对照组仅在服用来曲唑时服用钙剂和维生素D,其骨密度仍出现了下降。只是使用唑来磷酸需要监测患者肾功能,防止唑来磷酸对于患者的肾脏功能产生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绝经后使用来曲唑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使用唑来磷酸能够防止药物治疗对患者的骨密度产生的降低效果,防止出现骨质疏松的现象,合理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iegel R, Naishadham 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13 [J] .CA Cancer J Clin, 2013, 63(1): 11-30.
  [2]Li GL, Chen WQ. Representativeness of population-based cancerregistration in China—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J]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09, 10(4): 559-564.   [3]GOSS PE, INGLE JN, MARTINO S, et al. Randomized trial ofletrozole following tamoxifen as extended adjuvant therapy in re-ceptor- positive breast cancer: updated findings from NCIC CTGMA.17[J]. J Natl Cancer Inst. 2005,97(17):1262- 71.
  [ 4] 江泽飞, 宋三泰, 刘晓晴, 等. 369 例 E R 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J ] . 中华肿瘤杂志, 2001, 23( 5) :420-422.
  [4] Russell RG, Xia Z, Dunford JE, et al. Bisphosphonates: anupdate on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how these relate to clinicalefficacy [J] . Ann N Y Acad Sci, 2007, 1117(11): 209-257.
  [5] 孙晶波,任云会.唑来磷酸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绝经后乳腺癌骨转移的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5(11):56-57.
  [6] J Roelofs A , Thompson K , H Ebetino F , et al. Bisphos-phonates :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effects onbone cells , monocytes and macrophages[J]. Curr Pharm Des ,2010 , 16(27) : 2950-2960
  [7] Gnant M, Mlineritsch B, Stoeger H, et al. Adjuvant endocrinetherapy plus zoledronic acid in premenopausal women with early-stage breast cancer: 62-month follow-up from the ABCSG-12randomised trial [J] . Lancet Oncol, 2011, 12(7): 631-641.
其他文献
某高磷鲕状赤铁矿磷含量为1.31%,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采用热力学分析、模拟计算及试验验证的方法,对该矿石深度还原过程中磷灰石的还原热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摘 要】 目的 分析突发脑溢血患者在急诊内科的急救治疗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76例突發脑溢血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规范化急救治疗。对比分析急救治疗前后血压水平、血肿体积的变化,并观察预后情况。结果 经过急诊治疗后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t检验分析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突发脑溢血患者在急诊内科接受规范化急救治疗有助于降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