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气化反应器模拟——2.停留时间分布和颗粒混合的影响——分级床模拟

来源 :煤炭转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rong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了半焦颗粒在流化床气化炉中的总平衡方程的解来确定反应速率的校正平均值。用一简化模型研究气体流过密相时流型的影响。已经表明,在宽的参数范围内,颗粒混合好就足以使模型间的差别缩
其他文献
卫星物联网是解决偏远地区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特别是针对偏远区域重要的农牧业场景需求,在分析国内外卫星物联网终端和网络应用的基础上,构建以天通卫星为基础的卫星物联网应用,并结合东北某牧场应用场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分析不同类型的卫星物联网应用成本和效益。结果表明,通过创新卫星物联网应用方式,卫星物联网在偏远区域牧场管理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同时对监管效率的提升、产业升级均有重要意义。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出现以及发展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革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伴随着相关部门一系列政策的倾斜,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日益成熟。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降低。这种情况的存在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此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对中配置建筑工程造价及成本控制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5.流化床中丙烯氨氧化过程的技术分析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的技术有固定床及流化床两类,固定床法由于对这一反应存在着本质上的缺点而不能与流化床法相匹配。美国Sohio公司的流化床技术已在这一生产上居垄断地位达二十余年之久,这在当代是罕见的。其所以能够如此,是由于把极为复杂的这一催化反应过程与极为复杂的流
期刊
探讨了用热模实验数据和已知的几种模型拟合的办法,来寻求甲基氯硅烷流化床反应器的工程放大途径。通过对φ400 mm流化床反应器的实验数据和已知的几种模型的拟合,在模型参数气泡直径db采用db=[Lmf(Uo-Umf)/0.711(Lf-Lmf)]~2/g计算值的情况下,B-E(M)模型(Davidson model)的拟合结果较符合实验值,平均误差为5.24%。经放大至φ1000mm流化床反应器验证
期刊
一、反应热能的开发流态化法萘空气氧化制苯酐,是我国苯酐生产的主要工艺路线。目前我国有这种反应器约百台,生产能力达8万吨/年。萘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于365℃左右催化氧化,在通常的转化率下,主、副反应综合放热量平均为每公斤萘约4270千卡。除去向环境散热及反应气体带走显热外,80%左右由设置在浓相床层中的
期刊
本文以甲基氯硅烷流化庆反应器为例,讨论了反应器的热稳定性问题。文中研究了如何确定定态点及稳态点的判据,并用对某生产装置计算的结果对这些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期刊
本文以合成甲基氯硅烷流化床为例,通过小型冷模初选固体粒度、构件、床型,继而在大型冷模中验证并确定较佳上述诸参数并提出热模中试规模,最否用K-L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关联及分析以寻求放大规律。
期刊
本文讨论了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采用流化床换热在技术上的合理性与可能性,提出这类反应器的设计方案,以及中型工业装置的初步使用情况。
期刊
1.6密相床层中的粒子运动当大量气泡穿过密相床层而上涌时,不仅处于气泡上升途中的粒子将被推动,更重要的是气泡后端有剧烈扰动的尾涡,它夹带着固体粒子随气泡上升,从而把床层中的粒子卷入其中而把它们带到床层上部的各处,这些粒子除一部分被床面爆破的气泡和扬析作用射入上面的分离空间(或称自由空间、稀相空间)外,大部分在床内的某些地区,曲折回流而下,形成粒子的循环流动(或称环流)。由于气泡上升时有趋向中心的
期刊
此项工作的目的在于验证用一个气相催化流化床反应器同时进行水煤气的变换和甲烷化(产品气不循环)的可能性。大部分工作在过程与设备开发装置(PEDU)——6时内径的反应器中进行,操作压力为1000磅/平方时,温度为900~1000℉,催化剂装入量为1立方呎。进料 H2:CO 比为2:1,在没有蒸汽和蒸汽:煤气为0.1:1~0.2:1的条件下,连续运转35~40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