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中国经济夹缝中的制度重构

来源 :全国新书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莲莲 蔡余杰 赵光辉
  当代世界出版社
  9787509010891
  2016-04 45.00
  本书以中国经济现状为背景,透彻诠释经济新政策及中国改革的逻辑、战略、路径,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为重点的供给侧改革正式启动。
其他文献
我与高信疆先生因书而结缘。那是在1995年春天,好友鲍元恺教授以作曲家的身份赴台湾访问,带去了我的《东方既白》。这是我的一本艺术评论集,其中收录了我与鲍元恺关于音乐艺术的一篇对话。那天晚上,忽然接到鲍元恺从台北打来的电话,说他正与几位台湾的文化名人聚会,并说我的书受到一位台北同行的激赏。随后,他就把电话交给了那位同行——这,就是我与高信疆先生的第一次跨海通话。当时具体说了什么,现在已然淡忘了,只记
有预见2045年,人类将迎来“奇点”——科技进步的速度达到无限大。所有技术都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前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什么才是能够实现跨越性增长的商业?企业应该怎样进行组织上的变革?小规模的企业如何创造出大规模的成果?人们应该基于怎样的思维方式来行动?本书将为读者揭示奇点临近时代的商机。  2013年被人们视为第三次人工智能热潮的起点。自那一年开始,我们几乎天天都能够在电视、报纸以及街头,看到“人工
本书的架构就是从中国的未来、美国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印度的未来、伊斯兰世界的未来、全球经济增长的未来、地缘政治和全球化的未来、民主的未来、李光耀怎么想等等。李光耀认为“中国希望和美国平等共享这个世纪”。他肯定了美国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但对美国政治体系的反复无常表示失望。他对如何与中国打交道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继而讨论了印度的未来、伊斯兰恐怖主义、经济增长、地缘政治和全球化以及民主等话题。
华尔街(Wall Street),纽约曼哈顿一条大街的名字,长不过500米,是英文“墙街”的音译。但如今华尔街早已超越了地理概念,它不但是美国资本金融市场和经济实力的代名词,也是智慧、勇气、财富和梦想的象征。可几百年来,谁是它真正的缔造者,后人却鲜有知晓。谈到华尔街的JP摩根,可谓赫赫有名,但又有谁知道他的启蒙老师和父爱般默默无闻扶持他的人?长期以来,我们对华尔街的认识几乎只限于它的财富和浮华,缺
文兴吾  四川人民出版社  9787220097690  2016-03 42.00  本书以科学技术发展的史实为基础,以史论结合、文理交融为原则,秉持“科技进步包含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进展及其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应用中的进步”的认识,按照历史进程系统阐述了古代、近代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主要成就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猫眼小子包达达”系列是作家葛竞创作的儿童悬疑冒险小说。作品融奇幻、探险、侦破为一体,给读者惊险探奇的喜悦,破解谜团的智慧。展现了当代儿童在成长中面对的心灵困境和挑战,对扑朔迷离时间的认知,满足儿童应对陌生世界的渴求。  来自地底下的观众  包达达闭上了眼睛,心里默念:该启用猫眼了。  包达达用食指轻轻敲击太阳穴,瞬间,一股暖流涌向了双眼,眼睛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当包达达再次睁开眼睛的时候,地板竟
翔武是我兄弟,认识差不多十年有奇。我们住在同一座城市里,看着天空同样的云朵,淋着地上同一场细雨。人生若浮云聚散,悠悠然然。事实上我们平时联系也不是太多。好在我们有一堆共同的爱好:写诗、下厨、喝普洱茶。作为新移民,在我早已认同了自己的“云南人”身份的时候,这个年轻的书呆子却给自己的书斋取了个与大云南势不两立的名号:“外省人书房”。  作为80后的翔武经历相对简单。无非上学。到云南上学。在云南工作。没
流量经济新论:  基于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理论视野  孙希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9787516157756  2015-03  58.00元  《流量经济新论》包括流量经济理论、差序增长极律理论、增长决堤律理论等。该书作者孙希有认为,“一带一路”思维是经济流动性发展的元叙事战略。经济是靠流动才能存在和发展的,人类在地理空间范围内的经济增长差序基本都符合“点—圈—线—带—面”的阶段路径。作者
第一章 清日战争  1.1 战争背景  朝鲜之乱  同属远东的朝鲜国,像楔子一样夹在中国、俄国、日本国之间,是列强踏入远东的最后一块神秘封地,因此有“隐藏的王国”之称。朝鲜独特的自然地貌形成了一个天然屏障,她的东海岸是一道连绵不断的峭壁,西海岸是一汪著名的远浅滩,港湾仁川可以与海路相连,却不是一个优良港口,湾内海潮变化频繁,涨潮和退潮时间相隔短暂。涨潮时舰船可以顺海流进入港岸,退潮时强大的回吸力能
我一直在等待一本书,或者说我一直梦想着写一本书。  现在,这本书已经呈现在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人面前,我一点不遗憾它不是我写的,因为它的作者之一约翰·布罗斯是一位经历和我差不多的人,也是从小受到音乐熏陶,从小学习乐器,虽然没有走上音乐专业之路,却被音乐陪伴终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阳光照耀、雨露滋润,他把和DK合作当做一次难得的分享机会,通过DK的“体例”把古典音乐“大百科”做成了“无论男女老少,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