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技术促进语文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a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势头正盛,许多人对“如何有机地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这个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搜集信息的能力。”可见,《语文课程标准》更加强调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笔者针对语文教学中如何巧妙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阅读和写作,浅谈自己的看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
  
  自主意识与协作意识是信息时代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利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技术,可以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显示,诱导学生深入浅出,从而达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地学习知识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它从根本上真正实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旨的教育方针,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为教育过程的革新及新的教育途径的拓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媒体的介入,其效果也不全部令人满意。当现代教学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的方式把特定的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弊端,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被剥夺了,多样化的感官刺激使学生无缘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减少了独立而深入思考的时间。这些都是与新《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利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作了科学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现代教育媒体的强大优势已毋庸置疑,它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在培养人的精神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在课堂教学中善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所长,防止负面效应,方能优化语文教学。
  
  借助网络,开阔视野,开辟“大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
  
  新课标语文教材编选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有些甚至是作家血泪的凝聚。作家情感的体验,文章优美意境的领略,生活哲理的洞察等都需要通过阅读这一途径来实现。在强化个性化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目标,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借助网络的共享性、交互性把网络引进阅读教学中,无疑是对“大语文”教学迈出的一步。网络教学是一种集师生交互、生生交互于一体的协作式学习环境。通过网络,学生获得大量的课外知识,还可以在网上与教师、同学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自己的观点,得到别人的启示和帮助。
  在教学中,笔者选择《七律
其他文献
【正】宛政办〔2009〕4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2009年4月27日召开的全省
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类已灭绝的昆虫——始新虫,它们生活在大约5000万年前的始新世。还在始新世开始之前,昆虫家族就不断稳步壮大,只有零星和分散的灭绝。然而,包括始新虫在内的蝎
<正>1油封的概念油封(Oil seal)是一般密封件的习惯称谓,可分为单体型和组装型,组装型是骨架与唇口材料可以自由组合,一般用于特殊油封。油封是用来封油(油是传动系统中最常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渠道,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实现课堂的优化。教师、学生、教材是构成教学结构的基本要素,学生的认知结构是决定课堂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可以设计教学结构,并将教材知识转化为学生认识结构,但这种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必须使认知结构、知识结构、课堂结构和谐
1813年,一条岩鱼(栖于礁石中的鱼)出生在北太平洋中的某处。200年后,它在美国阿拉斯加海域被捕获,可能创下了最长寿岩鱼的纪录(最终结果尚待科学家检验)。鱼类的耳石(一块耳骨)包含着
古生物学家最近说,一种生活在大约9900万年前(白垩纪晚期)、拥有奇异盾状头部的史前鳄鱼化石在摩洛哥被发现。盾头鳄头部环绕着血管,覆盖着像壳皱恐龙(包括三角龙琊样的鞘。盾头鳄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正确认识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的辩证关系,以高素质的教师为媒介,促进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前提下,向语言运用能力转化。同时,要克服听说读写脱节的问题,加强听说读写技能各个环节的训练,发挥最大的整体效应。  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使用九年义务教育英语新教材的过程中,许多中学教师遇到一些问题,如: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能力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知识向能力
一座早已被遗忘的墓地19世纪伦敦人的艰难生活一帮掘墓卖尸的人现代医学的开端 2006年,英国伦敦,皇家伦敦医院的扩建工程即将动工。这所由商人和慈善家捐建的医院修建于1740年
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罗莎琳德&#183;皮卡德的办公室里,我提出了一些极为尖锐的问题.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我有些得意,心想她一定认为我是她所见过的最精明的记者之一。
人类发明活动的一条重要脉络,是利用自然的力量使自身从沉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并且期盼获得比体能更加强大的力量。人们一直都在利用畜力、风力和水力,但这三种力量都不理想。一头牲畜的力量只不过比人大几倍,而且吃得比人多:风力主要用来帮助行船,而在人们居住的地方,风力往往很不稳定,许多劳作指望不上它;水力受地理条件限制,远离河流便无法使用,且枯水和洪水都会带来麻烦。从17世纪开始,人们寻找自然力的目光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