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本文分析了SMA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以及各种试验的数据。确定各种规格矿料与沥青的组成比例,找出SMA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组合:并对城市道路SMA路面施工工艺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城市道路;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
引言
在近年城市道路出现了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沥青路面有多种优良性能:低温抗裂、高温抗车辙、抗滑、抗水损、耐久。SMA主要由粗骨料组成,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对于粗集料的结构空隙内合理填充沥青玛蹄脂(主要由填料、细集料、结合料和稳定剂构成),赋予SMA路面以高度耐久性,其表面的构造可以使路面拥有优良抗滑性及较低噪声。SMA路面造价比传统的沥青路面造价较高,但其使用寿命较长,养护维修费用较低,所以全期寿命的成本比较低,有着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SMA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所以分析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工程的概况
某地区的城市道路长度为4.85km,双向六车道全部以SMA沥青为抗滑表层,探讨SMA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2.城市道路SMA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1原材料
(1)粗集料:选用该地区盛产的石灰石或玄斌岩做碎石,13.2-19mm、9.5-13.2mm.4.75-9.5mm集中,石质较好,针片状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的要求,和基质沥青之间的粘附能力为Ⅳ,华为改性沥青之间的粘附能力为V。
(2)沥青:基质沥青选取重交通道路沥青,在显微镜下聚合物SBS的颗粒大小都在5cm以下。
(3)填料:选取优质的石灰岩将其磨细得到矿粉,矿粉细度要满足要求,亲水的系数不大于1。
(4)细集料:选用该地区地优质的石灰岩,专用设备对其加工,機制砂2-3mm的通过率为100%,而0.75mm的通过率趋向于0。
2.2配合比的设计
确定各规格矿料和沥青之间的比例是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主要任务,确定混合料最佳组成,符合应用的性能要求,施工经济且合理。配合比的设计主要分三阶段来进行:目标的配合比、生产的配合比、配合比的验证。
2.2.1目标的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的确定是为了对最佳的沥青用量进行初步确定,提供参数给生产配合比,同时也可以作为按比例提供料的根据。
依据SMA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将第一批的试验设计为三种级配,4.75mm为其通过率变化点,4.75mm通过率分别为28%、25%、22%左右。这三个级配的矿粉用量均固定,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据相关技术测得4.75mm以上的粗集料相对密度为Rs,4.75mm以上粗集料的间隙如表2所示。
2.2.2生产的配合比
即标准的配合比直接服务于混合料的生产,就是在二次筛分后其拌和设备各热料仓矿料的比例以及沥青的用量。
其中拌和设备是两台3000型和一台2000型的间歇式拌和楼,都在外面设置两个矿粉罐,六个料仓,内部设置五个热料仓。推动筛网的尺寸由小到大为3mm×3mm、6mm×6mm、11mm×11mm、15mm×15mm、20mm×20mm,木质素纤维、沥青、矿粉均单独进行称量,两台拌和楼内部设置相同,生产过程都由程序控制,拌和设备要安装除尘装置,在生产中不准使用回收的粉尘。
取样后进行筛分试验以及密度试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热料仓比例。回收的粉尘全部弃用,合成级配和目标配合保持一致。
依据上述的矿粉比例可知油石最佳比为6.2%、±0.3%,按照油石最佳比6.2%对SMA的混合料检验,可知其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所以选择最佳的油石比6.2%。
2.2.3验证生产的配合比
依照生产的配合比来确定矿料的比例并进行试拌。混合料搅拌均匀,没有花自料,搅拌的温度在165~170℃之间,路外的试验段进行铺筑,对试验路段进行现场取样燃烧法测定油石比值,满足规范的要求。在对试件进行车辙测试时要保证在60℃,动稳定度6189.46次/mm,达到设计的要求。观测碾压成型后的铺筑试验段,颜色一致,摊铺均匀,没有离析的现象,试样分布较均匀,骨料嵌挤较好,其压实度高于98%,这表明了生产配合比的适用性,将其用作生产标准的配合比,禁止随意改动。
3.SMA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新建公路大面积地铺设SMA的抗滑表层,要先铺设试验路段,长度要长于500m。验证SMA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生产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路面结构深度、外观质量以及平整度有没有达到标准,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时,要使检测手段强化,确保检验的频率,要有专门人士控制原材料及混合料的生产质量,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场。若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要择优录取。改性剂要有合格证明,若有结块、发潮、颜色异常等现象产生则不予使用,依照规定频率检验,合格的才可以使用。
选取吸水性的集料作为粗集料,石质要求粗糙、坚硬且有棱角,外形类似立方体,扁平粒的含量要限制,有优良嵌挤的能力。为增强嵌挤的效果,一般选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有效减少对天然砂的使用,细集料要坚硬、干净、干燥、无杂质、无分化。石灰岩的石屑要用适当级配。选取石灰岩等碱性的磨细矿粉作为填料,矿粉要洁净,不可以含杂质或团粒。
3.2拌和SMA混合料
在施工时每台拌和楼每班要做两次筛分、油石比、马歇尔试验,随时对拌和温度进行检测。在正式铺设之前要进行试拌,观察混合料质量合格与否,并取样试验改性沥青的用量和矿粉级配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肉眼观察时SMA混合料一般没有沥青混合料的亮,从外观上看用油量看偏低,其实摊铺时与一般的沥青混合料相差不多,在碾压路面有可能产生油斑,以后会产生泛油的现象。试拌检验之后若没有问题产生则可进行摊铺,对试验段进行摊铺是为了更深层次检验矿粉级配和沥青的用量,确定摊铺及压实的方法、摊铺及碾压合适温度,混合料松铺系数。钻芯取样可以测定厚度、压实度,验证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有没有满足要求。 3.3运输SMA混合料
在装料时,要有人看守,避免纤维未加人而导致混合料油较大或其他因素导致混合料油较小,若发现有不合格混合料,要将其废弃。运输SMA混合料与运输一般性的沥青混合料要求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其产量比SBS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低了30%,所以要适当减少运输车辆。
3.4摊铺SMA混合料
摊铺SMA混合料时可采用普通的摊铺机,在摊铺之前要将路面的泥土、杂物等清理干净,粘层沥青的喷洒用量一般为0.3-0.5L/m,一般选取改性乳化沥青为粘层沥青。若摊铺的路幅比较宽,可以采用双机梯队联合摊铺,两机直接间隔为5~10m:相邻的两幅之间要有重叠,重叠宽度一般为15-20cm:在摊铺时要保证不中断,摊铺的速度可以依据供料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为2-3m/min。SMA摊铺温度一般高于160℃,施工的气温高于10℃,不得在夜间进行施工,下雨时要停止摊铺,不得使用车厢内经结块的SMA混合料。
3.5压实SMA混合料
SMA混合料在摊铺之后要立即碾压,从先摊铺边缘向另外一侧进行碾压,不可以从两侧的边缘开始向中间碾压,以防出现路拱。碾压的终了温度要高于120℃,若温度较低则不能压实,碾压工作需要加快。碾压的步骤有初压、复压、终压,初压用10t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从路边缘向另一侧碾压,以1/3错轮进行,一般碾压2遍;复压用12-15t的钢轮压路机从边缘向另外一侧碾压,以1/2错轮进行,一般碾压3遍;终压又被称作赶光压实,用10t双轮压路机碾压,碾压直到轮迹消除为準,终压温度一般高于120℃。
3.6施工接缝
SMA混合料施工时一般要连续摊铺,但停顿不可避免,这就出现接缝,这些接缝一般都为横向。SMA的面层不允许有纵向接缝出现,若路幅较宽一般采用双机作业。在每天施工后,摊铺机在距离终了端1m处将熨平板抬起一点,驶离现场后,将端部的混合料铲齐之后再进行碾压,再用3m的直尺检查其平整度,混合料未冷时划线并垂直切除端部不符合要求部分。在后续摊铺时,摊铺机要在预定摊铺末端就位,己成型路面垫木板块(通常垫3-4块),在熨平板的下面,同时加热,使已经铺好混合料软化,以利于新、旧混合料结合,预热温度达到后木板块撤出然后开始摊铺。接着立即碾压。接缝表面偏低或较粗时,可人工进行筛细料铺设找平,碾压后利用3m的直尺检查其平整度。
4.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的纤维添加量要控制得当,倘若添加过多则自由沥青不够充分,会使玛蹄脂的数量不充足,粘结力不足,空隙率较大且耐久性较差。倘若添加过少则通车之后,会产生泛油等现象,致使路面早期就遭到损坏,所以在添加纤维设备时要严格把关,不可使用精度不够的备,会使配合比的设计不够精确,路面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许君臣,李翠铃,缪永华.SMA玛蹄脂胶浆路用性能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52-161.
[2]李建民,汤文,陆立波.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J],交通科技,2005(6):52-53.
[3]申爱琴,王娜.高速公路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J].2006(6):28-30.
收稿日期:2013-4-15
关键词:城市道路;SMA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
引言
在近年城市道路出现了一种新型沥青混合料SMA:沥青马蹄脂碎石混合料。SMA的沥青路面有多种优良性能:低温抗裂、高温抗车辙、抗滑、抗水损、耐久。SMA主要由粗骨料组成,有很强的抗变形能力。对于粗集料的结构空隙内合理填充沥青玛蹄脂(主要由填料、细集料、结合料和稳定剂构成),赋予SMA路面以高度耐久性,其表面的构造可以使路面拥有优良抗滑性及较低噪声。SMA路面造价比传统的沥青路面造价较高,但其使用寿命较长,养护维修费用较低,所以全期寿命的成本比较低,有着很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SMA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比较短,所以分析SMA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及施工技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工程的概况
某地区的城市道路长度为4.85km,双向六车道全部以SMA沥青为抗滑表层,探讨SMA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施工工艺。
2.城市道路SMA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2.1原材料
(1)粗集料:选用该地区盛产的石灰石或玄斌岩做碎石,13.2-19mm、9.5-13.2mm.4.75-9.5mm集中,石质较好,针片状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的要求,和基质沥青之间的粘附能力为Ⅳ,华为改性沥青之间的粘附能力为V。
(2)沥青:基质沥青选取重交通道路沥青,在显微镜下聚合物SBS的颗粒大小都在5cm以下。
(3)填料:选取优质的石灰岩将其磨细得到矿粉,矿粉细度要满足要求,亲水的系数不大于1。
(4)细集料:选用该地区地优质的石灰岩,专用设备对其加工,機制砂2-3mm的通过率为100%,而0.75mm的通过率趋向于0。
2.2配合比的设计
确定各规格矿料和沥青之间的比例是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主要任务,确定混合料最佳组成,符合应用的性能要求,施工经济且合理。配合比的设计主要分三阶段来进行:目标的配合比、生产的配合比、配合比的验证。
2.2.1目标的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的确定是为了对最佳的沥青用量进行初步确定,提供参数给生产配合比,同时也可以作为按比例提供料的根据。
依据SMA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将第一批的试验设计为三种级配,4.75mm为其通过率变化点,4.75mm通过率分别为28%、25%、22%左右。这三个级配的矿粉用量均固定,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据相关技术测得4.75mm以上的粗集料相对密度为Rs,4.75mm以上粗集料的间隙如表2所示。
2.2.2生产的配合比
即标准的配合比直接服务于混合料的生产,就是在二次筛分后其拌和设备各热料仓矿料的比例以及沥青的用量。
其中拌和设备是两台3000型和一台2000型的间歇式拌和楼,都在外面设置两个矿粉罐,六个料仓,内部设置五个热料仓。推动筛网的尺寸由小到大为3mm×3mm、6mm×6mm、11mm×11mm、15mm×15mm、20mm×20mm,木质素纤维、沥青、矿粉均单独进行称量,两台拌和楼内部设置相同,生产过程都由程序控制,拌和设备要安装除尘装置,在生产中不准使用回收的粉尘。
取样后进行筛分试验以及密度试验,计算可以得到各个热料仓比例。回收的粉尘全部弃用,合成级配和目标配合保持一致。
依据上述的矿粉比例可知油石最佳比为6.2%、±0.3%,按照油石最佳比6.2%对SMA的混合料检验,可知其结果满足规定的要求,所以选择最佳的油石比6.2%。
2.2.3验证生产的配合比
依照生产的配合比来确定矿料的比例并进行试拌。混合料搅拌均匀,没有花自料,搅拌的温度在165~170℃之间,路外的试验段进行铺筑,对试验路段进行现场取样燃烧法测定油石比值,满足规范的要求。在对试件进行车辙测试时要保证在60℃,动稳定度6189.46次/mm,达到设计的要求。观测碾压成型后的铺筑试验段,颜色一致,摊铺均匀,没有离析的现象,试样分布较均匀,骨料嵌挤较好,其压实度高于98%,这表明了生产配合比的适用性,将其用作生产标准的配合比,禁止随意改动。
3.SMA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措施
新建公路大面积地铺设SMA的抗滑表层,要先铺设试验路段,长度要长于500m。验证SMA混合料设计、施工工艺、生产配合比是否满足要求,路面结构深度、外观质量以及平整度有没有达到标准,哪些不足之处需要完善。
3.1原材料质量控制
施工时,要使检测手段强化,确保检验的频率,要有专门人士控制原材料及混合料的生产质量,禁止不合格的原材料进场。若符合各项指标的要求,要择优录取。改性剂要有合格证明,若有结块、发潮、颜色异常等现象产生则不予使用,依照规定频率检验,合格的才可以使用。
选取吸水性的集料作为粗集料,石质要求粗糙、坚硬且有棱角,外形类似立方体,扁平粒的含量要限制,有优良嵌挤的能力。为增强嵌挤的效果,一般选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有效减少对天然砂的使用,细集料要坚硬、干净、干燥、无杂质、无分化。石灰岩的石屑要用适当级配。选取石灰岩等碱性的磨细矿粉作为填料,矿粉要洁净,不可以含杂质或团粒。
3.2拌和SMA混合料
在施工时每台拌和楼每班要做两次筛分、油石比、马歇尔试验,随时对拌和温度进行检测。在正式铺设之前要进行试拌,观察混合料质量合格与否,并取样试验改性沥青的用量和矿粉级配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肉眼观察时SMA混合料一般没有沥青混合料的亮,从外观上看用油量看偏低,其实摊铺时与一般的沥青混合料相差不多,在碾压路面有可能产生油斑,以后会产生泛油的现象。试拌检验之后若没有问题产生则可进行摊铺,对试验段进行摊铺是为了更深层次检验矿粉级配和沥青的用量,确定摊铺及压实的方法、摊铺及碾压合适温度,混合料松铺系数。钻芯取样可以测定厚度、压实度,验证马歇尔试验的技术指标有没有满足要求。 3.3运输SMA混合料
在装料时,要有人看守,避免纤维未加人而导致混合料油较大或其他因素导致混合料油较小,若发现有不合格混合料,要将其废弃。运输SMA混合料与运输一般性的沥青混合料要求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其产量比SBS改性沥青的混合料低了30%,所以要适当减少运输车辆。
3.4摊铺SMA混合料
摊铺SMA混合料时可采用普通的摊铺机,在摊铺之前要将路面的泥土、杂物等清理干净,粘层沥青的喷洒用量一般为0.3-0.5L/m,一般选取改性乳化沥青为粘层沥青。若摊铺的路幅比较宽,可以采用双机梯队联合摊铺,两机直接间隔为5~10m:相邻的两幅之间要有重叠,重叠宽度一般为15-20cm:在摊铺时要保证不中断,摊铺的速度可以依据供料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为2-3m/min。SMA摊铺温度一般高于160℃,施工的气温高于10℃,不得在夜间进行施工,下雨时要停止摊铺,不得使用车厢内经结块的SMA混合料。
3.5压实SMA混合料
SMA混合料在摊铺之后要立即碾压,从先摊铺边缘向另外一侧进行碾压,不可以从两侧的边缘开始向中间碾压,以防出现路拱。碾压的终了温度要高于120℃,若温度较低则不能压实,碾压工作需要加快。碾压的步骤有初压、复压、终压,初压用10t以上的双钢轮压路机从路边缘向另一侧碾压,以1/3错轮进行,一般碾压2遍;复压用12-15t的钢轮压路机从边缘向另外一侧碾压,以1/2错轮进行,一般碾压3遍;终压又被称作赶光压实,用10t双轮压路机碾压,碾压直到轮迹消除为準,终压温度一般高于120℃。
3.6施工接缝
SMA混合料施工时一般要连续摊铺,但停顿不可避免,这就出现接缝,这些接缝一般都为横向。SMA的面层不允许有纵向接缝出现,若路幅较宽一般采用双机作业。在每天施工后,摊铺机在距离终了端1m处将熨平板抬起一点,驶离现场后,将端部的混合料铲齐之后再进行碾压,再用3m的直尺检查其平整度,混合料未冷时划线并垂直切除端部不符合要求部分。在后续摊铺时,摊铺机要在预定摊铺末端就位,己成型路面垫木板块(通常垫3-4块),在熨平板的下面,同时加热,使已经铺好混合料软化,以利于新、旧混合料结合,预热温度达到后木板块撤出然后开始摊铺。接着立即碾压。接缝表面偏低或较粗时,可人工进行筛细料铺设找平,碾压后利用3m的直尺检查其平整度。
4.结束语
沥青混凝土的纤维添加量要控制得当,倘若添加过多则自由沥青不够充分,会使玛蹄脂的数量不充足,粘结力不足,空隙率较大且耐久性较差。倘若添加过少则通车之后,会产生泛油等现象,致使路面早期就遭到损坏,所以在添加纤维设备时要严格把关,不可使用精度不够的备,会使配合比的设计不够精确,路面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参考文献
[1]许君臣,李翠铃,缪永华.SMA玛蹄脂胶浆路用性能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152-161.
[2]李建民,汤文,陆立波.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J],交通科技,2005(6):52-53.
[3]申爱琴,王娜.高速公路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路用性能研究[J].2006(6):28-30.
收稿日期:2013-4-15